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转录网址︰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30426005059-262102?chdtv
2.转录来源︰
中时新闻网 言论 言论部
3.转录内容︰
旺报社评》建构两岸永久和平机制——纪念辜汪会谈30周年
1993年4月27日举世瞩目的“辜汪会谈”在新加坡举行,此后两岸关系出现极大变化,人
员往来频繁,经济深度融合,文教等各项交流蓬勃开展;但两岸政治关系跌宕起伏,时而
接触协商,时而紧张对立。民进党不接受九二共识,大陆不放弃对台使用武力,成为两岸
关系动荡不安之因。纪念辜汪会谈30周年,如何突破此一困境,应是首要议题。
求同存异 聚同化异
回顾30年前,辜汪会谈之所以能够成功举行,主要是1992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香
港的商谈及后续函电来往,终于达成“两岸事务性商谈应与政治性议题无关,在事务性协
商中可以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意涵”的共识,为辜汪会谈铺平了道路,后来称之为“九
二共识”。
30年前两岸虽对“一个中国”的内涵存有歧异,但都认同“一个中国”、支持“谋求统一
”,加上当时民意支持两岸交流对话,才有辜汪二人的会谈。“辜汪会谈”的启示是:两
岸中国人的事,可以自己解决;两岸协商谈判地位平等,大陆不矮化台湾;两岸可以“求
同存异”,更需要“聚同化异”,才使得两岸关系能够平稳过渡。
但在辜汪会谈后,1995年李登辉总统到美国康乃尔大学演讲,被大陆认定为台独,引发台
海危机,两岸局势急转直下,之后李在1999年7月提出“两国论”,两岸陷入冷冻状态。
陈水扁接续执政后,又推出入联公投和“一边一国”,两岸关系停滞12年,2008年马英九
上台,回到了九二共识,两岸有了共同政治基础,马执政8年两岸签了23项协议,是两岸
关系最好的时刻。
可惜的是,2016年蔡英文执政之后,再次拒绝接受九二共识,两岸关系不仅退回冷战时代
,去年8月更因为美国前众议院议长裴洛西访台,引发大陆发动对台围岛式军演,打破了
两岸维持多年台海中线的现状。今年4月因蔡英文过境美国会见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又引
发大陆环台军演。这次军演虽然强度不如去年8月,但是大陆派出山东舰航母在台湾东南
方200海浬处起降战机,打破台湾的战略纵深,两岸若出现战争,台湾无险可守。
其实,从大陆两次的军演可知,过去大陆一再宣示对台独与外部势力不排除使用武力的口
头宣示,已改为以武力宣示,未来台湾若实现法理台独,大陆就不会仅仅宣示不放弃使用
武力,可能直接以武力当政治工具使用。美国在波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就曾一再以武力
执行美国的外交政策。
少谈武力 多谈和平
由此可知大陆对台政策,一方面采取和平统一政策,一方面画好两条红线:台湾不独,美
国不干涉。如今,不管是裴洛西访台,或是蔡英文到美国见麦卡锡,都被大陆解释成是台
独与外部势力“勾连”,必须使用军演等武力手段作为政治工具抑制台独气焰,避免走向
兵戎相见的局面。
不过,大陆过度使用武力作为遏制台独的工具,却变相帮台独助威,挑动台独更激进的意
志,这可能是不断造成两岸新伤痕的因果。如何回到少谈武力、多谈和平的原则,甚至建
立两岸新共识,应该是两岸执政者最该深思之处。
武力当政治工具使用,是美国人的思维,这种思维源自古罗马“想要和平,先准备战争”
的谚语。无论古罗马或今日美国都是霸权,但台湾面对的大陆,人口是台湾的65倍、GDP
是20倍、国防预算11倍,民进党提名的总统参选人赖清德却鼓吹“备战才能止战”,强调
要增强全民国防力量,做好“抵抗中国入侵”、“保护台湾”的准备。这种想法跟古罗马
谚语有何不同?两岸一方强调使用武力遏独,一方强调“备战以止战”,双方都不讲和平
,两岸爆发战争绝非不可能的事。
反对战争不是投降主义,备战未必能止战,弱方在备战的同时更要谋和。纪念辜汪会谈30
周年,两岸少谈武力,多谈和平,谋求永久和平之道,是最有意义的纪念方式。
4.附注、心得、想法︰
推言论部!!!
武力当政治工具使用 这是美国人的思维
我们中国人一向讲求和平
请绿畜党的赖清德不要再挑衅大陆
台湾已经是弱方了
弱方就应该更讲究谋和
而不是整天挑衅大陆之后再来说要备战
请绿畜党少谈武力 多讲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