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uskdeer (鹿人) 2021-02-14 16:21:00
古时候因为没有西洋历用固定每年365天,然后每4年加1天的框架,来框定太阳周期.只知道天上星宿永恒不变,然后观测太阳走到哪个星宿几度就是什么节气,走到那个星宿几度又是什么节气.再配合月亮周期记日,然后公布某月哪个干支日是什么节气给百姓农作依据但由于不知道太阳每年都会有些微误差,而累积70几年会差到1度,这种情况就会造成,本来太阳走到这星宿几度就该是春分,咦?怎么变了?但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只好再校正改一改,所以才会觉得每个朝代都不准.直到近代西洋天文学传入中土,明了不准的原因是岁差后,因而重新校正配合西洋阳历才得以完备有时会好奇古代钦天监发现,奇怪紫微星怎么移位?不知会是什么表情?
作者: muskdeer (鹿人) 2021-02-14 16:36:00
上位说的没错,月亮位置关系到沿岸渔民潮汐...总之阳历看节气,阴历看潮汐,农渔民兼顾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