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工辅法修法周年进度追踪2】频划专区、

楼主: kuninaka   2020-07-12 13:02:13
1.新闻网址︰
※超过一行请缩址※
https://bit.ly/329Wnz6
2.新闻来源︰
The Reporter
3.新闻内容︰
※请完整转载原文 请勿修改内文与编排※
【工辅法修法周年进度追踪2】频划专区、却无完善迁厂规画,工业区恐再沦炒地皮白手套

1970年代,台湾有一波以收拢违章工厂为名的工业土地开发潮,后来,土地却纷纷闲置,
最后甚至摇身一变成为高科技园区,价值翻10倍,比建地还贵。
去年(2019)《工厂管理辅导法》修法,迄今1年,经济部赶着辅导低污染违章工厂就地合
法,各地方政府也在国土计画中广划产业园区、工业区,辅导违章工厂进驻,然而,收拢
的产业类型和数量未有明确统计、也未见完整规画。有些县巿产业专区划设与原本工厂聚
落天南地北,有心想迁厂的业者摸不著头绪──工业区和专区划设,究竟是辅导纳编违章
工厂?还是又成了另一次土地炒作的“假球”?
根据经济部统计,台湾共有4万多家违章工厂,中高污染工厂占了1,500家,其中更有1,153
家从2010年经济部正式修法辅导违章工厂以来,就从未接受纳管,没有稽查消防、环保设
备等等。《工厂管理辅导法》(以下简称《工辅法》)要求,中高污染工厂必须转型低污
染,才能就地辅导合法,否则只能面临关厂或迁厂一途。
而经济部数据显示,全台违章工厂数量最多的是台中市,主要分布在台中南部的乌日、大
里;第二名是新北市,集中在五股、树林、新庄都市近郊。最受关注的彰化县总数虽仅排
名第四,但中高污染工厂居全台之冠,达到447家。
2016年《国土计画法》公告后,各地方政府必须在2020年4月30日前公告县市国土计画(注
),“违章工厂如何安置”成为许多地方政府的重点。但细看报告,许多地方政府只以容
纳违章工厂为名,广划工业区、产业园区,却没有中高污染工厂迁移的计画。
《工辅法》反成护身符?业者、县府只想就地合法
送走端午连假爆满观光客,周间的彰化鹿港老街冷冷清清,店铺纷纷拉下铁门,只剩2、3
名观光客走马看花穿梭其中;不过距离老街5分钟的鹿港镇公所,这天周遭却多出整排红线
违停车辆,公所礼堂里300多张椅子几乎座无虚席,不论是头发花白、戴着老花眼镜的60岁
老人家,或是打扮时髦的年轻人,大家手中都拿着一份彰化县府的简报,以及镇公所外头5
、6名违章工厂代办业者的传单。
“我(民国)100年盖的厂,105年后有扩建,能否一并申请纳管?”
“是不是要留隔离带?要留多宽?”
“我是做纺织的,先前没有申请到水权怎么办?还能再申请吗?”
“为什么工厂不能转登记其他人名字?”
