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vikk33 (陈V)
2021-03-26 18:45:361.转录网址︰
※ 网址超过一行 请缩网址 ※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8916
2.转录来源︰
※ FB公众人物、FB粉丝团名称、其他来源 ※
关键评论
3.转录内容︰
※ 请完整转载原文 请勿修改内文与编排 ※
张宇韶
长荣海运超大型货柜轮长赐号(Ever Given)意外卡在苏伊士运河上,使得上百艘船只等待
,导致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也让世人重新认识这条运河在地缘政治上的战略意义。
十九世纪是大英帝国的霸权顶峰时期,凭借著海权与金本位制度,伦敦俨然全球的政经中
心。英国的外交政策十分清晰且明确,就是维系帝国生命线不受欧陆崛起强权的威胁,一
旦欧洲权力平衡的现状被打破,英国随即透过外交手段与军事结盟压制意图改变现状的“
修正主义国家”。
我们试图勾勒这条帝国生命线的地理脉络:从扼守英吉利海峡免于入侵威胁外,寻着直布
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并固守马耳他这个要塞,接下来穿越苏伊士运河到亚丁湾并进入印
度洋,经由新加坡控制麻六甲海峡,最后抵达帝国皇冠上的最后明珠香港。深入观察,在
这条生命线中,苏伊士运河扮演至为关键的枢纽角色,承接这地中海与印度洋之间的海上
交通,同时也是欧亚非三大陆之间的桥梁,其重要性更胜连接欧亚大陆的君士坦丁堡。
在苏伊士运河未完成之前,英国通往亚洲的旅程唯有经过好望角,唯一的威胁来自拿破仑
帝国,但是法国海军在特拉法加海战(Battle of Trafalgar)被纳尔逊击败后,就无法
对其海外贸易造成挑战。另一方面,英国积极透过外交手段组成反法联盟,并透过大陆封
锁令打击法国经济,直到拿破仑政权垮台后,经由梅特涅召开的维也纳会议回到先前均势
与权力平衡的状态。
十九世纪中叶后,俄国成为另一个积极扩张的强权,寻求出海口与不冻港本来就是这个欧
陆大国的基本国策。此外,莫斯科向来又以“第三个罗马”自居,自诩自己是拜占庭帝国
与东正教的继承人,在海洋扩张与宗教正当性的号召下,剑指走向没落的鄂图曼土耳其,
试图打开黑海通往地中海的通道、取得巴尔干半岛控制权遂成俄土战争爆发的背景。然而
俄国的冒进政策自然挑战英国在地中海的区域利益,这也是英国联合法国与萨丁尼亚发动
克里米亚战争的原因。
俄国南进政策受阻后,开始将目光指向太平洋,通过外交恫吓的方式从清帝国掠夺大量土
地,并在传统的波罗的海与黑海舰队外逐步发展太平洋舰队,西伯利亚与东清铁路铁路的
修建,更让俄国的势力实施深入滨海省、中国东北与朝鲜半岛,辽东的旅顺港似乎成为另
一个喀琅施塔得(Kronstadt)或塞瓦斯托波利斯(Sevastopol)。俄国在太平洋的扩张
必然引发英国的关注。
从1895年起德国开始向海外发展,德皇在其建国25周年的演讲内容更是将这种决心表露无
遗:“德意志帝国未来将不只是欧洲性质,而是要转变为世界性。”1888年德国国会为了
保障德皇的扩张政策,甚至通过一个决议案决定扩充海军,附带说明明白指出:“这种大
海军的目的,是要使最伟大的海权国家,都不敢向它挑战,否则就必须使其自己的优势有
受到破坏的危险。”直言之,德国的海权扩张直接冲击英国的海上生命线。
经历三国干涉还辽和布尔战争,再加上在十九世纪末德国、奥匈帝国及意大利王国组成的
“三国同盟”,法国和俄罗斯帝国组成的“法俄同盟”两大阵营,英国感到自己在国际上
是受到孤立,因此,英国在1902年以后便决定放弃其高荣孤立政策,开始寻求盟友。在尝
试与德国结盟,失败后她便与日本在1902年结盟。“英日同盟”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透
过日本箝制俄国和德国在远东的扩张。
英日同盟在日俄战争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除了扮演日本战争融资的功能,伦敦封锁苏伊
士运河导致罗杰斯特文斯基指挥的波罗的海舰队只能绕道好望角,经过漫长的29000公里
