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520新局》柯文哲提“天然台” 称蔡“八

楼主: sunyeah ( 汤元吗)   2020-05-20 13:31:12
李登辉 台湾的东瀛霸主
台湾政治史上政治力点最满的高手
1998就马英九选市长那年 李登辉帮忙助选的时候提出新台湾人
"十一月二十九日,李登辉总统为马英九助选站台时,突然喊出“新台湾人”的口号。"
这应该是所谓的天然台的起源吧
新台湾人
“新时代台湾人的涵义”全文
[ 2005-03-03, 李登辉]
前言
  随着台湾民主进程的不断深化,以及对国际挑战的回应,台湾人民生命共同体意识的
凝聚,已经迈向更高阶段。延续一九九六年以来的主流民意,二○○○年及二○○四年本
土政权赢得总统直接民选,但立法院依旧维持朝小野大的格局,这种政治局势对台湾的发
展提出新的课题。可以说,今天这个“民主内战”时代,正是我们建构超越内部矛盾的“
新时代台湾人”的时候。
  在一九九八年台湾终战周年前夕,登辉即揭橥“新台湾人”的使命,就是凝聚“新台
湾人”的共识,发挥不认输、不怕苦的台湾精神,为后代子孙创造光明的远景。其实在此
之前,登辉就开始思考“新台湾人”的概念,这也是本人整体治国思想非常重要的一环。
这个思考方向,最后让登辉决定离开国民党。
  历史往往不是直线前进。二○○○年政党轮替之前,新台湾人主义就逐渐被淡化。那
些选举时高喊新台湾人口号的人,当选之后并没有以行动展现对台湾的认同。政党轮替之
后,朝野争斗两极化,新台湾人主义更在众生喧哗中销声匿迹。但是,任何历史的伏流,
只要符合客观理性,终有一天还是要在汇聚时代新潮后浮上地面。
  历经内外环境的剧烈变化,被政客庸俗化的“新台湾人”概念,已经无法涵盖政权轮
替之后,台湾进入更民主新纪元的精神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更深刻的意识更新,才能为台
湾新时代导引出新方向。所以,今天必须进一步提出“新时代台湾人”的论述。
凝聚坚强的生命共同体
  一九九五年,首届总统直接民选尚未举行,在新的民主时代即将揭幕之前,登辉提出
社区共同体的概念。
“今天我们所要建立的,决不是基于封建和地方主义的社区共同体,而是现代化、民主化
、具有公民社会意识的社区共同体。社区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可以说是落实民主政治和地
方自治的前提,否则我们的政治改革,就只能停留在投票行为和选举活动等形式民主,而
不能发展到实质的民主社会。”
  民主新时代的问题,要用民主的方法才能处理。对台湾而言,只有用民主的方法,才
能彻底解决族群问题。而“新时代台湾人”论述,正是总结台湾经验,为台湾前途寻找明
确方向的理论试探。
  一九八七年解除戒严,一九八八年两蒋时代告终,一九九一年废除动员戡乱时期临时
条款,一九九一年国大全面改选,一九九二年立法院全面改选,一九九六年首次总统直接
民选,改革的轻快乐章仿佛不需要休止符。台湾社会因为旧时代政治结构所造成的族群隔
阂,在民主演进的暖化下日益冰释。在此期间,一九九二年底,“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为了缓解省籍情结正式被提出来。
  一九九三年四月,登辉以“这是一个历史的开端”为题宣告:“今天,在台湾的二千
万同胞,已经形成一个新的生命共同体。”同年五月,也以“生命共同体”作为就职三周
年记者会的中心理念。几个月后的国民党十四全大会,登辉再度强调:“今天我们在台湾
地区所达成的社会改革与心理建设,打破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思想与社会体制,这是一个历
史的新开端”,以此呼吁来自不同省籍、不同地域的人,要凝聚一个坚强的生命共同体。
  这些政治宣示,其实是社会现实的如实反映。近年来的种种民意测验显示,越来越多
