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心得:
这个事情跟手机哥描述得内容差这么多
这叫做"又中了" XDDDD 只要写个事情怎么都会中
陈冠廷有写FB来解释
"不过可惜的是,明明就没有编列,但是先放错误讯息,再让我们去澄清,这是非常不符合
新闻伦理,至于报导上提到的办公室。说真的,上次跟印尼办事处开会,五六个人挤在小
空间,对人也不尊重。"
陈冠廷是个人才 蓝绿的确会针对他进行攻击
https://www.facebook.com/Kuantingvision/posts/2619896621608499
陈冠廷FB
谢谢苹果日报提到创新办公室,通常新闻不会报我们的政策,让各界能够注意到我们的努
力,借此向大家报告我们的规划与愿景。
过去我们有台湾奖学金,鼓励邦交国学生来台学习,希望他们对台湾有更深情感,加强邦
谊。这些对母国、本国都有了解的人才,可以大程度加强两国经贸、文化、教育等各种关
系;他们能够带来与我们不同的观点,用不同的背景去分析问题。
我们知道,国家的力量来自于人,人才。人才是推动改变、创新的最强元素。白宫、州政
府、参众议员,也都有收实习生的作法,许多在未来,也成为国家的重要领导人物。
当然,除了政治以外,医疗院所也有,比方说很久以前,一位欧洲的实习医师在长庚实习
,(下略一千字)后来他成为我们姐妹市,布拉格市长。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希望成立创新办公室,希望提供“台北奖学金”给国际的优秀青年,国
际优秀的政治人物,希望他们分享给台北,他们国家城市的解决方案,希望这些“人才”
提供他们的能力,替台北这个城市注入改变。
在过去的一年,我们已经开始试验“0”预算的计画,我们陆续收了来自澳洲、美国、波
兰、新西兰、英国、日本等实习生,让他们能够加强母国与台北的交流。我们与澳洲,英
国、波兰、新西兰等许多在台外馆、商会活动的促成,就是靠他们无私、无薪,无时无刻
的付出。
其中。在台社群分享的Covid19双语网站,也有他们的协助。除此之外,他们透过他们的
网络,在自己母国发声,包含期刊、报章,甚至是他们国家的通讯社,还有包含观光行销
,分享台北政策,举办论坛(0经费,这些学生自己贴油钱),邀情各国商会使节就创新政
策提出建言,都有他们努力的身影。
为什么许多国家都致力推广国际交流的计画? 因为不安于现状,因为要不断进化。大量频
繁的人才交流,就是进化的动力。如同互联网的沟通彻底增强世界的创新能力一样。
举例来说,由澳洲政府所主导的新可伦坡计画 (New Colombo Plan),是鼓励澳洲学生于
印度太平洋区进行研习及从事实习工作,为推广澳洲学生的流动性,他们提供一个学生的
总体奖学金补助,每个月,超越公务人员大该专门委员等级的薪资。换言之,假设报纸上
说的经费约年一百多万,是真实并且真正会编列的,我们最多也只能邀请一位学人来访。
但是我的提案没有被接受,创新办公室将不会编列经费,也就是0预算。
不过可惜的是,明明就没有编列,但是先放错误讯息,再让我们去澄清,这是非常不符合
新闻伦理,至于报导上提到的办公室。说真的,上次跟印尼办事处开会,五六个人挤在小
空间,对人也不尊重。
我们之所以想要改变,是因为从首尔、波士顿、洛杉矶、奥斯丁,到以色列,纷纷建立起
创新局、创新办公室,我们不用重新发明轮子,但是我们得要创立一个管道,至少可以快
速对口,降低沟通成本。引进对的人,做对的事情,就能改变。
这些实习生将会继续义务提供他们的能力,来帮助这个城市更好,我只能跟他们说抱歉,
希望未来我们至少可以负担一点交通费。
但是我还是想要说一句,
人才比想像的还要珍贵,你永远不知道这些青年可以成为什么。 你不用创新的方式吸引
人才,提供不同于体制的看法,那我们就会永远做同样的事情。
我来这里,就不要做同样的事,这个城市需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