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donkilu (donkilu)
2020-07-31 13:23:07※ 引述《TheoEpstein (Cubs)》之铭言:
: 因此,与蒋经国不合的宋美龄,在蒋介石死后即远赴美国,
: 直到十年后蒋经国健康状况不佳才回来台湾,当然,她是回来夺权的。
: 蒋经国在暴毙之前,早知道蒋家不能再把国家私有化,
: 他并没有安排蒋家人接班,也将权力分成三块。
: 党,国民党秘书长李焕
: 政,行政院长俞国华
: 军,参谋总长郝柏村
: 此外,选择李登辉作为副总统,也有考虑到李登辉没有世家背景,
: 哥哥在马尼拉战死,唯一的儿子已病死。(反观林洋港是南投世家)
: 总之,宋美龄要面对的是蒋经国的布局,这段如果写成小说,
: 我很想用“尼古拉遗计破太后,阿辉伯用策定台湾”这样的三流小说标题。
: (蒋经国的俄罗斯名“尼古拉·维拉迪米洛维奇·伊利扎洛夫”)
这确实是我近年来的看法:拉拔本省人李登辉对抗外省帮,两方必然产生冲突,
而李氏为了打倒外省帮/非主流派,必然向外寻求改革派与本土势力的支持,
进而走上90年代浩浩汤汤的民主化道路。
小蒋如此安排的原因不难理解:他清楚知道自己的小朝廷看似稳固,基础却很薄弱。
外省高压政权终究会被本省多数冲垮,届时弄得难看,蒋家就得血债血偿,挫骨扬灰。
与其如此,不如培养一个愿意推动民主化的接班人,一则保全蒋家,二则对方知恩图报,
自称经国学生,自己的历史地位也能维系不坠,传颂至今。
小蒋这步棋不可不谓高明。
: 之后的发展昨晚那篇提过了。
: 在这样的权力斗争漩涡里,李焕为了对抗宋美龄,让李登辉坐上了国民党主席,
: 然后李焕再斗掉俞国华,这时李登辉李焕的双李体系持续了一年多。
: 1990年二月的国民党临中全会前,李登辉决定副总统不是李焕,而是李元簇。
: 这件事让李焕决定联合军方(郝柏村)来跟李登辉斗,这些人后来被称为非主流派。
: 他们先是图谋副总统位置不果,之后推出的林洋港跟蒋纬国的总统组合也失败。
: “二月政争”李登辉差一点守不住,他曾经形容这阵子每天都睡不好觉。
而这也不是说李就只是个遵从教诲的二流人物,他的智慧与权谋着实出色。
在惊涛骇浪中完成了民主化,已经足以证明他是能乘势而起,引领时势的一流人物。
: 即使撑了过去,还是必须安抚非主流派,而李登辉这时下了一步惊天动地的棋。
: 让郝柏村接任行政院长。
: 这步棋其实极为凶险,军政一把抓的郝柏村很有可能成为隐忧。
: 但这却也是让非主流派吞得下去的饵,不需要急于这时推翻李登辉政权。
: 接着利用民气,野百合学运也是发生在这1990年,
: 李登辉一方面安抚党内,一方面扶植党外,权力还一大块握在郝柏村手里,
: 直到三年后的1993年,藉民进党之手痛批郝柏村,郝柏村不干受辱辞职。
: 这下子李登辉才抓稳了党政军,进一步开始推动总统直选等民主化进程。
这里我不太认同某些人说非主流派垮台后,李可以选择当大独裁者却没有做。
那未免把李的智慧看得太低,也把他所面临的形势看得太简单,
那样乱搞只会是政治自杀,成为另一个袁世凯。
: 这一段百年蒋家斗争史,到了李登辉手上才画上句点。
: 挡下了宋美龄的再起,让国家不再是蒋家,之后又推动了民主化进程。
: 阿辉伯,谢谢你。
李登辉的宁静革命让台湾脱离威权统治,同时避免了大规模流血与永久的族群撕裂。
三十年来尽管吵吵闹闹,台湾的国族认同,民主意识却也不断深化,茁壮,
这大概是所有可预见的世界线中最好的结果,作为总设计师的他功不可没。
在此要向阿辉伯致上最高的敬意。
小蒋没想这么多好吗 他的民主化也是被美国逼得不要再加油添醋了 美国的因素非常关键...
小蒋没想那么多 可以多看看回忆录 他当年本来属意的人选是孙运璿 是后来他中风甚至丧失部份语言能力淡出政坛小蒋才作罢(而且期间还一直探病希望能好转)李登辉只是临时被拉拔上来制衡准备复辟的夫人牌宋美龄的棋子之一 只是他没料到自己猝逝 让时任的李登辉有机会名正言顺的接下总统大位 后面就是一连串的斗争之路
作者:
nnkj (井上吃鸡)
2020-07-31 13:32:00没有蒋经国的提拔 就没有李登辉
李焕俞国华没理由会被宋楚瑜小毛头斗倒国民党老人看风向 决定支持李登辉
我补充一下小蒋那段而已 最近还再整理一些当年史料有空的话再来分享 感谢版主的邀约
国民党老人只是觉得我也可以争取看看 说不定就我了呢它们哪会看风向 连家到现在都还不会看风向
作者:
yeh67 (双双金鹧鸪)
2020-07-31 13:50:00台湾的国族认同=中华民国 陪葬台湾国的千古罪人 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