的人自认为是台湾人,或不否认自己是台湾人,这种认同不是以族群为区分,而是立基于
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场所。越来越多在一九四九年前后来台的新移民,以及他们的第二
代、第三代,已逐渐认同自己是台湾人。与此对应的是,中国把台湾人民全部视为“台胞
”,赴中国投资的“台商”全部也以特别法律规范,完全没有省籍、族群之分。
  值得注意的是,以“台胞”、“台商”身份前往中国观光、探亲、投资的人,不论原
来对“中国”有何想像的认同,在亲眼目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现状之后,反而发现台湾其
实才是他们感情的归宿。
  完全可以说,脚踏实地生活在这块土地,台湾人民通过长期的历史淬砺,自然而然产
生“认同台湾”的意识并持续强化,是像呼吸一样自然地进行着的机能。
认同台湾是历史的必然
  台海的表面和解气氛,终于因为中国露出匕首而雾散。一九九五年中到一九九六年三
月,中国不顾台湾人民的感受,针对登○赴美访问母校,以及我国首届总统直接民选,连
番发动飞弹及火砲实弹演习,引起区域极度紧张。后来的二○○○年、二○○四年大选,
中国也都做出软硬兼施的威胁,但是台湾人民不为所动,仍以主体思维做出台湾优先的选
择。这些事实经过,使台湾人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我们是一个确确实实有别于中国,祸
福安危休戚与共的生命共同体。自此,台湾意识在新的座标加速攀升。这种既是偶然也是
必然的发展,外在地强化人们对台湾与中国的差别意识。
  尽管中国企图透过经济统战,“寄希望于广大的台湾人民”,但台湾人民仍深知国家
主权是不能以经济利益交换的。这与中国当初企图透过文教交流、经贸投资,以吸引台湾
人民对大中华民族主义的青睐,显然方向不同。江泽民、温家宝等中国领导人一再发出的
民族主义温情喊话,也因此显得苍白无力。不过,二○○○年之后的积极投资中国政策,
以及二○○五年春节包机直航所可能带动的全面三通直航,会对台湾认同造成何种干扰,
不能不说是我们的一项新考验。
  我们要建构的“新时代台湾人”论述,实际上就是审视这些客观情势发展的进一步理
论思索。
  台湾作为一个移民社会,早期也曾经存在过与现在不同性质的族群矛盾。所谓原汉对
立、漳泉械斗、闽客纷争,甚至同一族群内部的摩擦,描绘出一副早期移民社会的资源争
夺图像。不过,随着日本殖民政权的出现,这类从不同原乡移植来的身份区分逐渐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既在者”与“外来者”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一直到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
界大战结束,仍有外来政权的问题。
  终于,一九四七年爆发二二八事件。此后省籍问题和族群矛盾以新的形式,长期困扰
台湾社会的融洽与整合。将近六十年来,由于社会上的自然通婚、交友与工作,以及政治
上的民主改革,这些历史积淀的问题,本已出现了缓解的迹象。
  可惜,日益淡化的省籍、族群问题,每逢选举热季或政局变化,便被政治动员挑动敏
感神经,形成民主运作中的一种异常状况。有的政党在某些族群比较集中的地方,总是诉
诸族群动员的手段,用旧社会的认识来面对新社会的问题。幸而,这种政治气氛仅限于特
定都会区,并未形成普遍的社会弊病。
  当然,这种情况仍然为凝聚台湾意识形成了障碍,导致以族群为划分的人造区块,俨
然恶化为带有敌我矛盾性质的对垒。统独两极阵营之间的唇枪舌剑,以及对中国政策与外
交作为的针锋相对,主要也是沿着这个主轴而展开的。
  此一争论,反映到台湾的未来前途,自然是百害而无一利。站在对岸的中国来看,台
湾的内部区隔其实只是色调的微异,并无本质上的差别,各种版本的“独”,终归一句就
