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台湾在美中之间的选择:虽是被迫 但却是

楼主: vikk33 (陈V)   2020-09-13 11:39:07
1.转录标题︰
若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FB请写名称
台湾在美中之间的选择:虽是被迫 但却是自由的
1.转录网址︰
※超过一行请缩址,若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https://reurl.cc/6l01eM
2.转录来源︰
※超过一行请缩址,若为 他板文章可免填※
upmedia
3.转录内容︰
※请完整转载原文 请勿修改内文与编排※
台湾在美中新冷战中的四种可能选择
美中贸易战开打以来,纯依论理而言,处于两强间的台湾可以有四种选择:一、倒向美国
。二、倒向中国。三、中立。四、亲美友中。
这四种可能中以第一种最具现实意义与可行性,因为不只民进党政府如此,过去两蒋与李
登辉时代的国民党政府也如此。第二种选择则毫无可能,因为没有民主与自由的中国,不
可能成为台湾的选项。第三种可能只 存在于某些激进者的想像。第四种可能则是泛蓝部
份人士的主张
中立的想像虽然美好,但却不符现实条件。就像中立国的存在多是因不同利害间的恐怖平
衡,以及预留缓冲地带所致。但对靠海权起家的美国,太平洋就是其势力范围,当然不可
能同意习近平“太平洋够大,容得下中美二国。”所以台湾当然不可能有中立的选项。
亲美友中:是风吹两面倒的墙头草?还是“尾巴摇狗”的幻想?
至于亲美友中,也是不可能的选项。毕竟,“狗摇尾巴”是千真万确,“尾巴摇狗”却是
千难万难。以战略模糊而得以“左右逢源”,那是大国的选项,轮不到小国置喙。而两强
生死存亡之际,必定极力拉拢盟友。因为多了朋友,就是少了敌人;而无法拉拢的,必然
被视为潜在的敌人。所以台湾只能在两者之中择其一,只能站队数人头。表面看来,“亲
美友中”似乎可在两强间自由游走,但最终它只会是“猪八戒照镜子”,两边都不讨好。
但这个主张的理由不外是:一、美国曾抛弃盟邦(国民政府、南越、库德族……等)。二、
大陆距台太近,如共军攻台,美国在时间上来不及救援。三、美国人极重视子弟性命,不
愿为他国大量牺牲。
但这些理由都经不起检验:因为美国是在什么情况下,才决定抛弃盟邦?首先,该政权自
身的腐败必须负很大责任(杜鲁门批评孔宋家族“他们一家都是贼”,南越吴廷琰政权独
裁与裙带资本主义),接着则是因受宣传误导所致(以为中共是土地改革者;越战则在美国
引起大规模反战运动),但这两点都不适用于今日。
更根本的原因其实是,美国对地缘战略的调整与修正(也正是这点使库德族无法建国)。作
为海权国家的美国,二战后全面堵以苏共为首的陆权国家,因此重视海陆交界的“边缘地
带”,故介入韩战与越战。但韩战以停战告终,越战更是美国历史上极不光彩的一页,美
国不得不重新省视战略上的错误,改成“离岸制衡”(offshore balancing):扶持该地区
特定大国,由其制衡区域权力冲突,美国并不亲自介入;而当该地区大国无法制衡其它追
逐霸权的国家时,美国才会出手。
美国过去在东亚扶持日本,但当日本无力独自面对中国崛起,美国开始把其它国家纳入对
中国的包围网(澳洲、印度)。而台湾处于阻挡中国进入太平洋的位置,为第一岛链的关键
。因此台美双方是利害相关,与其说美军介入是保护台湾,倒不如说是保护自身的重大利
益。客观的距离虽无法改变,但科技的进步却能缩短距离;而且太平洋上诸多的美军基地
,也足以快速应变。加上当前的美军以募兵为主,不会因征兵制而有大量美国年轻人被迫
牺牲,自然也不会引起美国国内政治的动荡。
所以能支持“亲美友中”的理由大概只剩下无法明言的民族情感与个人(或家族、特定团
体)利益,以及两者错综复杂的纠缠。而民族情感就像饮食口味上的“妈妈的味道”,虽
魂牵梦萦而难以改变,但总必须牵就现实(食材不得不因地制宜)。而利益则是透过对台湾
特定族群的绑架或动员,在政治领域攫取一席之地,再以此从对岸获取资源与权力。
“一面倒”的必然性:关键在倒向哪边?
