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vikk33 (陈V)
2020-05-29 11:44:241.转录标题︰
若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FB请写名称
前现代暴力、国际体系与天朝复辟——杜晋轩《血统的原罪》阅读笔记
1.转录网址︰
※超过一行请缩址,若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https://reurl.cc/3DRxyM
2.转录来源︰
※超过一行请缩址,若为 他板文章可免填※
关键评论网
3.转录内容︰
※请完整转载原文 请勿修改内文与编排※
“你们身上流的是中国人的血,所以你们是中国人。”——调查局人员
杜晋轩撰写的《血统的原罪》在今(2020)年2月28日由商务出版社出版,讲述在白色恐
怖时期来台求学的马来西亚华人,是如何被迫卷入国共对抗的故事。他们有的经历牢狱之
灾,有的被迫参与军事训练,对一个异国宣示忠诚。其中,陈钦生前辈的事蹟最广为人知
。陈钦生,人称“生哥”,马来西亚怡保市(Ipoh)人,于1967年赴台湾求学,却于1971
年遭警调单位构陷入狱。1971年美国新闻处发生爆炸案,在破案压力与奖金诱惑下,警方
因陈钦生经常前往美新处阅览报刊便以嫌疑人侦办,期间数度遭遇刑求虐待。之后,因李
敖、谢聪明、魏廷朝等人“自首”结案,侦办方向改以编造陈钦生曾参与“马来亚共产党
”,最终陈前辈因“意图颠覆政府”被处以12年有期徒刑,被褫夺公权5年。陈前辈自
2009年开始公开讲述自己在白色恐怖时期受难的故事,并长期在景美人权纪念园区担任中
英文导览员。
陈钦生前辈的故事的历史事实相当单纯,和不少白色恐怖受难者雷同,经历恶意栽赃、罗
织罪名、酷刑虐待与数年冤狱。相较于从事政治运动者与情治单位斗智斗勇、壮烈遇难的
故事,前辈的故事在白色恐怖的历史中似乎不特别突出。因此,在阅读《血统的原罪》前
,笔者对于陈前辈的经历,停滞在国民党政府情治官僚颟顸、贪婪、暴力的一般认识。但
不同于其他的白色恐怖专作,《血统的原罪》在历史事实上更进一步探究,中华民国政府
如何自认“毫无违和”地将陈钦生和马国同辈牵连进一场对国内社会的血腥清洗,解释这
段历史如何成为可能。
_DSC9435
Photo Credit:杜晋轩
促转会在2019年7月7日举行最后一波刑事有罪判决公告撤销仪式,受邀致词的陈钦生主张
他本无罪,何来除罪。
在调查与审判期间,陈前辈多次质疑自己身为一个马来西亚人,参与马来西亚共产党与否
和中华民国有何关联。当时,调查局人员自认为理所当然地对陈钦生说,“你们身上流的
是中国人的血,所以你们是中国人。”反映出中国纵使在19世纪被迫接受主权国家组成的
国际体系,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仍固守着以血统为基础的前现代权利义务关系。当代
国际体系是欧洲各国为终结长年宗教战争妥协下的产物,奠基于主权平等原则,限制国家
任意干涉他国事务。因此,清剿异端、外国人民的思想不得为干涉外国的理由。
同理,陈钦生的政治意识形态、是否曾参与马共实与中华民国无干。对照欧洲前现代秩序
崩溃的历史,列强火炮威逼与世纪瘟疫皆无法动摇中国顽固的国族思想,中国甚至成为反
动力量批判起当代国际体系。当各类后/批判(post-/critical)理论相继批评当代国际
体系时,《血统的原罪》提醒读者,在缺乏清晰边界的前现代权利义务关系下,政治暴力
更可能恣意蔓延。书中人们经历的不仅是人权迫害,也是前现代思想揉合现代国家机器制
造的极端暴力。
未能禁锢的前现代暴力
当代国际体系以彼此具有法律平等地位的主权国家组成,开端于1648年欧洲各国签订的西
发里亚合约(Traités de Westphalie),也称西发里亚体系。西发里亚体系建立前的欧
洲各王国之上为梵谛冈教会,宗教信仰规范著个人、社会、政治实体,建构出一个稳定且
王国林立的中世纪欧洲政治地景,直到黑死病与火炮来临。黑死病造成的大规模死亡突显
出宗教信仰的无能为力,动摇教会高层的权威,引起基督教内部分裂。在基督教分裂后的
欧洲,原本维系各王国稳定的宗教反而成为出征的理由,信仰新旧教的王国视彼此为异端
。加上火炮摧毁城墙的威力大幅提升战争的效率与收益,欧洲各王国自1618年至1648年间
鏖战30年,造成800万人丧生。大量人口死亡使得战争无以为继后,欧洲各王国签署一系
列协定通称西发里亚合约,借镜于财产权观念,认为国家类同于主权者独占财产,宗教事