彰化县政府7月在鹿港、彰化县府、员林、二林连续举办4场“辅导特定工厂登记讲习会”
,7月2日第一场,就在违章工厂密度最高的彰北地区,现场来了水五金、纺织、塑胶模具
等等传产业者,会中最后30分钟意见交流时间里问题没停过,直到讲习会结束,还有业者
三三两两围成小圈圈热烈讨论,从法规、消防,讨论到下一代接班问题,许多未曾申请纳
管的工厂主都摇摇头说:实在太复杂了,还是花点钱交给代办公司比较实际。
彰化县府除了派出主责的经济暨绿能发展处一级主管应答,连县长王惠美都亲自出席讲习
会,不过当被问到登记后要如何走向合法?县府提出的选择却相当局限──引导业者朝向
就地合法。产业规画蓝图、转型计画等,却都不在讨论之列。甚至业者询问2016年后扩建
的违规厂区该怎么处理,王惠美也直白地说“你就先拿改善计画出来,之后10年内你都是
平安的”、“申请纳管了至少会有20年时效性”。
10年慢慢改、看看20年后《工辅法》会怎么修──这样的心态成了业者和地方政府的默契
,导致长期的产业规划付之阙如。
地方抛土地辟新工业区,却无辅导策略与纳管计画
根据经济部目前统计,彰化县违章工厂达3,304家,全台第四,中高污染工厂有447家,居
全台之冠。图为彰化县长王惠美(中)在水五金产业中心开幕式上揭牌。(摄影/苏威铭

根据经济部统计,彰化县违章工厂达3,304家,是全台第四多的县市,中高污染工厂则有
447家,居全台之冠,这尚未包括县府正在清查中,以及不愿配合稽查作业的工厂。彰化县
府自己的统计则多出一倍,违章工厂高达7,490家。
今年4月7日的内政部国土计画审议会上,彰化县政府秀出简报,洋洋洒洒列出将近3,000公
顷、共7处区位,预计容纳辖内70%未登记工厂。然而这些措施却遭到许多单位质疑。
例如彰化违章工厂多在北边,第二多的则是员林,不过这7个违章工厂辅导区位却都不在员
林或其周边接壤乡镇,让审查委员质疑这7处专区是否适合,彰化县府应该说清楚是要引导
哪些地区的未登记工厂。
审查委员徐中强也要求,说明县府预计收纳的未登记工厂百分比和产业类别;营建署另外
指出书面报告,要彰化县府先厘清违章工厂违规使用的面积、使用样态、群聚规模、是否
为低污染事业等等,并订定转型、迁厂等辅导期限。
彰化县政府坦承,南边确实没有规划违章工厂专区,经济暨绿能发展处产业发展科科长陈
骏瑜表示,南边正在规划二林精密机械园区、田中高铁特定区、中科二林园区,预计采租
售并行模式,业者可以承租进驻,不用直接购地。但记者追问有哪些产业可进驻、是否包
含从事传产的违章工厂?陈骏瑜没有直接回答,只表示:“大多数的机械产业都可以进驻
。”
这只是众多违章工厂辅导乱象之一。违章工厂最多的台中市政府,在国土计画草案中新增
了1,212公顷土地供未登记工厂辅导使用,但能辅导的工厂数量、属于低或中高污染却没有
列清楚。
营建署在审议会议上直接指出,台中市政府还没完成辖内未登记工厂的清查作业,厘清样
态后才能实际论述未来的规划;也有多位审查委员认为台中市政府高估了未登记工厂用地
需求,要求补充土地使用策略、和用来容纳未登记工厂的面积比例。
工业区能成违章解方?数十年来类似政策没停过
长期研究国土计画的地球公民基金会研究员吴其融指出,为了“收纳违章工厂”而划定产
业园区、工业区的说法,数十年来如出一辙。
例如桃园龟山的工业区、林口特定区划设工一、工二、工三、工四、工五,“这2、30年来
的工业区,设厂原由都有一项安置违章工厂,”但到底这些土地后来被谁拿走了、发生什
么状况,通通都没有检讨,不断以此理由新设工业区,最后却直接修法让违章工厂就地合
法,“政府根本没有想要引导工厂进入工业区。”
1970年代,林口特定区当时打着协助新北巿三重、芦洲、新庄、板桥、树林等市镇之违章
