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闲聊Omicron

楼主: askingts (请问)   2022-04-16 17:19:24
我找了一下网络 发现Omicron还是有一些后遗症存在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4251444
Omicron只是轻症不用怕?新冠后遗症不只有脑雾,英国研究证实:确诊者这器官会缩水
这篇文章是针对英国变异株“Alpha”的研究 不是针对Omicron的
主要后遗症为:
*大脑萎缩,大脑整体结构变得更小,平均缩小0.2-2%
*影响脑内的灰质与白质,
 眼眶额叶皮质(为人类进行决策与认知的重要区域)与
 海马旁回(环绕于海马回周边的灰质区)组织明显减少
*损害脑内控制嗅觉的区域,“嗅觉皮质”相关的区域发生组织损伤
*表现出了更大程度的认知能力下降
*导致脑雾的产生,记忆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情绪起伏大、
 讯息处理速度缓慢、思考缓慢、精神疲倦、思绪混乱等情况。
*推测新冠病毒透过嗅觉途径传播至人体内,引发神经系统的发炎反应、
 使脑部功能受损。
*即使是轻症确诊者,注意力不足与执行功能降低的现象仍然存在。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5750
得Omicron会脑雾!轻症也恐终身脑损伤 疫苗能不能预防?
这篇在说Omicron的后遗症:
*确诊者有 24 %的人会发生“脑雾”(Brain Fog)的现象
*专家示警:过去多半为长期症状的脑雾,如今在刚感染急性期也发生,
 且不因“症状轻微”而消失,民众应尽量降低感染风险。
*专家现在很担心,脑雾会导致永久性的脑损害。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0951/6064082
感染Omicron会让人脑雾?医详解脑雾症状及新冠后遗症临床表现
这篇一样在说Omicron的后遗症 跟上面那篇文一样的内容我就不提了
但有说了一些Omicron比较特别的后遗症:
*多数有脑雾的病人,很多早就退烧、呼吸道相关的症状也消失,
 却仍然持续出现严重头痛,很多人抱怨记忆力下滑。
也有稍微说了一下Omicron的感染症状:
●流鼻水
●头痛
●疲劳
●打喷嚏
●喉咙痛
我看了上面这些Omicron感染症状 这跟一般感冒也很像
我好像听到一些非正式估计 Omicron的R0值大约10左右
也就是平均一个感染者可能会感染10个人以上
大家要多注意一些身体 位子坐稳了 脑损伤可能要来了
若再搭配你这篇身为感染者的现身说法:
*肺功能的减损
可见感染了Omicron之后 也是惨兮兮
不要以为Omicron大都是轻症 就不要紧
你还是会因此付出一点代价 就是脑损伤、脑雾之类的后遗症
※ 引述《yoyoruru (哇系笨阿佑)》之铭言:
: 从一个身在疫区的公卫人角度来看
: 借镜泰国的现况
: 以及自身染疫两次的症状及感想
: 台湾这波应该是守不住了
        ^^^^^^^^
帮你标记一下重点
: 大家要有心理准备接受与Omicron 长期相处
: Omicron 之所以难防
: 在于你根本不知道从哪里感染到的
: 不知道什么时候感染到的
: 等你有症状做快筛知道确诊时
: 也已经不知道传染给多少人了
: 被传染的人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不断扩散出去
: 而这个过程不断重复发生
: 泰国每天只有几万例吗?
: 实际确诊数字绝对远大于这个数字
: 身为一个外国人,我如实通报卫生机构
: 也是得到“自行在家休养”这个回应
: 没有注记、没有任何隔离措施
: 何况是泰国民众
: 吃饭怎么办…自己出去买呀
: 因为染疫的民众数量
: 早就超出政府能够负荷的地步
: 只能放弃管控,走向共存
: 目前世界各国都“不得不”这样处置
: 因为实际感染人数可能早已达到“群体免疫”
: 60%的数字
: 但与流感不同的是
: 群体免疫这个概念在Omicron 是不适用的
: 往年流感打了疫苗或得了一次
: 那一年基本上就没事了
: 但Omicron 不是
: 就我身边的朋友以及自己的经历来看
: 你会以两三个月甚至更短的周期
: 不断确诊
 ^^^^^^^^
这边也是重点 以2~3个月的周期 一直感染Omicron
: 我第二次确诊症状的确比第一次轻
: 但也有朋友在第二次确诊成重症住进加护病房
: 另外一个重点是
: 虽然康复不具传染性
: 但肺炎造成身体的损害是会累积的
: 第二次确诊
: 虽然没有什么症状,也很快在3天内痊愈
: 由于我在玩潜水
: 可以很明确感受到肺功能的降低
: 确切的数据可能要等精密检查后
: 才知道实际的损伤
: 目前的重点在于观察世界各国
: 是否会出现大规模重复感染
: 已经重复感染的重症及死亡率
: 防疫工作已经不重要了
: 我疫苗打好打满
: 出门全程口罩、尽量避免接触物品
: 但仍是防不胜防
: 台湾已经无可避免的将会发展成这个状态
: 但还是希望大家尽可能将过往的防疫措施做好做满
: 把疫情控制在医疗资源足以应付中重症的情况下
: 能撑到新疫苗或特效药产出
: 或是Omicron 再次变种
: 以上在疫区第一线观察分享
: 希望有助于各位规划这一两年可能的发展
作者: peter080808 (peter)   2022-04-16 17:22:00
A型流感不会有后遗症? 感冒不会有后遗症?水喝太多都会有后遗症啦 少在那边制造恐慌
作者: Afae (南悠一)   2022-04-16 17:24:00
去听04b解释脑雾啦 在那边危言耸听 超累
作者: Tosca (hi)   2022-04-16 17:24:00
抽菸后遗症更多啦 槟榔更不用说 口腔纤维化是无解的
作者: AGODFATHER (今天不打球)   2022-04-16 17:31:00
我觉得用智慧手机 看ptt也会脑雾
作者: ramirez   2022-04-16 17:31:00
怕爆!!!!!!!!!
作者: onedayoneman (左岸没有咖啡馆)   2022-04-16 17:32:00
抽菸可以选择,染疫是可以选唷,类比逻辑死去
作者: elainakuo (黑黑)   2022-04-16 18:03:00
肺癌口腔癌
作者: zixiang (It takes Time)   2022-04-16 18:29:00
讨论后遗症真的很怪 因为时间根本不够长 就算有也不是现在会知道 另外有所谓有些人说自己有 问题是生存者偏差很多无感根本懒得说 不然不会有这么多验了才知道自己中如果这后遗症真的这么严重 依目前染疫人数这么多 早就闹翻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