务等内政事务他国不得干涉。至此,确立主权对内最高、对外平等的原则,各王国转型为
法律意义上平等的国家。
对于当代国际体系的批评源自于历史不义以及阻碍人权进展。欧洲列强自大航海时代的对
外扩张,将全球纳入西发里亚体系中。随着欧洲殖民母国在二次大战后相继撤出,殖民地
转型成为西发里亚体系的合法成员。西发里亚体系的扩张历史中不乏殖民者滥用血腥暴力
与任意划分殖民地,以及殖民国忽视族群关系,硬生生将族群拆散后,强迫接受现代法律
关系,衍生族群冲突。历史不义之外,批评者亦指出,教条化诠释主权概念忽视政府应负
担的保护责任,当主权者不再适宜保障基本人权甚至侵害基本人权时,国际社会有权利甚
至义务干预。虽然两类批评有各自的道理,逻辑上也不冲突,但有趣的是,部份发展中国
家偏爱谈论历史不义,回顾殖民伤痛与资源掠夺,对于保护责任则是敬谢不敏。
殖民国家曾经的血腥扩张与当代国家间紧密的经济、卫生、社会关系都让西发里亚体系显
得不合乎现实,但主权概念依然具有避免暴力蔓延的消极效益。一旦国家强制力限缩于国
境之内,可限制任意因宗教、政治意识形态或任何缺乏论据的想法对外征伐,或是干涉他
国人民的自由权利。任何对西发里亚体系的批评,需证明改革方案依旧能保有这个最基本
的效益。除此之外,对西发里亚体系的批评者须正视在前现代、非西方的政治体系亦不缺
乏压迫。国际体系的改革容许多元的想像,但不应迈向一个充满压迫与征伐的体系。
西发里亚体系试图遏制由“任意”衍生的国际暴力,却依然在降临在陈钦生身上。陈前辈
生于英属马来亚,16岁时马来西亚成立,在台湾被抓捕前也从未认为自己是中华民国人。
这反映出中国政权不论清朝或民国(国籍法修订前),虽因物质力量被迫顺于欧美列强,
勉为其难接受当代国际体系,但始终未完全放弃前现代社会宗法家族。而在国民党政府的
实践下,调查人员得以编派宗族家法,恣意延伸国家暴力。
泰尔博赫绘于1648年的西发里亚和约确认仪式 The Ratification of the Treaty of Mü
nster, 15 May 1648.
Photo Credit: Gerard ter [email protected] Public Domain
1648年,泰尔博赫绘于西发里亚和约确认仪式
天朝复辟与关系暴力
随着民主化,台湾逐渐脱离中华遗绪,内政落实以个人权利为核心的司法体制,外交实践
则以遵循国际规范,谋取国家利益为原则。于此同时,中国却挟著经济高度成长,不再遵
循韬光养晦,推出庞大的基础建设计画、升高与邻国的领海冲突、干预外国选举、发展远
洋海军。中国和人权纪录不佳的盟邦长期是西发里亚体系最忠实的支持者,总以不干涉内
政为由,回应国际压力。随着国力成长,中国不满足停留在守势作为,开始试图提出具有
“中国特色”的理论回应国际批评。
中国学者先是挖掘历史资源,提出“朝贡体系”与西发里亚体系对照,又提出“关系治理
”对应以规范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前者意在证明国际体系不一定以主权平等的国家为基础
,甚至暗示阶层化的国际体系可能更为和平;后者指出治理应重视社群关系,维系社群的
互动。如同前文所述,任何对西发里亚体系的批评须证成改革方案至少能限制国家强制力
恣意扩张。西发里亚体系至少赋予国家间法律地位的形式平等,为后续国际规范演进建立
基础。西发里亚体系本身内容单薄,重点在如何填充更多规范,逐步达成国际上的实质平
等。这显然不是朝贡体系的目的,朝贡国以向中国输诚换取经济利益有违平等价值。“关
系治理”的正当性则取决于关系的构成,随着习近平以“中国梦”试图感招海内外华人,
中国欲求的关系愈加远离普世价值而走向天朝复辟。
科技与瘟疫让欧洲的前现代社会崩解,在东亚却培养出前现代秩序的反动力量。当今日的
台湾人听着中国呐喊著“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时时刻刻召
唤著民族情感,《血统的原罪》中陈钦生和他的马国同辈经历“你们身上流的是中国人的
血,所以你们是中国人”模式的“关系暴力”更显既视感。《血统的原罪》记录下“中国
特色”宗族家法恣意扩张的文化糟粕,依旧是前辈面对“中(华民)国”与我们面临“中
(华人民共和)国”最纠缠不清的梦魇。
4.附注、心得、想法︰
事实是
不论国共
继承的
都是清末革命党人那套
近乎法西斯的血统论
这场天朝复辟的范民族主义
将可能在这个世纪的东方上演
必须先下手超前部属
防之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