及地下工厂迁厂,规划5个工业区、计569公顷。后来工五却变成“先进数位科技产业园区
”,发展高科技、生技、绿能产业等等,每坪高达40万。
而工四今年山坡地解编后,未来也预计朝向高科技产业,专区土地成为抢手货。而讽刺的
是,新北、桃园至今仍有将近6,000家违章工厂,不乏污染较严重、被要求迁移的染整厂。
新北产业专区一坪百万,工厂根本“驻不起”
除了发展目标不同,进不了工业区的一大主因是价格,中华民国工业区厂商联合总会执行
副祕书长蔡培松经常收到许多工厂拜托,帮忙寻找工业用地,但是他坦言,现在精华地带
的工业区几乎都已饱和,且价钱非常高,例如新北产业园区一坪要价100万元,比建地还贵
,台中工业区、大里工业区一坪也要30万元,就连工业区里的厂商要扩厂都找不到地,“
经济部要让违章工厂进来很有限。”
他指出,部分工业区土地是被炒作起来,6、7年前,台中的工业区一坪只要15、16万元,
现在是2倍,在工业地还算平价的时期,很多人买起来放,一放就是2、30年,再转手几乎
是赚翻了,却使得真正需要土地的产业买不起。
观察工业用地多年,蔡培松认为,另一个影响厂商进驻的关键在于政府有无落实法令。如
1977年开始规划的彰滨工业区,本来因地处偏远乏人问津,但10多年前彰化地检署强力稽
查电镀业废水处理后,电镀业者一夕之间抢著进驻。
但彰化县水五金产业发展协会总干事林进成则观察,修法对没有能力迁进工业区、或另购
土地的业者,没有太大差异;电镀、抛光业者进驻工业区买土地、设备需要上亿元,有能
力的早就迁厂,现在大家都在等──没能力进驻的业者等关厂,“或者等20年后政府政策
会不会再改,”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业者:想合法,也找不到迁厂地
顶番婆水五金工厂之一、倍成实业老板施耀铨在《工辅法》修法前就申请临时工厂登记,
因工厂属于低污染产业,如今适用变更地目就地合法。(摄影/苏威铭)
倍成实业有限公司的员工正忙着将水龙头接上水管,测试产品接缝够不够坚固,是否会漏
水──这是他们即将要外销欧美的感应式水龙头。COVID-19(又称武汉肺炎、新冠肺炎)
肆虐,多数工厂都生意冷清,但因勤洗手是防疫关键,感应式水龙头是倍成疫情期间难得
逆势成长的产品。虽然已外销到瑞典、欧美,不过厂区员工仍只有4人。
倍成是顶番婆众多违章水五金工厂的缩影。第二代负责人施燿铨,从小跟着父亲在自家组
装水龙头、莲蓬头水五金零件,后来工厂扩大,父亲在1990年买了邻近的农地,2年后盖好
现在这个厂房。和当地大多数工厂一样,倍成老板兼业务跑到国外参展,慢慢开拓国际市
场,却面临国外客户要求出示工厂登记,因此施燿铨在上一波《工辅法》修法时就申请临
时工厂登记,现在厂区内每根柱子都放置一个灭火器,便是为了符合消防安检要求。
施燿铨不求上市上柜,只希望稳稳做,未来没有考虑投入资金进驻工业区。他估计,顶番
婆的水五金工厂,“10人以下占了应该有7成,都是中小企业。”邻近的彰滨工业区土地太
贵,而且实在太靠海,金属容易氧化,没办法长期放置零件,因此厂商多半不愿意迁厂。
水五金是分工精细的产业,从原料厂、铸造、加工、抛光、电镀、组装、塑胶射出,每个
工厂各司其职,倍成负担后端组装,属于低污染产业,这次可变更地目合法化,县府也正
在办理“彰化水五金田园生产聚落特定区”计画,预计框定924.6公顷,让范围内的违章工
厂就地合法。
不过施燿铨担忧的是,负责金属表面处理的电镀厂属中高污染,近年县府加强取缔后,虽
然大多已迁到彰滨工业区,但仍有少数电镀厂在顶番婆,未来可能需迁移,现在土地难寻
,若找不到地而关厂,对水五金产业势必有影响。
环团:业者能否组队,拿回专区管理主导权?
