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写在奥运会尾声—— 东京奥运照见台湾与

楼主: vikk33 (陈V)   2021-08-09 09:03:28
1.转录网址︰
※ 网址超过一行 请缩网址 ※
https://www.taiwanpost.tw/2021/08/08a.html
2.转录来源︰
※ FB公众人物、FB粉丝团名称、其他来源 ※
报台 Taiwan Post
3.转录内容︰
※ 请完整转载原文 请勿修改内文与编排 ※
8月6日,以“中华台北”为名的东京奥运台湾代表队已分批陆续自东京返台,8月7日女子
高尔夫球结果揭晓后,台湾在本届奥运的奖牌数也将正式底定,但台湾代表队获得2金、4
银、6铜,金牌数平2004年雅典奥运纪录,单届总奖牌数首度突破二位数字,奖牌榜排名
第34名,这些都创下1956年墨尔本夏季奥运以来“中华民国在台湾”参加夏季奥运的最佳
纪录。
与此同时,中国则扭转2008年北京奥运高峰后,2012年伦敦及2016年里约2届夏季奥运奖
牌数持续下探的阴霾,最后获得38金32银18铜、高居奖牌榜第二,差一点就赢过奖牌榜长
年宿敌美国居次,也让作为东道国、创下史上最佳成绩的日本因此居于奖牌榜第三,而
2008年起在夏季奥运表现迭有起色的英国,以及2000年以后历届夏季奥运夺金数江河日下
,近年更因多项运动有组织且有规模性的使用禁药、经上诉后仍自2020年底起被禁止以国
家名义参加奥运等国际大型运动赛事,只能以奥会名义参赛的前宿敌俄罗斯,金牌数也远
落后于中国。
不过,台湾及中国各自的舆论—尤其是台湾网友及中国网民,面对自家选手的表现,以及
与自家选手表现相关的人事物,包含对手、裁判、甚至是声援落败对手的他国网友及一般
名人,反应却是天差地别。
台湾的情况是这样的:除了极少数赛事及选手以外,台湾选手出战晋级、甚至夺牌时,当
然会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掌声,并且让观众从中对台湾与台湾人产生一定程度但不失稳健的
自信心,但对于力战后仍未夺牌、或夺牌但可惜不如预期的选手,台湾人不仅不会对这些
选手恶言相向,反而还会指斥那些自身无运动专业却在赛后大放厥词的舆论领袖,并为他
们加油打气,希望他们能重新振作,或在未来的赛事中继续努力、继续为2024年巴黎奥运
备战,或希望他们运动员生涯结束后的人生顺利,总而言之态度相当正面;另外,不仅台
湾网友不会有组织性有集团性的向未能获得佳绩的台湾选手的对手或裁判、以及这些对手
或裁判所持有的个人社群网站帐号发动网络出征洗版的行动,赛事后也经常可以看到台湾
选手与他国对手合影之类的场景,从选手到网友大致上都是一派标准的运动家精神。
但中国的情况则与台湾刚好相反,“胜骄、败馁、网络出征”这三个词可以概括中国网民
在本届奥运中的多数行为举止。
中国网民在败馁后发动的网络出征,以下举几个比较知名的案例。
7月26日,台球男女混合双打金牌战,中国代表败于日本水谷隼-伊藤美诚后,由于台球在
中国有近乎国球的地位、也是奥运传统夺金强项,讵料竟遭日本组合夺金,旧仇新恨叠加
,日本2名选手的推特及Instagram(以下简称IG)帐号惨遭中国网民以大量中日文谩骂洗
版。
7月27日羽球女双16强战,中国陈清晨-贾一凡对上韩国金昭映-孔熙容,陈清晨在比赛过
程中竟国骂连发,“我操”、“我靠”、“我去你妈的”、“牛逼”等中国脏话响彻赛场
,赛后韩国网友与中国网民爆发网络笔战,中国网民不仅丝毫未见悔意,更用各种谬论为
陈清晨护航,事后韩国“大韩羽协”也忍无可忍,在8月3日向世界羽球联合会正式申诉。
7月28日男子体操个人全能战,日本新秀桥本大辉击败中国选手肖若腾夺金,中国网民认