是“独”,即使“捍卫中华民国”,也是“独”的形式之一。
  所以,“新时代台湾人”应清楚判别,台湾是台湾,中国是中国。台湾不属于中国,
是无庸置疑的事实,因此台湾不必谈论与中国进行所谓的统一,只要依据主权在民民主自
决的原则,将认同台湾的意志转化为正名、制宪的动力,勇敢开创台湾的新时代。
  过去以来,我们从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在台湾、台湾中华民国,最后的目标是完成以
台湾为主体的正常国家。台湾正常国家的缔造,即是这种台湾意识既具理念内涵,又富有
行动指向的呈现。
  台湾意识是经验与精神结合的产物,而不是超现实政治语汇的堆积。台湾意识是建立
在台湾人民历史生活的互动连结,然后在近年加上民主的公民意识、社区意识,结晶成“
台湾生命共同体意识”。在民主改革过程中,我们曾积极地推动社区总体营造,即是要以
民主精神转化既有的历史内涵。整体的社会改造蓝图,也可以说是以公民意识、社区意识
为基础向上叠架的。唯有公民意识与社区意识,才能打破传统的地缘和血缘,使大家改用
民主的公共理念,重新建立一个融合共荣的新社会。重视社区这个最基层、最小规模的共
同体,正是彻底实现主权在民理念的不二途径。
尊重自由意志的民主社会
  要进行民主化工程,必须重视黑格尔所提出的历史三阶段演变:由一人统治到一群人
统治,然后再到全民民主社会。政治改革的历史意义所在,是建立尊重个人自由意志的民
主社会,不只是建立初步的民主制度的外壳而已。台湾在经济自由和政治民主确立之后,
必须进而从事社会重建工作,也就是从基层社会开始,充实主权在民的实质内涵。而且,
代议民主不足之处,要用直接民主予以补充。
  我们深信,新时代的国家意识,是植根于社会意识之中,先有社会才有国家,健全社
会才有正常国家,社会不是抽象的名词,而是一个一个具体存在的公民所组成的社区共同
体所结合的。
  所以,台湾二千三百万人,都要自觉致力于缔造尊重个人自由意志的民主社会,都要
融入公民所组成的社区共同生活圈。新时代的公民意识社区意识,终将取代划地自限、消
极保守的族群情结,这是用民主的方式团结台湾的窍门。
  由此更可见,台湾的趋向,与坚持一党专政、亚洲价值、开发独裁的模式大异其趣。
由此创造的民主台湾,就是民主阵营在亚洲扩大民主价值的最佳战略滩头堡。对台湾,这
是眼光独到的“亚洲的智略”。
  从个人自由意志、基层民主着手,指向民主社会的完成,是台湾生命共同体不落于集
权主义、集体主义的免疫系统。自由民主社会本身,只有从对个人的肯定开始。集合自由
意志的个人,才能凝聚起生命共同体。这种有机的集合,就是社会学家宋巴特所强调的:
其各组成份子不只共同为了一个整体,而且也为了各自的存在;各为一己存在,又互相依
存;在互为目的中成为总体。
  “新时代台湾人”论述,由此在性质上跃升突破了过去基于地缘、血缘的分类,概括
了民主政治的进取精神。这种论述点出我们在台湾相互依存的状态,这无疑是台湾二千三
百万人,最具有建设性的认同途径。
  唯有如此,才能以民主精神刨除深层的社会矛盾,让“新时代台湾人”在健康的土壤
扎根、成长、茁壮,完成一个尊重个人自由意志的社会,让台湾社会真正转变为成熟的德
莫克拉西(democracy)。
台湾是中国一部份的虚构
  “经营大台湾”的行动实践,便是“新时代台湾人”概念动态形成的历史动线,也是
“新时代台湾人”赓续先人移民来台建立家园的使命。在我们的认知地图里,必须把台湾
从过去的边陲,拿到中心位置,以此观照我们周遭的世界。换言之,便是自觉摆脱他人所
设定,把台湾附属化的虚构,确立台湾作为主体的自我肯定。
  我们认为,台湾必须开创新文化。台湾在近代世界史的发展中,处于四方交会的位置
,这种条件固然是台湾曾经一再受外来政权染指,但同时也使台湾成为东方和西方、大陆
和海洋交流的接口,尤其是让台湾在民主与封建的激荡中首当其冲。凡此都为台湾缩短现
代化路程,开创民主新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多元激素。
