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民主先生”李登辉:以马基维利式权谋,奠定台湾30年的稳定繁荣
关键评论网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8245
彭振宣 2020/7/30
李前总统登辉先生,是少数我愿意用全套敬语尊称他的人物。李登辉先生曾被美国《时代
杂志》称为“民主先生”,也有人称他为“台湾之父”。这些尊称背后所代表的是,在许
多人眼中台湾近30年来所享有的自由、民主、和平、繁荣都是由李登辉先生所奠定的基础
。
或许有人会质疑,在1988年李登辉先生接任总统的前一年,也就是1987年7月,蒋经国就
已经解除了《戒严令》。而《戒严令》的解除,除了蒋经国本人的意愿外,更多的是桥头
事件、美丽岛事件以来党外运动的努力,以及江南案以后来自美国政府与民间的国际压力
。
若是将台湾的民主化以及之后的和平、繁荣都归功于李登辉先生是否过誉?我想李登辉先
生的贡献,并不在于促成民主化的开端,而是让整个民主化运动有一个好的结果,确保了
台湾接下来30年的稳定发展。
蒋经国在逝世前虽然就解除了《戒严令》,但无论是支撑白色恐怖的《动员戡乱时期临时
条款》或是《惩治叛乱条例》等法条,或是负责执行的“警备总部”都还在。此外在宪政
上,无论是“万年国会”或是总统只能由国大代表进行“间接选举”的选制,在在都让民
主无法真正落实。
另一方面,国民党从联俄容共时期便向共产党取经,以“列宁式政党”的模式规划《建国
大纲》。来台后建立的党国体系与共产党“以党领政”的模式相同,如果无法控制党务机
器,就算身负重要政府职务也还是没有实权。
1988年李登辉先生当时虽贵为国家元首,但在“党、政、军”三位一体的党国体系中,只
掌握了其中一部分。而且身处在掌握党务的蒋宋美龄、李焕与掌握军权的郝柏村等强敌环
伺之下,随时都有被架空的可能。
与台湾一水之隔的韩国,在民主化的历程中,就因为军队的介入经历了两次民主倒退。一
次是文人出身的独裁者李承晚因为“4・19学运”倒台后,军人朴正熙发动“5・16军事政
变”让民主的韩国第二共和只维持短短九个月就宣告夭折,取而代之的是朴正熙长达18年
的独裁统治。
第二次是朴正熙被自己麾下的情报总长金载圭枪杀后,韩国进入另一次民主化,但在不到
一年后又再次因为全斗焕发动的“双十二政变”而夭折,接着就因为全斗焕武力镇压民主
运动,发生了举世闻名的“光州事件”。韩国这两次民主倒退,都源于民主政权的文人总
统无法阻止军人夺权。
李登辉先生在接任总统时所面对的情况,比起韩国的那些文人总统所面对的局面更加复杂
,除了面对军人干政的威胁,还必须想办法夺下党务的领导权。就算有来自美国的外部力
量支持台湾民主化,但要是处理不好,也难保台湾不会像茉莉花革命中得到美国支持的叙
利亚、利比亚民主派一样,陷入与保守派的长期内战。
李登辉先生难能可贵的第一点,就是在1990年的“二月政争”中以马基维利式的高超谋略
,瓦解了掌握国民党传统权力的“非主流派”对他所发动的攻击,夺下了党务机器。接着
又在同年力邀郝柏村接任行政院长,巧妙的化解了发生军事政变的可能性。
在以马基维利式的谋略成功掌握了实权,并化解主要的反对势力后,李登辉先生难能可贵
的第二点便是没有把自己塑造为下一个独裁者。相反的,前述提到的《动员戡乱时期临时
条款》在1991年被终止,同年也废止了《惩治叛乱条例》。
1992年李登辉先生拒绝了当时的警备总部司令希望转型成“安全防卫司令部”的提案,趁
该司令出国考察时将警总改编成海巡署,正式瓦解这个负责执行白色恐怖的主要力量。同
年“万年国会”也正式改选,将立法权还给台湾人民,最后更在1996年举办台湾有史以来
第一场总统直选,奠定了台湾的民主。
过去有人会拿1989年郑南榕受警方攻坚而自焚的事件,质疑李登辉先生是否真的拥护民主
自由。但从我们前面的整理就可以知道,1989年李登辉先生虽接任总统,但其实是处在一
个自身难保的危境之中,要等到1990年下半年李登辉先生才算真正能掌握两蒋所建构的党
国体系。因此由李登辉先生所推动的民主化改革要等到1991年才能正式推展开来。
李登辉先生难能可贵的第三点,在于他不只对内瓦解了国民党的党国体制,对外也奠定了
台湾近30年的和平繁荣基础。中共在1996年为了阻止台湾民选总统,借口试射飞弹引发台
海危机,试图以武力威吓的方式,改变台湾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的意志。
然而李登辉先生并没有向中共的武力屈服,而是一边镇定如常的举办大选,同时也做好迎
战中共入侵的一切准备,更成功说动美方派出第七舰队增援台海。根据日本防卫省2017年
出版的《中国安全战略报告》,李登辉先生沈著的指挥彻底挫败了中共的意图,更让解放
军胆寒的是,他们检讨后发现只要再发生一次这样的挫败,中国将永远无法阻止台湾独立
。发现这点让中共从1996年后决定放弃武力恫吓,改采和平让利的方式鼓励台商投资中国
,图谋以经济利益统一台湾。
许多支持统一的民众,跟因为民主化而丧失权力的党国权贵,长期贬低李登辉先生的政绩
。很多台商也因为李登辉先生推动的“戒急用忍”政策而给予他负面的评价。讽刺的是,
让他们之所以被中共重视,能游走两岸政商之间取得大笔“统战红利”的原因,其实都受
惠于李登辉先生在1996年成功顿挫了中国武吓台湾的企图。因此我们可以说,是1996年的
胜利奠定了此后台湾近30年安定繁荣的基础。
过去马基维利留下了《君主论》跟《李维罗马史疏义》两本截然不同的著作,前者教导统
治者要机变诡诈,后者却歌颂罗马共和政体的伟大。学界的通说认为马基维利留下这两本
相反的著作,是希望意大利能有一位英雄,以权谋一统当时分裂衰弱的意大利城邦后,再
重新建立古罗马保障公民自由民主的共和政体。只可惜马基维利在世时,并没有机会等到
这样的人物出现。
然而台湾却何其幸运,遇到了李登辉先生这位具备高超的权谋,却将其用来建构台湾民主
政体的人物。可惜再高超的谋略,也只能带给台湾30年的安定繁荣。今日身处美中新冷战
将至的局势下,台湾再次面临历史的十字路口。这一次台湾人是否能善用自己的智慧,运
用李登辉先生留给我们的遗产再次替台湾争取到未来30年的繁荣安定,就要靠我们自己的
努力了。
4.附注、心得、想法︰
我觉得这篇算是相当好的回顾了当时几个重要的历史细节,也做出了相对持平的评价:没
有过高的把民主化的功劳完全归功给李登辉,而是指出了他扮演了一个恰当的角色,在几
个重要的转折点上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