为裁判偏袒桥本大辉、克扣肖若腾分数是后者仅得银牌的关键,遂出征桥本大辉IG帐号、
搜索印度籍裁判反中言论并在网络扩散,事后连国际体操联合会(FIG)都罕见地公布该
战的具体评分标准,以向世人宣示评分的公正性。
而中国网民的胜骄也各有花样,以下一样举几个较知名的案例。
8月2日羽球女单金牌战,台湾选手戴资颖败于中国选手陈雨菲之手获得银牌,但难以伺候
的中国网民不仅未因夺金而高兴,反而先对陈雨菲开始吹毛求疵起来,认为“陈雨菲只是
在等戴资颖失误、打得也不怎么样”,后对为戴资颖加油打气的社群帐号发动出征,其中
世界羽球联合会官方脸书帐号并未因此退缩撤回加油文,但想要用“邀戴资颖到她家吃饭
”试图沾光的艺人小S徐熙娣不仅遭受中国网民网络文革式冲击、她与她女儿更因被中国
网民认为有台独嫌疑,而遭中国厂商取消多项商业代言合约,事态一度甚嚣尘上。
8月5日台球女子团体金牌战则比较典型,此役中国台球女团击败日本夺金,被中国微博等
社群网站的网民视为“抗日成功”,因台球混双夺金而被中国网民视为反派角色的伊藤美
诚,在本役与日本女团另外2名队友一同落败,也被中国网民视为是大仇得报、大快人心

另外,中国网民也试图抹杀其他赛事相关人士提及台湾的痕迹。例如原本在7月30日台球
男子单打铜牌战中与台湾选手林昀儒有精彩对决表现的德国台球选手奥恰洛夫,在8月3日
台球男子团体8强战中与所属的德国男团一起对上台湾男团,赛后台湾未能晋级,奥恰洛
夫原在脸书发文称与台湾的此役是艰难的胜利,但被中国网民出征后,先是在脸书个人页
面的发文删掉台湾的称呼,后更在微博个人页面上说自己战胜“中国台北”,中国网民才
心满意足、不再对奥恰洛夫发动网络出征。
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台湾与中国会有如此巨大的文明差距,前者是温情、温和的民族自信
与运动家精神的揉合,后者则宛如国际巨婴,胜骄、败馁,无处不可刺痛其玻璃心?笔者
认为必须从两者民族-国族形成的过程中去寻找解答,以下将以阐明近代化社会下民族生
成过程而享誉国际的已故学者班乃迪克.安德森、以及其经典作“想像的共同体”的研究
为基础,进一步说明笔者的看法。
根据安德森在“想”书所揭示的定义,现代意义的民族发端于“经典手抄本—宗教真理”
的信仰集团、君权神授下的自愿性层级效忠,以及将宇宙存在与人类及其历史画上等号、
并为存有的日常宿命性提出解释的“宿命—救赎”论,三者均对人类的心智丧失如公理般
的控制力后;三者消逝后所留下的意识形态空白,由建构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生产体制、
作为科技工具的印刷术及其书报杂志等产品,以及安德森口中的“人类语言宿命的多样性
”这三个因素的半偶然但爆炸性的交会下出现,建构在以在地语言与书报杂志等载体的流
通为基础上的新型态想像共同体—亦即近代化下的民族主义所取代。
依以上研究成果推演,由于传播科技持续进步,塑造并强化“想像的共同体”一体感的传
播工具在19世纪末期起迭有增加,先是留声机与唱片,再来是电影、各国商业电影公司或
官方单位拍摄的定期性新闻影片、以及其他类型有助于凝聚或强化民族想像的类型电影;
稍后1920年代起则是各国争相发展广播的时代,除了美国是民间商业广播大国以外,其他
主要国家的官公营广播都具有相当份量,无论哪一国的广播也都在凝聚或强化一体感上扮
演重要角色;而后在1930年代初步发端、在美国以外绝大多数国家一度因二战中断、在二
战后复苏并走向兴盛的电视,以及1960年代起实用化的卫星通讯,则承担1920至1930年代
广播般的角色,全球性的渐次扩散到各国去;1990年代起的全球资讯网及当前的行动通讯
