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hirex (铁石哥_不含铜锂锌)
2020-11-23 13:57:491.新闻网址︰
※ 网址超过一行 请缩网址 ※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83176
2.新闻来源︰
康健杂志
3.完整新闻标题
※ 请完整转载标题 请勿修改与编排 ※
高嘉瑜囤积症、住处凌乱如回收场 精神科医:此类人大多有强迫症人格
4.完整新闻内容︰
※ 请完整转载原文 请勿修改内文与编排 ※
2020/11/23 · 作者 / 康健编辑部 · 出处 / 康健编辑部
外表亮丽的立委高嘉瑜自爆因为自己有“囤积症”(英文:PFASs),住家东西堆积如山像
资源回收场,尤其是衣服,从地板一直堆到半墙高,十分惊人。
亚东医院精神科潘怡如医师分析,有拚命囤积或大量贮物倾向的人,大多具有强迫性(症
)人格,几乎到了无法自拔的程度,有此情形的人,以女性和老人较多,建议就医接受心
理咨商。
高嘉瑜因为房产争议,自爆自己租屋居住,结果意外爆光她的囤积症,从她的脸书公布的
照片可以看出,她囤积的大部份是衣服。
(图片来源 / 取自高嘉瑜脸书)
潘怡如曾接受《康健》访问时指出,许多人因为物品到处堆积,占据生活空间,已经无法
在厨房煮饭、用浴缸洗澡、在床上睡觉,这是一种明显囤积上瘾行为,有些并伴随其他心
理疾病,譬如酒精成瘾、情绪障碍等,需要就医诊治,并接受心理咨商辅导。
囤积症每20人就有1人
美国曾做过统计,约有600万人口有严重的囤积行为,平均20人中就有1人,各种年龄层都
有,算是相当普遍的问题。美国甚至有两个电视节目“囤积者(Hoarders)”、“囤积:
活埋(Hoarding: Buried Alive)”专门探讨这个议题与族群。(推荐阅读:6大整理烦
恼一次解决)
潘怡如根据国外研究指出,习惯大量囤积的人,普遍具有人际上的困扰,容易导致家庭失
和、夫妻离异,生活孤立,更造成环境脏乱、孳生病菌。《国家地理频道》曾报导一名豢
养上百只流浪狗的女士,因为自己没有能力照顾,造成狗儿爆发传染病,引起当地社区居
民抗议,最后在公权力强力介入下,接管了这批流浪狗,才解决了这场纷争。
女性、老人较喜欢囤积
囤积物品也有性别、年龄之分。一般而言,女性和老年人较倾向囤积物品,女人受情绪(
心理)影响较多,常会冲动消费,或者用购物排遣空虚、获得慰藉。
因偷窃而吃上官司的女演员琳赛萝涵(Lindsay Lohan)就曾亲口坦承,对于流行服装与
鞋子有不可抗拒的迷恋,自己就像摄影机的镜头一样到处蒐猎,并且大量囤积。
老年人则大多为生理因素,医界推测与脑部前额叶功能逐渐退化有关,血清素分泌不足,
难以做决断。
社福人员访视独居老人,发现有不少老人家习惯性地从外面捡拾废弃物品回来,看到什么
,就搬什么,也不管东西是否有用。曾协助诊断上百名病患的波士顿大学社工学院院长史
黛凯蒂(Gail Steketee)指出,许多囤积狂都与青少年的成长背景有关,他们比同年龄
的人对于物品较依恋,很难丢弃东西;到了30岁左右,囤积杂物的症状明显开始出现;到
了老年,更变成一个主要的行为问题。
国内有一名和母亲同住的检察官,住家是一栋8、90坪大的豪宅,但满屋子堆的都是物品
,几乎寸步难行,因为老人家不准家人任意搬动她的东西,否则就翻脸骂人。儿子请专人
来帮忙清理之后,不久家里又造起另一座“山”,儿子很无奈,就连清洁顾问公司的工作
人员也觉得很没有成就感。
物品如洪水泛滥 必须减法断舍离
即使不是因为心理疾病造成囤积,也不应该把生活环境变成仓库。近几年以《断舍离》在
日本引发风潮的生活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指出一个十分普遍的社会现象,绝大多数人都
是不断地使用“加法”过日子,这个也要,那个也想买,走在街上,到处都充斥着物品和
商品,不断刺激消费行为,导致物品超载,过度负荷,“犹如泛滥的亚玛逊河,”她形容
。
经常受邀到社区授课演讲的“收纳达人”谢宛铃观察,一般人最容易囤积的物品,包括衣
服、书籍、CD、DVD、纸箱、报纸、宝特瓶,有些人甚至保存10、20年的购物袋,过期多
年的水电帐单也舍不得丢,将整个抽屉塞爆。“到底是丢不掉,还是不想丢掉?”谢宛铃
反问,对方常常回答不出个所以然。
堆积如山、如洪水溃堤的物品,扰乱了生活秩序。有17年家事管理顾问经验的“妙管家”
总经理张耿榕透露,曾碰过一对中产阶级夫妻,因为工作忙碌,没有时间整理,家中厨房