水五金产业分工精细,从原料厂、铸造、加工、抛光、电镀到组装,地方政府需要先盘点
不同工厂的需求。(摄影/苏威铭)
其实不只是业者担忧,连长年关注违章工厂的民间团体也有同感。吴其融表示,“实务上
中高污染辅导应该是优先事项,现在大众对电镀业观感愈来愈差,但是台湾不可能不要电
镀厂。”
吴其融认为,辅导中高污染工厂转型或迁移是政府首要目标,第二则是盘点农产业群聚区
上的工厂哪些可以合法,哪些要迁走,再来是低污染工厂辅导合法。但要达成合法目标,
政府和厂商都要负起责任,举例来说,地方政府首先要盘点这些违章工厂有哪些需求,对
于地方有哪些不可或缺性,才能决定去留,而中央可以提供低利贷款,协助处理污水。
厂商自己则要提出迁厂计画,所需财务借贷、期望的区位、技术辅导、窒碍难行之处、想
要做多久等等,即便迁进了工业区或划设了产业园区,各工厂也应该要组成产业团体,共
同管理工业区,例如道路坏了一起出钱修,让整个工业区朝向优质化发展,不要像现在许
多工业区都是投资者买土地租给别人,缺乏后续管理,污水排放超标。
产业园区规划,不能再沦为炒地皮
然而,现在各地方政府的做法,却让环团看不到长远规划产业的决心。吴其融批评,县市
国土计画设了很多产业园区,超过预期值很多倍,但未来可能不会开辟,只是单纯炒高土
地价格,“历史证明很多都是炒土地价格,违规盖住宅,其他没办法开发的边陲地方才盖
产业园区。”
政治大学地政系教授戴秀雄也指出,收拢违章工厂现在变成各地方划设产业园区、工业区
的超好用理由,但现在许多工厂第一目标是就地辅导合法,各县市国土计画有没有考量到
这点?是否多划了许多产业用地?
戴秀雄语重心长地提醒,除了要检讨工业用地使用情形,更重要的是需要建立一套“可以
被课责的机制”。政府和民众都要认知到,台湾的空间就这么大,农、工用地会竞争,优
良农地不是完全不能动,“但是在什么环境下可以动、如何补回来,”要去讨论价值和位
阶顺序,思考最大公约数,台湾现在十分缺乏这样的讨论,对国土计画会有长远的影响。
用行动支持报导者
每个人都应有获得专业、正确新闻讯息的权利,因此,免费公开每篇报导给阅听大众,是
《报导者》身为非营利媒体回应公共性不变的追求。面对全球陷入COVID-19疫情风暴的此
时,《报导者》第一时间推出疫情即时脉动网页,提供读者掌握疫情变化,进行第一线医
疗从业者与疫苗和防疫机构的深度采访,一探台湾本地抗疫行动;我们也同步深入报导中
国、欧洲、美国等国际疫情现场并提供分析视角。这场长期的战役,《报导者》会持续提
供华文读者第一手深入的报导,但这些报导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包括各地的前线记者与摄
影、后勤的工程、设计与编辑团队,倘若没有读者的捐款赞助,我们不可能完成。
您的每一笔捐款都将成为我们继续采访与调查的动力,《报导者》邀请您以捐款支持我们
,继续为开放、独立的新闻而努力。
赞助我们
4.附注、心得、想法︰
这又是国土计画中的大问题
而GOOGLE随处可见违章工厂代办合法的服务
不仅是地方政府的责任、中央也要提供协助
大家齐心合作才能解决问题
戴秀雄教授说得很好,需要建立课责机制,并且充分讨论
作者: Gavatzky (My Prince)   2020-07-12 13:04:00
绿共党不是叫假的
作者: HAUNTEDHYDE (NANO HERO)   2020-07-12 13:06:00
DPP防疫做得那么好是想怎样? 还活着可以上PTT还不够?
作者: yuxds (cody)   2020-07-12 13:09:00
台湾真的是被炒地皮害死
作者: fit   2020-07-12 13:11:00
1~2楼是在反串吗? 这篇内文和心得没偏颇指谁的错吧?
作者: cerberi (cerberi)   2020-07-12 13:35: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