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dotZu (良牙)
2021-07-27 23:51:13※ 引述《powderzhon (半夜12点的4000M)》之铭言:
: 距离郭婞淳夺金才10几分钟而已
: 台南房客立委马上就有精美图片直接出来
: https://i.imgur.com/G24EXE9.jpg
: 台湾举重元年
: Oh!Yeah!
讲这个未免也太好笑,又不是比完才知道金牌。
唉,奥运是很多人看啦,所以还是详细解说一下。
不过我在想,应该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啦。
简单说就是,比到一半的时候,就已经知道锁定金牌了。
更不用讲这种图本来就是可以事先制作的东西。
不然电视台才刚比完立刻就打出祝贺图卡了,是装成没看到吗?
别说十几分钟啦,才一秒电视台就打出图卡了。
举重是有分两个次级项目,一个是抓举,一个是挺举。
那既然有两个次级项目,想必有的选手是擅长抓举,有的选手挺举比较强。
可是呢,奥运是没有抓举就给你奖牌的啦,一定要两项加起来的重量。
抓举有三次机会,挺举有三次机会。
(专有名词叫做试举)
算分的时候呢,会从三次机会里面,计算举起最大重量的一次。
所以三次只要有成功一次就 OK 了,就算是你有举起来,有成功。
可是呢,如果其中一项,三次都失败,这一项就零分。
如果两项当中,有一项是零分,计分表就会写上 DNF; did not finish。
就类似自行车比赛没有骑完全程,那就是未完赛,计分表上就列为淘汰。
是说任何人要用一项的成绩要打败别人的两项还拿牌,本来数字上就不可能的。
但是规则上本来就是:若一项拿到零分,就是整个比赛就没成绩,列为淘汰。
为什么说郭婞淳比到一半就已经锁定金牌了呢?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比赛前半段已经领先对手很多了,
而另一个原因,就是规则上两项都要有分数的规定。
挺举这一项,只要“有分数”,那就是有完赛,不是“未完赛”淘汰。
所以虽然整个比赛要举起杠铃六次,整个比赛才算是比完;
可是在郭婞淳第四次举起杠铃,并且成功的时候,就已经有分数,已锁定金牌。
所以你文章写说十几分钟就知道,
可是人家是看比赛看到一半,还没比完就知道金牌到手了,
不是比完六次试举,才知道结果。在是第二个项目第一举有分数时,就知道了。
也就是说第四次举起来,还成功时,就已经达成拿奖牌的两项都有分数的条件。
抓举三次,挺举三次,这是整个比赛;
但是要有成绩,只要抓举三次,挺举一次,就已经两项都有分数了。
最后两举只是把分数(举起的重量的总合)再往上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