水槽里堆叠脏乱的碗盘有如一座小山,客厅也几乎没有立锥之地,“三天三夜也清理不完
,可能需要开一部怪手去铲平,”张耿榕摇摇头。
一个堆满杂物的空间,等同自我否定、自我惩罚,容易产生影响心灵的废气,对身心造成
不良循环。若是进一步深究,背后反应的是对物品的执著,即使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
,但就是不想丢掉,一直搁在那里,结果物品从原本的“保管”,变成“放著不管”,最
后则是“感觉麻痺”。
舍弃可以启动能量
山下英子提出3个原则,极力呼吁现代人从令人窒息的物品泛滥狂潮中解脱:“断”绝不
需要的东西;“舍”去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执著。(推荐阅读:树木希林的断
舍离:人生,没有适用的规定)
“断舍离可以带来意识、环境与气场的变化,”她观察到一个奇妙的现象,许多人一旦开
始实行舍弃,生活往往也出现急转弯,成为人生的重要转捩点,譬如换工作、辞职、搬家
、离婚、结婚……,“就像是打开盖子,突然释放内在的能量,重新启动对生命的热力,
”她生动比喻。
舍弃东西的确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消费行为与价值观,逐渐回归到原点。一名女性室内设计
师,职场表现出色,但家里却惨不忍睹,因为她在家里很少受到赞美,觉得没有成就感,
转而向外寻求认同,也是为了逃避现实。她原本打算换屋,在重新审视居住环境之后,开
始脚踏实地动手整理,后来觉悟“不是家里太小,而是东西太多”。透过断舍离,女设计
师不但省下几千万的购屋费,也找回了自我价值。
很多年前,山下英子也曾经为了收纳物品而苦恼,虽然尝试做过分类,依旧把柜子塞得满
满的。后来,她决定用“减法”,开始舍弃东西,深刻体悟不值得为物品花如此多的精力
、时间、金钱和劳力。山下英子前后花了10年练习,终于学会放下对物品的执著。
面对物品就是面对自己,整理环境就是整理自己,能够拥有放松的空间,才是爱自己的表
现。正如山下英子形容,非整理不可的物品,就像不得不面对的敌人,只会增加我们的烦
恼,一旦去之而后快,取回被霸占的空间和能量,从此才能神清气爽,高枕无忧。
责任编辑:陈祖晴
5.附注、心得、想法︰
※ 40字心得、备注 ※
呃~~
+<><真的该来一下断舍离的。
连头发都一年没剪了,
先把房间整理好,
接下来才办法更上一层楼,
不然真的有被吓到…
那枕头真的浓纯香…
※ “Live”、“新闻”、“转录”此类文章每日发文数总上限为3篇,
自删与板主删除,同样计入额度 ※
作者:
VieriKing (Programmatore :))
2020-11-23 13:58:00也真无奈~还要拍照片回血...XD
作者: GoOdGaMe (GG) 2020-11-23 13:59:00
开始采哀兵姿态了 鹅鹅鹅
作者: Khatru (.........) 2020-11-23 14:00:00
高阿姨又要打同情牌了,自己炒房就乖乖出来道歉吗!
房间堆满东西可以理解,枕头就太矫情了,不过4%就爱矫情
作者:
rtyujlk (Remark)
2020-11-23 14:03:00作者: jess730612 2020-11-23 14:04:00
康健杂志耶这本是我的保险业务订来送给我的很少翻阅
作者:
holyhelm (老鹰 鸭霸 西米露)
2020-11-23 14:04:00在她fb留言看到一个居家整理商的fb 里面超多神奇照片
作者: jess730612 2020-11-23 14:06:00
连康健都出手 4%仔说高打房才被修理的 显然很智障说法
作者:
amsmsk (449)
2020-11-23 14:07:00看了超不舒服的 他回家真的能睡吗
作者:
Levesque (IPA吸到饱 赞赞!)
2020-11-23 14:12:00衣服堆成这样会发霉好吗整屋霉菌孢子想了就可怕
作者: julia66 (Julia) 2020-11-23 14:17:00
这种要看医生,心理疾病,某方面压力很大吧
她囤房有她的无奈 OK 啊别人买房不住也有别人的理由就别为了讨好一帮屁孩愤青把买房都妖魔化就好说
作者:
nbarepeat (nbarepeat)
2020-11-23 14:39:00无聊 转移话题 可怜啊 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