  面对台湾的未来,我们不能以主观抽象模式进行思考。在建立“新时代台湾人”论述
时,必须遵守客观理性的规律。以“中华民国”为名的台湾,是历史演进形成的特定场所
,也是我们自历史承担的不可逃避的生存空间。关于这一点,台湾人有其悲哀。从来不曾
统治台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于大中华民族主义的霸权论述,是建立在虚幻不实的中华
民族概念,以及瞒天过海的历史剪接的错误结论。
  一六二四年,荷兰占领南台湾部分地区。
  一六二六年,西班牙占领北台湾部分地区。
  一六四二年,荷兰在台湾战胜西班牙,成为台湾唯一的统治者。
  一六六二年,明朝已亡却打着反清复明号召的郑成功集团,迫使荷兰势力退出台湾。
  而后横跨西伯利亚、蒙古、中亚、新疆、西藏等地的清国,一六四四年并吞了中国,
一六八四年并吞了台湾。当时,台湾是清国的一部份,中国也是清国的一部份。
  一八九五年,清国将台湾永远割让日本,台湾成为日本的一部份。
  一九四五年,日本向盟军投降,盟军指派国民党军队负责到台湾受降,这是委托性质
的军事占领。
  一九五一年签署、一九五二年生效的旧金山对日和约规定,日本放弃对台湾及澎湖群
岛,但未对台湾主权归属做出决定。
  自此,“台湾主权未定”,直到今天。
  在历史上,台湾在一六八四年到一八九五年的二百余年期间,曾经与中国同为清国的
一部份,之后早已分道扬镳。如果这样的关系,可以牵强成“台湾是中国的一部份”,并
接枝到“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份”,那么,真正统治过台湾的荷兰、西班牙、日
本岂不更有理由宣称:“台湾自古即属于西班牙”、“台湾自古即属于荷兰”、“台湾自
古即属于日本”。如果这些是可笑的假设,中国的说法也同属荒谬。
  所以,两国论,一边一国,谁曰不然?
宁静革命的新民主道路
  台湾从未属于中国,因此,我们就需要一个民族论述,去抵抗中国的大中华民族主义
论述吗?
  不。在民主主义成为世界潮流,而且台湾已经通过民主改革成为民主国家之后,没有
任何具有说服力的理由,还要走回“民族国家”的建国道路。台湾威权时代所遗留的问题
,十多年来逐步通过民主的“宁静革命”方式解决了。民主的“宁静革命”也证实比脱殖
民化的“台湾民族运动”论述更为有效,更合乎台湾的历史正向演进。
  一言以蔽之,台湾人民的共同体意识,必须是民主的,不是民族的。“台湾民族主义
”与“中华民族主义”抗衡,力量悬殊的对比立即显现。然而,“民主台湾”与“封建中
国”抗衡,就不只是小国面对大国的无力了。
  “新时代台湾人”论述的内涵,与“民族运动”或“民族国家运动”大异其趣,它指
涉的是民主社会里具有公民意识的国民的总称。就像在民主高度成熟的美国,没有人会多
此一举谈论所谓的“美国民族”,台湾今天不需要再去建构“台湾民族”,当然更不可能
去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中华民族主义”。恰好相反,我们只能思索像“美国人”一
样的“新时代台湾人”概念,以呈现其组成成员为民主、自由、多元、开放社会中的有机
体,我们是处于一种自由结合的状态,而结合的分子键就是民主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公
民是基于对民主理念的服膺而选择共同生活于此地的,不是以地缘或血缘等非民主因素随
机凑合的。
  这种思路,将地缘、血缘因素,涵融于“新时代台湾人”的构成要素之内。同时,从
“行动者”的社会实践角度,来重省台湾历史的真实。
  因此,我们对于台湾不同阶段的历史过程和推动力量,包括被殖民经验,既要有批判
,也要有超越悲情的肯定,因为那些都是台湾之所以为台湾的构成要素。全盘予以否定或
误解其动力根源,必然无法全面掌握台湾这个场所作为历史主体的总体事实,从而在沙滩
上建立禁不起考验的论述堡垒。下面的一些脚踪,是台湾的历史积淀,也是导引未来的基