技术,则给予一体感的凝聚以更佳的时间效率、甚至是互动的即时性。
依据安德森在同书中为世界各国的近代民族主义按脉络与时序所做的分期,18世纪晚期至
19世纪初期北美洲及拉丁美洲的民族与国家建构运动是第一期;1820年后欧陆在第一期美
洲模式的引领下,以语言为基础的自发性民族主义是第二期;19世纪中期以来,部分皇权
为了避免自身遭到冲击毁败主动吸纳此般民族主义、内化成国家叙事之一部,形成官方民
族主义是第三期;第四期则是20世纪一战后亚洲与非洲的殖民地对前三期的模仿、盗版与
反击。
作为安德森分类中第四期民族主义一员的中国及台湾,出现文明程度巨大差异的关键点,
应该是在民族意识形成过程中所形塑出来的对外在世界的态度、以及因此而生的对普世价
值的认知及遵循与否的差异。
中国的民族意识初步生成始于清末遭受第零期(英国可以算是超乎第一期之上的存在)~
第三期(如日本及俄罗斯2帝国)列强所谓“陵夷”时,而勃发于1919年因对凡尔赛和会
不满而爆发的五四运动,历经不同光谱政治人物、思想者、政论者及政权基于其各自立场
充塞其内容后,最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PRC)集大成,并强行与其共产党一党
专政等意识形态接合,成为法兰肯斯坦式的概念存在。
相较于清末民族主义以排除外国势力在中国干预、使中国获得相当国力及完足的国际法人
格等较防御性的内容为目标,PRC的官制民族主义则更进一步加料,先是加进“中国共产
党已经完成了中华民族的解放、是中华民族的大救星,因此拥有永续一党专政正当性”的
内容,历经文革后意识形态的破灭与改革开放的再整编,在1980年代起,PRC的官制民族
主义与经济成长共同成为PRC维系其中共一党专政正当性的海克力斯双柱,西方对中绥靖
的1980至2010年代初期,PRC官制民族主义较少有侵略性的面向,但1990年代起一波波的
反美及反日等民族主义动员仍然有令人不安的气味;2010年代起随着习近平成为中国国家
领导人,自认为已经不再需要继续“韶光养晦”、有实力取代美国霸权后,PRC官制民族
主义愈来愈毫不掩饰其赤裸的帝国主义逻辑,不仅要透过一带一路计画试图打造出自己的
势力圈,更在所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旗下,意图一雪清末以来所谓被列强压迫的耻辱,
以符合自己意识形态及利益的规则取代既有以西方为首的普世价值,最终达到中国成为世
界唯一霸权的目的。
在PRC官制民族主义如此加料质变的情况下,不仅PRC涉外外交官僚、驻外使节及解放军的
侵略性格日益浓厚,在该国媒体、网络金盾及教育等系统的协助下,也养成新一代战狼网
民,不信普世价值、只信党国洗脑教育宣传,并在官方的松紧管制下,获得向外遂行网络
出征、扰袭外部世界舆论及网络环境的机会,网络不仅成为成为建构想像共同体的手段,
也成为中国网民向外宣泄其意识形态与苦闷等负面情绪的工具。
而台湾的“想像的共同体”的生成过程则是这样的。1683年东宁王国亡国后、直至1860年
前,大清帝国对台湾的统治是粗疏消极的;清领末期的近代化初期阶段对台湾社会的影响
仅有局部层面,到清领结束为止,地理意义的台湾与其附属岛屿,仍然没有在其他意义上
完成一体化。
台湾与其附属岛屿政治及社会意义的一体化是在日治时期。日本在台当局透过测量、地籍
整理及人口统计等基础调查事业,为台湾近代化加速取得背景资料,并在其后展开铁公路
等基础建设,前期并透过武力征伐与文治并行的理蕃事业,将清领时期未能纳入统治范围
的原住民居住区域悉数纳入帝国统治范围。这些作为都使台湾在政治及社会意义上成为单
一的一体化空间。
