[新闻] 4个月总财损21亿创同期新高“台湾与诈共

楼主: DDDDRR (QQ)   2023-05-21 18:13:19
1.新闻网址︰
※ 网址超过两行 请缩网址 ※
https://is.gd/CjW5Kl
2.新闻来源︰
Ettoday
3.完整新闻标题
※ 请完整转载标题 请勿修改与删减 ※
4个月总财损21亿创同期新高“台湾与诈共存” 打诈四法立院速三读
4.完整新闻内容︰
※ 请完整转载原文 请勿修改内文与删减 ※
2023-05-21 15:27:00
▲从刑事局提供今年1-4月诈骗统计案件数和财损金额,累积达21亿,其中投资诈骗的财损
最高,有11.4亿。(图/陈诗璧制表)
记者潘姿吟、刘昌松、陈诗璧/整理报导
“台湾诈骗调查报告书”专题以6大诈骗手法为线索,深度探索诈骗黑幕,脉络化分析犯罪
行为对国人所带来的深远影响。透过采访被害者、金融机构、警界、法界以及社群媒体,我
们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诈骗问题的根源,凝视现今网络诈骗犯罪的结构问题。今年5月4日,
行政院发布了名为“打诈纲领1.5版”的重要政策,旨在以堵诈、惩诈、识诈以及阻诈四面
向执行行动,并表达了修正五法的决心。在此之后的5月16至19日,立法院连续三读通过了
《刑法》、《个人资料保护法》、《洗钱防制法》,以及《人口贩运防制法》的部分修法。
这些政策措施被视为打击诈骗犯罪的重要步骤,预期将有助于建立更加健全的法律体系。
然而,根据刑事局在5月15日所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诈骗案件数量和财务损失金额依然高
居不下。今年1月至4月的财损攀升至21亿元,相较于2021年的14亿元和2022年的19亿元,数
字竟再登高峰:其中,“投资诈骗”在短短4个月内累计损失达11.4亿元,占总财损的5成,
显见是一个持续威胁著国人日常的严峻问题,打诈国家队仍苦苦追缉。这场打诈之战的艰困
与深远,值得我们的深思。
动员采访团队32人 长达半年调查与追踪
在过去的半年中,《东森新媒体ETtoday》整个团队的32名同仁,经历了3个月的企划,以及
长达半年的调查与循线追踪,从4月10日开始,展开了一连42天的连续报导,连续推出超过5
0则新闻,全面剖析了诈骗问题的结构性,呈现诈骗活动的猖獗程度和对社会的严重冲击。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民众对诈骗问题的认知和经验,《ETtoday民调云》推出了一项重要调查
,透过发放“台湾成为诈骗之岛,您对诈骗知多少大调查”问卷调查,获得了众多民众的回
馈。
祭出民调系统 近4.3成台人自认理亏
惊人的结果揭示出,有近9成民众在过去曾收到诈骗讯息。更令人担忧的是,被诈骗损失金
额的统计数字,有近4成2民众的财损金额落在1千到5万元之间,这不仅对个人经济造成了严
重的打击,也对整个社会经济体系带来了负面影响。此外,调查还凸显了民众对待诈骗事件
的心态,将近4成3的受访者被诈骗后的态度是“自认理亏”。《ETtoday民调云》的调查结
果,将诈骗问题的规模和严重性摊开在了公众面前。
诈骗不仅仅是一个个案件的堆叠,更是一个蓬勃发展的犯罪产业的象征。当6大诈骗手法“
一页式诈骗”、“盗个资诈骗”、“包裹诈骗”、“求职诈骗”、“解除分期付款诈骗”、
“电信诈骗”报导,依序接力上线时,内政部长林右昌率先行动,展开一连串的拜会,与社
群平台、警政署以及165防诈咨询专线等相关单位对话,试图从源头解决这个问题。对此,
企业也回应迅速,Meta(脸书)承诺在24小时内下架任何有疑虑的“名人被盗照盗开网站广
