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郑弋观点:无节制撒钱催生只会制造更多

楼主: vikk33 (陈V)   2023-04-09 13:30:08
1.转录网址︰
※ 网址超过一行 请缩网址 ※
https://www.storm.mg/article/4769423?mode=whole
2.转录来源︰
※ FB公众人物、FB粉丝团名称、其他来源 ※
风传媒
3.转录内容︰
※ 请完整转载原文 请勿修改内文与编排 ※
少子化,成了欧美亚各国的“国难”级威胁,为要抢救生育率,各国想尽办法大撒币,但
多未见效,日前,全球生育率最低的韩国抛出“役男30岁前和妻生3胎可免除兵役”新措
施,招致“对女性不公平”等各国议论。
台湾也一样,为了提升生育率,行政院提出“少子女化对策计画”,从107年到113年拨出
4851亿元总预算,用在育儿津贴、托育、就学及住宅补贴,这预算自107年的193亿元,逐
年调高到112年为1088亿元,成长四倍多,但生育率却不升反降,109年起总人口数还转为
负成长。
目前看来,撒币一策俨然“催生无效”,为要拉抬生育率,近来有政治人物要推广“非婚
生子女也是宝”,这让在东部妇幼医护现场服务十一多年的笔者及同僚们愤慨不已,如此
喊话,实在是“歪楼”,不但看错问题,也给错解方。首先,每个孩子都是宝,非婚生子
女本不该被污名化,但也不该鼓励。笔者在东部医疗群组,随便一把就是各种稀奇古怪的
个案,“一位家长两胎都没结婚,不同父亲,孩子生病住院只关心团保理赔多少,令人非
常难过,好心疼孩子。”“我们一直想要如何才能让国中高中的女生自己醒悟,不要当小
妈妈!”
也许花东医疗现场,只是少数个案,但却是冰山的一角。在医疗现场,就诊的非婚生子女
,不少是家长不想负责、所以不结婚,当然也就不会好好照顾孩子。
笔者服务的单位这几天接一个未成年妈妈生的宝宝,小妈妈单亲,父亡,住叔叔家.从未
产检。小爸爸也来自破碎家庭,小妈妈坚决把宝宝留养,医院的高风险个案管理师跟社工
操碎了心。
另一个罕病男童,母亡,父亲在外县市工作,住山上就医不便,没控制饮食结果爆肝送
去慈济。这孩子年幼时就常因低血糖智力受损念特教班,后续照顾问题让台东跟花莲的医
师社工伤透脑筋。
不只是这个孩子,笔者遇到另几个罕病的孩子,父母根本无心照顾,丢给祖父母,不按时
返诊。每次跟父母说要控制饮食,就推说“平时都是阿公阿嬷带,小孩哭闹阿公阿嬷就给
零食”;肯回来的还算好的,笔者还有个案找个幼稚园特教班给他念,家长说:“我没时
间去接去接送”就不念了,不来医院,不做复健,这下连孩子是活是死都不知道了!
去年儿童节前夕,笔者曾投书疾呼,传统生育补助津贴及社福制度“会削弱人民的责任心
”,在偏乡公共幼教任职的老师常说,“遇到过很多,生很多的,大多是小妈妈,一路生
,小孩发展迟缓比例很高。”为何没钱还一路生?“因为可以请领政府补助过日子”,这
样的补助制度助长了“世袭的低社经地位家庭”,也才会发生此区小学生立志要当低收入
户如此荒谬的事情。
生育补助等措施有其必要性,但花钱让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父母生出一大堆带着创伤的小
孩,这样的补助政策里“孩子”只是生育率里的统计数字,并没有被当作“宝”。
台东很多留守儿童,偶尔年轻父母打扮光鲜亮丽带孩子就医,用手机育儿。问他们孩子的
状况只能支支吾吾,根本不了解小孩。再不然就是家中成人抽菸,小孩气喘鼻子过敏不会
好,反复中耳炎。小朋友在这样的环境长大,自然不会健康。
笔者去小学做卫生教育,会带着童年逆境经验(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简称
ACEs)给学生评分,表里有10题.失去一个亲生父亲母亲、生病没人带去就医、父母不关
心孩子、家中成员有药酒瘾都是ACE。有次,一名孩子一直强调:“我没有爸爸!”笔者
回说“你一定有一个生物爸爸,不然你不可能出生。”孩子才错愕地说,“我没见过爸爸
。”
依美国疾病管制与预防中心于1995-1997年,询问超过17,000名成年人ACEs,研究发现每
3人就有1人ACE1分(经历过一种童年逆境经验),每8人就有一人ACE4分,童年创伤指
数越高的人,日后更易得癌症、心脏病、肝病,更易有肥胖、酗酒、物质滥用等问题,自
杀机会也比较高。台湾儿福联盟于2021年对全国高三学生进行ACEs调查,发现逾三成有童
年逆境经验,而只要有一个创伤经验,就足以对他们生心理产生影响。
各界议论少子女化对策之际,笔者还要提出另个被社会集体漠视的真相,就是“堕胎”。
究竟台湾一年堕胎的真实数字多少,官方民间只能推估,但妇产科医生们心照不宣,“医
院一堆未婚女性来人工流产”、“妇产科子宫内膜取检体病人,几乎每个人都有人工流产
过”、“不管已婚或未婚,都是一模一样”。从医疗现场很难不想到一个结论:台湾人根
本不重视生命,连带地让台湾社会婚育价值崩坏于无形。
既然今年编有千亿元的“少子女化对策”预算,与其无节制撒钱催生,恳请行政院及立法
院回头检视相关政策中,台湾社会是否重视生命、是否将每个孩子都当作宝? 除了改善
就业及经济环境,还要重新建立婚育价值体系,帮助年轻人敢婚敢生,有选择当“好父母
”的能力,让下一代远离ACE。
4.附注、心得、想法︰
※ 40字心得、备注 ※
有一个观点
叫做反出生主义
何必生来人世受苦受难
就算不如此
也应该推动要生就要经过相关心理测试
以免社会负担太高成本
※ “Live”、“新闻”、“转录”此类文章每日发文数总上限为3篇,
自删与板主删除,同样计入额度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