虽然政治与社会意义的一体化空间建构在日治时完成,但台湾民族主义的意识成长速度则
远远不如。台湾人在日治前半期的民族主义认同,在对前清出于同一民族想像下的依恋、
以及日本治台的现实间依违不定;后半期一方面鉴于中国积弱不振,对中国的倾慕逐渐消
退,另一方面则透过议会设置请愿运动等抗争争取权利,当时最先打出“台湾共和国”口
号的,反而是基于共产主义第三国际“一国一党”原则,以“日本共产党台湾民族支部”
的组织型态成立的台湾共产党。
台湾极左以外民族—国族思想的发端,系起自于1945年中华民国(以下简称ROC)政府以
光复之名、实则仅以东京盟军总司令部“一般命令第一号”为权原对台湾遂行的军事占领
,以及ROC在台当局、加上1949年年底以后迁移来台的ROC中央政府在台湾的种种失政。从
廖文毅在香港成立“台湾再解放联盟”起,海外的台湾人在对ROC当局失望的同时,也开
始回头检视先前台湾在不同政权下所受到的统治经验,并从中生出自主独立的意识,于是
先有日本东京的“台湾共和国临时政府”、后有活动重心逐渐向美国移行的“台湾独立建
国联盟”。
但海外台湾侨民的独立自主意识在一段时间内与在台湾的台湾人间有一定落差,因为ROC
当局以军警情特的国家机器为后盾,以较软性的教育及媒体等系统为前驱,在固化1949年
前后来台中国人中国认同的同时,也用同一套系统对台湾人进行全面性意识再制与植入,
这使得多数台湾人至少不得不在表面上宣称自己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虽然1950
年代后仍有台湾人以党外的身份参与政治活动,但党外政治人物直到1980年代前,受限于
ROC国民党政府的各种压制,即便在自办的政论杂志上,也无法公然打出台湾独立的口号
,海外台湾人所保留并发展的独立建国意识,与台湾党外支持者之间的重新会合,作为
ROC体制下反对党的民进党能够揭橥台湾独立的主张,都已经是1980年代晚期到90年代前
期的事情。这样的落差同时也是台湾在民族及国族形成的过程中,对于未来台湾宪制的想
像、国际名号与表征等等领域仍然多所含混不清的根源,也因此直到本届奥运,仍然有相
当数量的台湾人,会因东京奥运官方推特在台湾选手夺牌时未如他国选手般附上国旗,而
在该篇文章下上演旗海大战、自认为ROC国旗就是台湾国旗。
相较于PRC官制中华民族主义,台湾人一方面因与ROC比较而产生亲日感情,另一方面台湾
人也因认知到二战后台湾经济成长的动力及安全之所系,来自于以美国为首的世界体系,
所以台湾人对美日等先进国并没有如同中国人般的屈辱情结、更不可能产生中国人“打破
既有西方体系规范、以中国人的取而代之”的念头,相反的,后进且尚在形成民族与国族
的台湾,不仅长期以中国以外的世界共通价值为圭臬,近年来更逐渐展现出一种“想要成
为世界模范生”的情结,想要以各种符合国际共通价值的善行来更加突显自身存在之有益
于世界。
由于PRC官制民族主义叙事对西方存在相当的被害者情结,一切可以为PRC争取国际光荣的
机制都会变成其工具,为了争取到这样的光荣抚平长期受挫的民族主义情绪,PRC可以不
惜一切手段,而PRC成立后从其国家范式及形制的导师—苏联所搬来的“举国体制”,就
成为PRC在国际体育赛事中争取其国家光荣的工具。
众所皆知的是,PRC在体育训练的举国体制,系以各级体育学校为中心,以招收学龄儿童
入学、施以各种运动训练为基础,并以逐级淘汰的方式淘选出参加国际赛事的选手。PRC
在1984年重新参加夏季奥运后,也很快的将举国体制训练出的选手送至奥运赛场,并要求
这些选手以奖牌、甚至是金牌为国家争光。
但PRC体育当局长期以来一直有将选手当作消耗品的问题,不仅各级体校淘汰的学生常常
因为欠缺其他教育或转业机制而沦为社会底层,即便是奥运金牌选手获得一瞬的光荣后,