告”、Google承诺会尽快下架。接着,数位发展部、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NCC)、金融监
督管理委员会(金管会)、法务部以及国家发展委员会等相继行动,针对诈骗问题展开调查
和防范措施。警政署也派遣更多人力到165防诈咨询专线,以加强诈骗事件的处理能力。
6大诈骗手法报导接力上线 对应政策接连推出
在整个打击诈骗的努力中,5月3日,高等检察署成立了查缉诈欺及资通犯罪督导中心,旨在
加强对诈骗犯罪的追查和监督。随后的5月4日,行政院召开记者会,详细说明了“打诈纲领
1.5版”,并宣布了修正五法的决心。立法院也在这一波努力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5月16日
,三读通过《个人资料保护法》和《刑法》的修正案,紧接着在5月19日,再通过了《洗钱
防制法》和《人口贩运防制法》相关条文的修正案。
尽管政府和相关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力求打击诈骗犯罪,但诈骗活动仍然在不断演
变和蔓延。根据警政署刑事局5月16日提供的诈骗案件统计数据,2023年1月到4月,4个月的
诈骗案件总数有9650件,总财损达21亿,是近三年同期新高,诈骗形态最多“投资诈骗”,
4月单月财损数就有4.2亿元。
在网络世界中,诈团盗用名人身份的使用者不断变换,不变的是,他们都在利用盗取的帐号
和照片建立假的炒股社群,在各个平台上放送广告,以投资为诱饵,吸引不知情的民众加入
并引其上当骗钱。
一位资深检察官指出,目前检警的调查正当法律程序,取得领款画面恐需时逾3周,追查时
效远不及前述不法金流换车速度。这种情况下,对于高风险交易形式,加强约制措施变得非
常必要。
主管机关应支持金融机构 提高追回款项的可能
因此,如何运用“金融机构防制洗钱办法”中的“交易监控”、“加强客户审查”和“婉拒
建立业务关系与交易”等相关规定变得至关重要。特别是在约定转帐申请时,若申请人与受
款人之间缺乏一定的亲属关系或民事法律关系(例如买卖或雇佣),应视为高风险行为,需
要进一步加强客户审查。金融机构有权要求申请人详细说明资金的来源和财富的来源,同时
需要提供可靠且独立的资料作为佐证,否则应“婉拒建立约定转帐的业务关系”。
对于突然出现的大笔金流,金融机构可以利用“交易监控”将其列为预警交易,视为从一般
风险转为高风险的信号,并在适当时机进行“持续审查”。在进行持续审查时,同样需要进
一步“加强客户审查”。如果无法完成这一强化客户审查的程序,金融机构应该拒绝进行交
易。在某些情况下,金融机构甚至可以婉拒提领或转出资金,将资金退回至原来的转出帐户
。所有这些策略和措施都在“金融机构防制洗钱办法”中明确规定。现在的关键在于主管机
关是否支持金融业者全力执行这些策略和措施,以提高受害人追回款项的可能性。
警方结合洗防处数据库 双管齐下提升效能
各县市刑警专责单位积极跟踪金流至现金车出金点,追查得到各个层面的帐户号码和提领画
面后,将这些关键资讯整合汇入警政署或刑事局的数据库。透过大数据分析,快速进行立案
派案,由相关性最高的地检署负责指挥侦办并执行相应的强制处分措施,优先专注于查缉现
金车的司机。同时,如果能够进一步整合调查局洗钱防制处的数据库,警方可以从被害人端
由下而上,以及洗钱防制处数据库由上而下的双管齐下方式,加快查缉现金车的速度,以提
升打击诈骗的效能。
不过,诈欺和洗钱一直是一体两面,透过隐匿和掩饰实质受益人的身份,将被害人的资金转
移到自己的支配下,用于个人花费。对此,经验丰富的检察官认为,若能够有效实施洗钱防
制法和相关法律,可能是目前打击诈骗的方向。
数发部推“隐码技术” 资安专家:结构问题待处理
为了防范诈骗行为,数位发展部提出7大措施,其中包括在电商领域采用“隐码技术”,确