础,新时代台湾人不能不认识:
“荷兰在一六二六年到一六六二年的治台期间,留下很多东西。”
“清国的刘铭传对台湾的建设也是功不可没。”
“日据时代,到了第四、五任总督,开始经营台湾。”
“一九五○年以后,台湾接受美援,开始另一阶段的发展。”
扬弃被宰制的漂流意识
  与“台湾民族”不同,“新时代台湾人”不是为政治人种学的繁杂科目增加新品种,
而是标志实际生活于台湾的二千三百万人,自觉从事心灵改革、意识更新、思想转变的主
体觉醒。
  登辉首先掌握到的是“人的改造”之重要性。在台湾终战五十一周年时,特别提出了
“心灵改造工程”,希望以“人”为起点,进行教育改革、社会改造、行政革新、文化提
升等措施,以期健全社会架构,彰显社会公义,重建社会伦理,最终目的是重现充满人文
关怀的和谐社会。而“激发国民内心的觉醒,产生对这一块土地的责任感,凝聚为共同福
祉奋斗的信心和意志”,便是“新时代台湾人”的操作型定义。
  如同圣经加拉太书和歌林多后书中保罗所说的:“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在十字架,现在
活的,不再是我,乃基督在我里面活着”,以及“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
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可以说,创造新的社会,就是创造新的人。
  “新时代台湾人”,要先厘清真实历史,才能正确把握现在,有信心地面向未来。我
们反对刻板地以来台先后作为判别台湾人的标准,而以认同这块土地,维护台湾优先,认
同民主价值,来定义“新时代台湾人”。
  这种论述方式,截然不同于把台湾人民作为盲目凑合的集体,似乎理性的结果可以从
非理性的条件推论出来一样。所以,各族原住民、明清时代渡海来台的闽客移民、一九四
九年前后来台的军民,都是因为投置在此经营理想家园,对生活目标拥有主观理性欲求,
其最起码的共同点是追求自由的意志,经过融合凝聚而逐渐形成台湾意识的。我们在台湾
这个场所的主体实践,都已为“新时代台湾人”提供元素。我们之能够形成“新时代台湾
人”,绝对不是不由自主的宿命归宿。
  中村雄二郎有这样的思考:如果我们能够脱离被过去或自然条件所束缚的生活方式,
实存地活下去,我们每个人就可以藉自由选择自己,自由地赋予“对象”意义;可以在知
觉中自由选择世界。
  “新时代台湾人”必须超越被宰制的漂流意识,对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给予肯定。
除污名化的人格复原
  具有自由意志、公民意识的成员组成的“新时代台湾人”,不用依人口比例作主从之
别。目前生活在台湾的二千三百万人,主要是闽南人,外省人、客家人、各族原住民加起
来约四成。但是,“新时代台湾人”论述,并不以人口占多数的族群为主建构“台湾民族
”,而是一视同仁地平等看待所有成员的公民身份。因为,所有公民所拥有的不同背景所
组成的多元图像,以及不同经验相互激荡所增强的生活韧劲,正是“新时代台湾人”论述
内涵丰富、充满生机的核心所在,也是台湾未来存在着无限可能性的源头活水。
  一九九六年底,“国家发展会议”在总统大选后召开,朝野政党获致“精省”的共识
。隔年七月,国大修宪通过冻结省自治选举。一九九八年底,立法院通过“台湾省政府功
能业务与组织调整暂行条例”。这项“政府再造”工作,同时也打破了中国所谓“台湾是
中国的一个省”的虚构,把台湾的主体性进一步显豁出来。
  “精省”的过程,曾经出现囿于本位主义的反弹,但是正反双方辩论的过程,反而使
更多人从台湾主体的角度,来审视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划时代工程。台湾就是台湾,不必
用台湾省自欺欺人。
  一个虚构的结束,还原了真实与现实,使我们清楚认识到自己的处境。真实只有一个
:台湾就是台湾。