的征途后,被东乡平八郎的联合舰队在日本海海战中击败,直接影响战争的结果。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苏伊士运河再度扮演重要的角色。艾伦比指挥的埃及远征军参与西奈
半岛及巴勒斯坦战役,并在战事后期取得一连串决定性胜利,迫使鄂图曼土耳其帝国谋求
停战。二战时具有沙漠之狐美名的隆美尔在北非战场横扫英军,若不是希特勒欠缺战略视
野,再加上蒙哥马利在物资优势下赢得阿拉曼战役胜利,否则德国非洲军即有可能拿下苏
伊士运河、取得中东油田并与高加索地区的德军会师。
如果战争时程这样发展,不仅苏联将战败退出战局,大英帝国必然失去帝国生命线而瓦解
,美国在地缘政治与资源居下风的情势下与纳粹作战。
冷战时期,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在1956年爆发的第二次以阿战争中再度被世人关注。埃及
总统纳瑟在苏联的军事与经济奥援下,大胆采取运河国有化运动,这对试图延续帝国殖民
主义的英法两国来说自然构成巨大冲击,这使得两国放弃传统的亲阿拉伯政策,与以色列
联手发动了这场战争。
英法以三国的行动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指责。作为三国盟友的美国也不满这次秘密行动,
他们将英法的侵略看作是殖民主义的再次体现。美国总统艾森豪直接致电英国首相艾登施
压。经济上,美国政府故意抛售英镑,导致英镑汇率浮动并贬值15%,同时否决英国向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申请,亦停止向英国的经济援助。另一方面,苏联也积极插手苏伊
士运河危机,甚至警告英法两国,必要时苏联将动用核武器。
明眼人其实看得出来华府与莫斯科的介入其实就是一种政治默契,两强希望取得自己阵营
内部的绝对主导权,此外排除英法两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更有助于扶持自己的代理人,
美国需要以色列,苏联则扶持叙利亚与埃及,这才是各取所需的政治盘算。
在两强的介入下,英法两国只能在颜面尽失的下撤军,苏伊士运河危机导致了艾登垮台,
并促使之后的麦克米伦政府加快非殖民化进程,英国的帝国殖民体系也遭到毁灭性打击。
美国完全从英国手上取得霸主的地位,而英国则从全球性强权衰落为地区性大国,同时终
结了西方的殖民体系。
有趣的是,著名历史学者佛格森(Niall Ferguson)认为,台湾之于美国,更像1956年的
苏伊士运河之于英国。当时英国不满埃及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伙同以色列与法国想以
武力夺回;而美国不愿在应付苏联之际节外生枝,反对英法动武,运河终究落入埃及之手
,英国这头昔日雄狮,也成了纸老虎。美国是否记取历史教训,就得考验拜登国安团队的
政治智慧与政策工具。
4.附注、心得、想法︰
※ 40字心得、备注 ※
美国处理台湾
比
英国处理苏伊士运河
容易得多
直接收归当地51州
或至少是波多黎各
多好多简单
※ “Live”、“新闻”、“转录”此类文章每日发文数总上限为3篇,
自删与板主删除,同样计入额度 ※
作者:
geordie (Geordie)
2021-03-26 18:50:00要是这么简单,当初旧金山和约的对台条款就不会写的这么模糊
作者:
q347 (捕快)
2021-03-26 18:50:00太长
作者:
QQMMWA 2021-03-26 18:52:00ZZzz 支那台湾烂到让台湾人幻想直接当51州 可怜哪你有听过瑞士人 爱尔兰人 新加坡人 没是整天幻想自己是51州吗? 甚至连想移民美国的念头都很少
作者:
QQMMWA 2021-03-26 18:54:00只有支那香港 支那台湾 韩国日本 这些三流国家爱移民而已讲白一点就自己的土地烂 XD多认识高端国家的人吧 高人均富国的公民谁整天在移民/被统
作者:
icrose (嗯,咳咳)
2021-03-26 19:08:00英国人的走狗写的文章。英国沦落了对这世界是好事哦帝国主义手伸的太长,凭什么占有在地利益作者肯定是哭着喊着想吃莱猪的那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