保资料中心、出货厂商、客服以及物流等各环节无法取得消费者的完整个人资讯。
资安专家P先生指出,诈骗集团通常透过入侵网站、APP等方式窃取会员个人资料和购买纪录
,然后提供专门从事诈骗电话的团伙,进一步对民众进行诈骗行为,“然而,提升网站的资
安等级比隐码技术更为有效,且打击诈骗应该是结构性问题,而非单点解决。”P先生说,
过去曾发现“im.B”存在异常的金流行为,主动搜集相关资料并通报,然而因为“缺乏被害
人报案,无法立案”,错失良机。
“当诈骗事件发生时,几乎只有警方才敢回应民众所遭遇的情况,并给出诈骗与否的明确答
案!”对此,资安专家回想多次积极反应的经验,不管是致电事件主办企业客服或公家机关
求证事实时,经常得到不确定的回复,只能被动请民众去电询问165防诈咨询专线。
资深员警吴先生表示,当所有单位的诈骗问题都集中到165防诈咨询专线时,经验丰富的员
警能够直接判断是否为诈骗案件。但诈骗手段日新月异,对于没有遭遇过的情况,则需要来
回函件与各相关单位进行咨询,“在这样的来回沟通中,民众被骗的钱早已经落入诈骗集团
口袋。”吴先生无奈道。
诈骗手法围绕两大核心:“欲望”、“恐惧”
诈骗问题的严峻,已经是严重的社会问题;被害者苦悲、金融机构陷窘境,警界、法界以及
社群媒体则纠结。金融机构不得不投入大量资源来应对诈骗风险,从建立防诈骗系统到加强
客户教育和风险管理。警界和法界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必须不断提高调查能力和
法律执行效率,以应对诈骗犯罪的快速变化。而社群媒体的兴起也为诈骗犯提供了一个广阔
的舞台。
前警大教授,现任永丰银行资讯安全处副处长高大宇观察,“诈骗不会消失,但会转移!”
他认为,近年诈骗事件之所以突然激增,和疫情改变人们生活型态很有关系,至于诈骗防护
最困难的地方,高大宇秒回:“当然是危机意识啊!”
在这个虚拟世界的年代,诈骗手法日新月异,变得愈发隐匿且具有欺骗性。从伪造的网站和
虚假的社交媒体帐号,到精心策划的电话诈骗和网络钓鱼,诈骗分子总是能够找到新的方式
来欺骗人们的信任。被害者承受的痛苦无法言喻。他们不仅失去了金钱和财产,更重要的是
失去了对社会的信心和尊严。
企业端“趋势科技”推出了防诈辩识服务,“Whoscall”利用数据库提供即时预警并全面阻
挡恶意电话。非营利组织如“麦搁骗”和“台湾事实查核中心”也加入了这个领域。在2022
年,趋势科技的全球消费市场开发暨行销协理刘彦伯以个人名义,成立非营利公民社团“真
的吧讯息事务所”,目前与政大语言学研究所合作,提供免费学习平台,以提供使用者一系
列的教育资源,帮助大众理解诈骗者在语言层面上使用的策略。
透过深入挖掘诈骗犯罪背后的黑暗,我们不禁对这个问题的复杂性感到震惊。铭传大学犯罪
防治学系的王伯颀教授提到,诈骗手法一直围绕着人们的“欲望”和“恐惧”不断变化。当
人们面对自身的欲望和恐惧时,他们渴望着快速赚钱,希望拥有高薪且轻松的工作,同时也
害怕假检警、假男友的PUA以及亲人急需钱治病等情境。诈骗集团利用这些欲望和恐惧,编
造一个故事,以此来“骗取”他人的财物。
当骗术跟传染病毒一样,手法不断突变更新诈骗,人不得不与“诈”共存,能不能保持冷静
、从逻辑分析套路,找到真正的答案,做出判断,让思绪不被话术牵着走,进而守住钱财,
是一场人与诈骗的持久战。这场战争的艰困与深远,值得我们的深思。
5.附注、心得、想法︰
台湾人真的很有钱
感谢dpp 赞叹dpp
被骗的人超过4成自己认了
这铁定疫情这三年大家都发大财的关系
真的感谢政府
※ 40字心得、备注 ※
※ “Live”、“新闻”、“转录”此类文章每日发文数总上限为3篇,
自删与板主删除,同样计入额度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