  台湾意识不再是移民社会无助的寄托,而是具体生活经验激发的家园意识,它呼吁我
们以当家作主的责任感、创造力,迎向未来。
  “新时代台湾人”还包括“除污名化”的严肃意涵。过去的政治论述,带有成见地扭
曲各族原住民及其文化的本有价值,将事实上并不存在的“污名”加诸原住民整体之上。
一九九四年,“原住民”名称首次取代过去官方习用的“山地同胞”,后来更以“原住民
”为名定位于宪法之上。已经消失的平埔族,则在历史考掘下恢复愈来愈清晰的身影,要
求我们思考一个本质性的问题:台湾在早期历史早已有过却遭到遗忘的族群混合。这个复
原过程提醒我们,不同背景的台湾人民彼此支持,互相调适,建立丰富多元的民主社会,
是台湾之所以为台湾的应有之义。
  在当前的台湾社会,另一个受到重视和讨论的,是本省/外省的对立提法。其原因,
是多年来对于二二八事件不无偏颇的论述建构。一些人把造成二二八事件历史悲剧的责任
,过度地扩大到所有的外省人身上。虽然这与数十年来威权政体下的权力垄断不无关联,
但即使经过了十多年来的民主洗礼,这种偏见还是隐约可见。
  历史伤痕终需疗愈。登辉以同是二二八事件受害者身份,代表政府向全民道歉,并呼
吁大家以爱心与宽容走出阴影,化解心结,互信互爱,将历史当作可供反省的一面镜子。
  二二八纪念碑不是悲情的哭墙,而是我们整个社会心灵重建、人格复原的起点。二二
八纪念碑像一座历史的警钟,时时提醒我们跨越悲情,时时告诫我们彼此疼惜,以开放的
胸襟,共同经营新时代的台湾,凝聚成生命感通的共同体。未来的台湾,应是多族群、同
命运的新时代。
  “本省人”要体谅“外省人”被驱离中国的生存焦虑;“外省人”要体谅“本省人”
在历史中形成的主体意志。
  在这个健康的族群关系认识上,我们才能够冷静承认,在台湾的发展过程中,不论先
来后到,大家身为移民,都在台湾的历史场景占有同样重要的位置。这种认识与对待历史
上的被殖民经验是一致的。
移民与殖民的辩证过程
  事实上,台湾的历史,乃是移民与殖民的辩证过程。
  台湾虽然孤立海上,但来自南岛语系的各族原住民早就安居于此,开启远古文化;明
清时代,陆续有沿海人民冒险渡海来台开垦,翻开台湾发展的新页;一九四九年前后,百
余万军民来到台湾,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也为台湾注入了新血。
  另一方面,三百年来经过西班牙、荷兰、郑氏、清国、日本的垦殖,台湾早已面向世
界朝多样荟萃的方向前进。西班牙、荷兰的统治,引领台湾迎向大航海时代。日本半个世
纪的统治,使台湾得以间接吸纳欧美现代文明。凡此,都使台湾领先中国,进入二十世纪
世界文明的辐射范围。最近半个世纪,台湾更因与西方民主世界的密切连结,直接受到欧
风美雨的薰陶。被殖民经验是来自各地移民的无奈,但意外造成台湾兼容并蓄,向现代世
界敞开。
  结果,台湾变成一个“世界岛”。
他乡早已成为故乡
  今天,在台湾这片土地上共同生活成长,利益休戚与共的我们,都是承担这些历史遗
绪的“新时代台湾人”,也都是对台湾未来负有责任的主人。我们对台湾过去的一切,有
著不可抛卸的继承义务,而对台湾的未来前途,更有着荣辱与共的开创责任。开创台湾更
大的生存空间,是每一个突破地缘、血缘定义的“新时代台湾人”无可旁贷的使命。
  将近半个世纪,台湾以经济奇蹟和政治成就,缔造了第一阶段的台湾经验。十多年来
的民主改革,理顺了各种历史残留课题。现在我们正以有利的基础迈向第二阶段的台湾经
验,也就是深化民主,更深层地触动国家与社会的转变。
  对所有的台湾人民而言,台湾早已从他乡变成故乡了。
  今天是我们走出悲情,携手同心,彻底融合,经营台湾,开启新局的良机。台湾能不
能顺利成为民主正常国家,跻身新世纪的一流国家之林,端赖“新时代台湾人”意识的强
化,确保台湾的国家进步拥有丰沛的动能。
  唯其如此,国民的台湾意识越强越好。
  唯其如此,我们要确立以台湾为主体的奋斗意志。
  社会主流民意的转变,在一九九六年登辉以百分之五十四的选票当选表露无遗。这项
支持结构显示,认同台湾的社会基础,早已超越传统政党的藩篱。