既然不可能当墙头草,重要的就是要站对边。诚如上述,一面倒向中国是不被接受的。那
么一面倒向美国,难道就正确?其实,答案应该是对的。因为两强对峙下的小国,只有“
一面倒”的选项,关键只在倒向谁而已。这不只是过去的台湾,对岸的中共也一样:中华
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毛泽东就一面倒向苏联。美国虽曾想与中共建交,但苏联深惧会破
坏其外交策略。而中共既无法与美苏抗衡,更无法置身局外,只能选择其一。而苏联最早
提供援助与支持中共建国,又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加上长期内战后,中共也急需外
国的援助,所以倒向苏联是别无选择的选择。
中共倒向苏联后,订立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大量俄籍顾问帮助中共进行工业与军事
现代化,奠定“两弹一星”的基础。另一次一面倒,则是在改革开放后,因中俄决裂(直
到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双方才得以和缓),邓小平只能倒向美国。甚至邓还学毛
以打韩战向苏联交心,打了场对美国递“投名状”的惩越战争(美国在越战吃了大亏)。在
美国大量让利下,四十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成长与国力大幅上升。从结果看,中
共两次一面倒虽然都是被迫的,但最终都是正确的。
但如果从这两次一面倒抽离呢?第一次,中苏因对社会主义发展路线看法不同,争执谁是
“修正主义”、谁是革命正统而导致双方决裂,使中共彻底失去外援,甚至在某种程度上
引发文革十年浩劫。而习近平上台后提出“一带一路”、“2025中国制造”,都是挑战美
国霸权,从而引发美中新冷战。虽然最终的结果尚未来临,但其可能的下场却不难想见,
进而使得“亲美友中”更不可能。
被迫而不得不的“一边倒”,造成了好的结果。而主动且自由的选择,却与原初的想像大
相迳庭。这给了台湾什么样的启示?简言之,因为被迫,所以必须放下自以为是的成见与
偏见,只能根据现实深思熟虑,做出的反而是审慎明智的抉择。相反的,自以为可以作主
,反而会因自以为是而忽略现实,做出海市蜃楼般的虚幻决策,最终从云端重重跌落。
台湾一面倒向美国:一种“被迫选择”的自由
不过对台湾一面倒向美国,必定会有人嘲笑这种作法是被迫的,不足以显示台湾的主体性
(主体性最重要的内涵就是自由)。但这其实是只从概念来界定“自由”,认为它就是不受
任何阻碍。但这种理解下,大概只有“上帝”才是自由的,而与现实不符。自由,绝不可
能没有任何前提与条件。
以“爱”为例,爱,必须是自由决定的。如果年轻人被长辈要求要爱某个特定对象时,因
为是被迫的,当然不可能爱上对方。但如果是完全有意识且自主的自由决定呢?却会造成
另一种荒谬:自以为自己在爱情上能自由选择的人,会先环视身边所有可能的对象后,再
从中挑选出心仪的对象;但与其说这是爱,不如说是利害得失的评估,当然不是“真爱”
。真正的爱是,已经爱了之后,才知道自己爱上了对方。两人从有好感、互动、冲突、磨
合,再到最终确定对方就是自己寻找的另一半。过程中虽有各种巧遇、机缘,但都不是人
为选择与安排。“自由”只出现在最终确认的当下,那就是接受两人间无意识所发生的一
切,并当成是自己有意识决定的结果,同时承担起一切相关的责任。这,就是爱,就是自
由,也就是承担。
自由,从来不只是有意识下的选择。如果只是有意识的,那么对结果负责本来就是应该的
,还有什么好赞美?自由之所以值得赞美,是因所负的责任不是有意识的选择,而是将我
们身处其中而无从选择的现实,当成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并决定为其承担起一切的责任。
而如果不愿承担,结果只会不断的因逻辑上的可能性(不矛盾的都是可能,所以有非常多
想像空间)而疑神疑鬼,总觉得还有更好的选择,因而最终错失了“现实”这个唯一的可
能(套用上述爱的例子,那就是夸口“不愿为了一棵树,而放弃整片森林”,最终却连一
片叶子也摘不到)。
在美中新冷战的选择上,台湾虽然是被迫的,但却是自由的。因为台湾把被迫置入的国际
现实当成是自己自由选择的结果,而且还勇于承担。同时不会因为妄想更好的可能,而到
处游走、张望,以致错失了当下的良机。所以“一面倒”不等于“抱大腿”,台湾仍要承
担该负的责任,诸如军购的种类与数量,以及兵役制度的调整(训练方式、役期)。连胜文
说年轻人会接受“九二共识”,因“不是每个人都想打仗”。但战争绝不是靠“想或不想
”来决定“打或不打”。面对战争,唯一可确定的是,确保和平的最佳方式不是对敌人低
声下气、卑躬屈膝,而是作好让敌人不敢轻启战端的准备。
“一面倒”当然是被迫的。但,究竟是“谁”逼迫台湾选择“自由”?毫无疑问,当然是
中共。因为它与中华民国争夺“中国”正统而不留任何余地,使台湾在争不过的状况下,
不得不从“中国”出走。而且它还赶尽杀绝,连对良性模糊的“一中各表”,也要僵化成
台湾绝大数人无法接受的“一国两制”,当然会逼着台湾做出异于“中国”的认同与选择
,逼得台湾形塑出自由与主体性。而这个无视于手段与目标间巨大矛盾的理盲,竟然是中
共的“核心”。这,或许才是台湾真正该感到庆幸的吧?
4.附注、心得、想法︰
反过来
亲中虽然可能会是自由的
但后果会是处处被迫
最后只有一个都不留的下场
最实在者莫过美军驻台
作者: whitenoise (钢铁牧师)   2020-09-13 11:40:00
亲共匪是会自由啥?让美军驻防哪里不好?
作者: eunhailoveu (4everloveEunha)   2020-09-13 11:43:00
亲共自由 嗯嗯共产党最重视人权与自由
作者: david624   2020-09-13 11:44:00
废话 也可以打这么多字喔......
作者: tFDA (tFDA)   2020-09-13 11:44:00
拜托美军快点驻军,增加台湾出生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