接下来人生也并非一片光明,或必须与伤病长相随、或甚至因为欠缺谋生能力也沦为中下
阶层;本届东京奥运中国当局更仿佛有加大“将奥运相关议题作为民怨抒发口”力度的嫌
疑,中国网民不仅可以无差别出征与该国选手夺牌过程有关的一切人、事、物,也容不下
夺金过程有任何瑕疵,更遑论运动家精神可言。这些情况足以显示,在中国内外问题随武
汉肺炎Delta变种株疫情复燃及天灾人祸等因素而进一步激化时,中国官方的舆论操作也
逐渐不顾民族主义兴奋剂的剂量,反而听任该国网民出征作乱,以作为排解民怨的手段。
而台湾在ROC的统治下,体育选手的训练体制则是结合举国体制与其他国家部份要素的混
合体制。有些选手国小就开始逐级就读体育班,并获得体育相关科系的学士或甚至硕博士
,有些选手则与企业—尤其是合作金库、土地银行及华南银行等公营银行及其他国营事业
—的培训机制相结合,获企业正式职位及培训资源、国际赛事得名另有升迁功奖等等的作
法,颇有日本部份大企业培训运动选手的色彩,另外有些则早早投入职业运动市场、有国
际赛事时方接受国家征召组队。
虽然2000年以前的国民党执政时期,台湾的官方体育培训机制可谓是仅具形骸的举国体制
,从奥运等国际重大赛事的夺牌数量可以看出“相关单项运动协会分食资源的机能,远大
于培训选手”,除了棒球等少数运动以外,台湾人对于选手铩羽于国际赛事早已习以为常
,少数得名的选手及团队,也在官方及主流媒体的论述上成为为国争光的工具,但2次民
进党执政时期不仅奥运夺牌情况远优于国民党执政时期,民众对选手表现的评价也愈来愈
趋向成熟,在本届奥运已与运动家精神无异,这其中除了一般民众的普遍自觉以外,应该
也有后进民族-国族遵循普世价值的“模范生情结”隐然助推的因素。
代结论:展望
一如前述,本届奥运台湾及中国舆论对待各自选手的温差,是双方文明程度(或者说对普
世价值的依循程度)差距的体现。
倘若各自现有的态势不变,可以预期,未来的中国在国际运动赛事上将会在自卑转自大的
情结中无限循环,在中国网民尚能恣意键盘出征的时候,也必然会继续骚扰与妨碍中国夺
牌抡元有关的任何一个人、事、物,这样的发展将会成为中国进一步被世界嫌弃并孤立的
旁因之一。
而台湾接下来的课题,在于社会整体迟早必须叩问“我们是谁”、“我们要有什么样的国
家”、“我们的国家要有什么样的国旗、国歌等对外表征”,以及“要如何以台湾的单项
运动协会与台湾奥会取代中华奥会体系”等问题,这些问题都能厘清并做出适切的决断后
,相信台湾将能够更正面地面对世界,让台湾选手在国际赛事上以台湾之名发光发热。
4.附注、心得、想法︰
※ 40字心得、备注 ※
不需要那么多废话
中国要试不爽奥运
方法很简单
不参加奥委会的奥运
自己在中国境内举办找一堆国外三流选手甚至临场演员陪榜
永远都是中国夺金
多好
※ “Live”、“新闻”、“转录”此类文章每日发文数总上限为3篇,
自删与板主删除,同样计入额度 ※
作者: icolee (icolee)   2021-08-09 09:05:00
写得不错 台湾的绿共要好好看这篇中国人有5%是红共小粉红 是品格不好的人类 歹湾那些死蟑螂不要学中国那5%这次死蟑螂去洗日本五星饭店 真是夏夕夏景 丢台湾人的脸幼稚小粉绿
作者: lazycat5 (phoenix)   2021-08-09 09:16:00
洗评价就是造假
作者: CIK994116 (月星羊亶鱼羊骨豊)   2021-08-09 09:47:00
作者: boycome (不要有太多幻想)   2021-08-09 14:46:00
又在无脑扯中国那些检讨蒋澎龙的废物都是空气就是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