  二○○○年与二○○四年,陈水扁总统的当选与连任,证明认同台湾愈益根深柢固,
为“新时代台湾人”的形塑,奠定不可扭转的现实基础。
  十余年来,从“认同台湾”出发的政策,在民意催促下一一推出。
  二二八事件纪念日,取代七七事变纪念日和九一八事变纪念日。
  身份证登记以“出生地”取代“本籍”,标志着人们生活的社区,取代隔阂的原乡祖
籍。
  中小学增加母语教学和认识台湾课程,是对历史偏颇现象的必要矫正。我们的下一代
,当然要认识自己生长的地方,了解有关乡土的一切,以培养对乡土的关怀、情感与责任

  高中国文课程减少文言文比例,以及中国文化基本教材改为选修,既是为了适应现代
生活的需要,也是摆脱大中华民族主义的魔咒。
  国家考试的本国史地,当然是指台湾为主体的历史与地理,这在任何国家都是理所当
然的。
  至于每个人都在使用的钞票,二○○○年之后开始增加本土色彩。
  一九九四年,登辉对司马辽太郎说:“现在乡土教育增加了,我们要从国民小学教育
里,多加一些台湾的历史、地理,以及自己的根等等课程。过去不教台湾的事而尽教些大
陆的事,真是荒谬的教育。”
  德国在第二次大战结束之后能再度复兴,基层教师加强乡土教学的贡献,令人印象深
刻。反观终战以来台湾的教育,从日本皇民化转到大中华民族主义,外来政权不同,非主
体化则一。
  如今,要改变这一切已属迟来的矫正,但是,极少数人依旧以虚幻的大中华民族主义
,抗拒以台湾为主体所做的历史还原。这样的偏执,是台湾的伤害,更是个人的迷惘。
  教育内容改革,不能带着有色眼镜批评为去中国化。这是长期忽视本土文化的合理矫
正,其最终目标是要建立多元并存的现代文化环境,将各种文化编织成未来台湾的文化锦
绣。
台湾是“民主人”的共和国
  “新时代台湾人”建构的以台湾为主体的新社会,在民主、自由、多元、开放的架构
下,应采取什么社会实践的内容,非常重要。
  民主改革奠定的新秩序逐渐稳定,民主政治的运作日益改进,政府就应以建立公平正
义的新社会为总目标。因此,为政者要主要深入社会底层,关注老幼、妇女、荣民、劳工
、农渔民、原住民、身心障碍者等弱势族群,并且要求行政部门拟订具体政策,改善他们
的生活条件。
  然而,我们也不能停留在社会福利或纯经济层面。
  民主改革实现“主权在民”政治理想后,大家能无阶级之分地享有国家主人的地位,
是我们国家必须达到的目标。然而,在台湾的各个社会角落,许多人仍未享受到第一阶段
台湾经验的建设成果,在经济的劣势之外,他们的社会身份也与民主政治下的公民身份不
相称。
  “富裕的国家、贫穷的头家”,是台湾民主社会所不容的。因此,我们要为二十一世
纪台湾国家发展立定目标,把政治权利延伸到社会权利,让所有公民都具备起码或更好的
生活安全和人性尊严。
  当今台湾,在历史结构和现实操作的交互作用下,资本主义的经济型态已成为必然的
趋势。经济体制应该完善资本主义法制,让市场依自由经济的原则运作,以期台湾经济与
全球经济结为一体。
  但经验也显示,如果缺乏充分的社会公平正义,资本主义的运作极有可能在政治生活
和社会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资本过度集中,穷人不得翻身,会伤害到在民主政治
下作为平等个体的总体自由与参与机会。
  “一边是最现代化的摩登大楼,一边是残破不堪的屋舍,这种都市景观实在极不相称
,在政府做事的人,看到这种情形,都应该感到惭愧。”
  台湾社会中,如果许多人手中有选票,口袋没钞票,他们的政治自由与经济自由不能
兼而有之,必然会损害成熟中的台湾民主。为了经济所得,出卖政治权利,例如贿选,更
会形成台湾民主的致命伤。
  在资本主义下,政治自由与经济自由的辩证统合,便是经济民主。透过经济民主,建
立“慈悲的资本主义”的劳资关系,以及有效地进行财富重分配,防止资本过度集中而形
成寡头资本主义,从而形成恶质的金权政治,是台湾的迫切课题。
  资本主义的经济,非常容易衍生弊病,导致自我毁灭的灾难,就像马克斯早已警告的
。所以,经济不能变成野放的牧场,公平正义一定要贯彻,因为,这是人性尊严的问题,
不只是抽象的信念。台湾不仅要成为“民主”的共和国,更要成为“民主人”的共和国。
新时代台湾人就是结论
  一九九四年,一句“生为台湾人的悲哀”的感叹,引起国内外一些人的围剿。这种不
能体会台湾人民历史创伤的二度伤害,更有力地成为另一个无奈的注脚:“生为台湾人,
也曾有过无法为台湾尽力的悲哀”。但,感到“生为台湾人的悲哀”的不只一人,夹带着
政治攻击的莫名毁谤,触动台湾人民的同情共鸣如洪水般宣泄而出。
  旧约圣经的出埃及记,记载着摩西领导以色列人脱离埃及人的统治,进入西奈旷野,
向神应允赐给他们为业的迦南前进,并且与神约定,建立新的美丽家园的历史行动。
  登辉曾饶富深意地对司马辽太郎谈起这个圣经典故。不料,有些人竟然恶意批评这是
“要充当圣经中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及建立新国家的摩西”。“出埃及记”与“台湾独立
”,便被庸俗地被政治铅笔划上等号。
  那些人无疑都犯了从哈哈镜看事物的错误,他们对出埃及记的神学脉络缺乏了解。其
实,出埃及记的核心思想,不仅在前部分脱离埃及人统治的叙述,更在于后半部以色列人
当家作主之后,以主体身份建构进步文明的实践过程。而这正是“新时代台湾人”当前处
境最贴切的写照。
  “新时代台湾人”的“时代性”,在于对历史脉搏的即时掌握。
  历史已经向“新时代台湾人”提出课题,要求我们完成不同阶段来台先人的理想,以
民主时代呼唤的新思维、新活力,共同在这承担自先人的场所,建造公平正义的民主社会
,和谐美丽的自由家园。
  我们二千三百万人,不分来台先后,都应毫不迟疑地认同这块土地,并且把台湾意识
逐步化为实体,也就是依照国际人权标准,自由决定我们的政治地位,并自由谋求我们的
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这块土地上的所有人民,命运一体,生命感通,就是台湾迎向新希望,迈向新世纪的
保证。
  所以说,“新时代台湾人”就是我们共同的结论。
三月 3rd, 2005
作者: zeuswell (zeuswell)   2020-05-20 13:35:00
贴那摸长好歹给个心得
作者: stesome (corn)   2020-05-20 13:35:00
讲重点
作者: kevinmeng2 (麻烦)   2020-05-20 13:37:00
太长,直接盖废文认证
作者: acln0816   2020-05-20 13:38:00
转贴可以不附心得吗?
楼主: sunyeah ( 汤元吗)   2020-05-20 13:39:00
心得不是在最前面吗
作者: zeuswell (zeuswell)   2020-05-20 13:40:00
那顶多算是前言八,谁知道你贴这段想表达跟原文什么关系不过是没差啦
楼主: sunyeah ( 汤元吗)   2020-05-20 13:41:00
多补了一行
作者: acln0816   2020-05-20 13:43:00
这是回应当时马英九被批是香港人的
作者: nnkj (井上吃鸡)   2020-05-20 13:52:00
认同土地比较土 认同民主比较潮
作者: ylshpiliman (秋水不染尘)   2020-05-20 13:55:00
1998年阿辉伯牵起小马哥的手,2年后阿辉伯遭小马哥等人联合逼宫
作者: lazycat5 (phoenix)   2020-05-20 13:59:00
废文
作者: SuperBMW (超级O奔驰)   2020-05-20 14:06:00
0AO
作者: Afro5566   2020-05-20 14:08:00
太长惹
作者: stocktonty (前田忧佳)   2020-05-20 14:17:00
小马哥被丢中鸡蛋那一幕超经典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