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转录标题︰
若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FB请写名称
杨照专文:最可怕的就是国家把人变成法令下的机器
1.转录网址︰
※超过一行请缩址,若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https://reurl.cc/lVYlkd
2.转录来源︰
※超过一行请缩址,若为 他板文章可免填※
风传媒
3.转录内容︰
※请完整转载原文 请勿修改内文与编排※
我们必须佩服司马迁精确且鲜明的刻画,不只让人看到了秦始皇的个性,更重要的是可以
体会到他的思想和价值观。
秦始皇第三十四年,发生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历史事件。事件之起源是“置酒咸阳宫”,在
朝廷的庆典上,有博士七十人到始皇帝面前庆贺。仆射周青臣趁机讨好,说秦不久之前不
过是一个地方千里的小国,跟东方的大国相比一点都不强,但是最终平定了海内,又把侵
入境内的蛮夷赶出去,以至“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民安乐,再也不
用担心打仗。周青臣显然知道,要讨好秦始皇就不能不讲这几句,因为这是他最在意的。
秦始皇创造的是空前的功业,在我们了解的经验和历史上,没有比这更厉害的,何况这个
功业还会一直绵延下去,“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秦始皇听了当然非常高兴
。
但是在场的博士官里面,淳于越有不一样的意见。他说:
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
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又面谀
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
殷周的历史都非常长,是因为他们封子弟功臣,用封建制度来辅佐天子。如今我们如果不
走封建这条路,子弟没有自己的势力,万一发生了什么事情,那可怎么办呢?所以他明确
说:“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淳于越还指责周青臣是“面谀”,当着面拍马
屁,而不提醒皇帝在这件事情上做错了,不是忠臣。
秦始皇做出了一个姿态,“下其议”,让他们去讨论。这种时候通常有一个人的意见是最
重要的,那就是原来的太尉,现在的丞相李斯。李斯的看法是:
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
功,固非愚儒所知。
历史没什么了不起的,五帝是五帝,三代是三代,他们有不一样的时代和环境,有不一样
的变局,就做不一样的事。李斯支持秦始皇本来就相信的观念:现在是一个历史上从来没
有过的时代,如果只知道从历史里面挖掘智慧,怎么可能了解今天的局面呢?而且淳于越
说的三代已经过去了,跟今天有什么关系?
淳于越为什么会采取这种方法来批评皇帝呢?李斯解释道:“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
”在天下分裂的时候,为了竞争,每个国君都到处招徕这些游士。游士有很多想法,但如
今天下已定,六国都统一了,而且有固定的法律,在这个新的制度下,每个人都有自己应
该做的事,是农工就去生产,不生产的士就去学习法令。
李斯接下来给出了一个非常凶狠的评断:“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这些人不看当下的环
境,拿以前的事情批评现在,让活在新时代的人抱持旧的观念,就会产生种种混淆。如今
天下统一,要治理这个国家,基本的做法就是不要让它再分裂,思想上也不能离散─在李
斯眼里,诸生自然就是重要的离散力量。过去在战国时代,各国对过去有不同看法,整个
思想都是混乱的,他建议─
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
,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
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
今天其他的都统一了,可是在思想上面还没有统一。诸生最喜欢说古代如何如何,拿这些
来批评时政,抬高自己,好像比皇帝还厉害。他们还用这种方法来争取民心,等于在教大
家用什么样的方式批评皇帝和政府。如果不禁止,那么在上面君主威势就会下降,在下面
朋党的势力就会形成。这个建议后来就带来了历史上的大浩劫: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
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
黥为城旦。
这意味着要把过去各国的历史,包括周封建的纪录全部舍弃,只有一种历史值得被保留,
那就是记录秦历史的《秦记》。正因为周代留下来的王官学传统对历史如此重视,才会有
淳于越这种人拿历史来批评当下,所以要统统毁掉。这个做法相当于把学问的根本,也就
是过去所留下的书,彻底地中央集权化。
接下来,天下的学问必须要彻底掌握在朝廷当中。《诗》、《书》这些过去百家语的纪录
民间不许私藏,只能够官方收藏。更重要的是,“偶语诗书者弃市”─从这时开始,拿过
去的知识学问来讨论、批评变成了特权,只有少数人在皇帝和朝廷的同意下才拥有这种特
权,没有资格的人如果还敢私下讨论《诗》《书》,就要接受严厉的惩罚。“以古非今者
族”─如果拿过去的事例批评现实,那你的整个家族都要接受最严厉的惩罚。如果你知道
有人偷偷地议论时政、以古非今,或者知道有人私藏《诗》《书》,但不报告,那就是同
罪,要受到牵连。令下三十天之后,如果还有人匿藏这些东西,就一定要受处罚。
不过在这条后来被称为“焚书令”的条例后,还留了一个重要的“但书”:“所不去者,
医药卜筮种树之书。”用今天的语言来说的话,就是实用的书可以留着。当然,还有一种
文书非但不可能烧掉,还要大力提倡,那就是法令。焚书令不只是要烧书,更重要的是要
以这种极端夸张的手法来统一思想和知识。
焚书令之后,思想和知识只剩下两种,一种是实用的知识,因为实用,所以可以学,不会
牵涉到是非或者价值的判断。在李斯的禁书令定下来之后,这种事情在历史上一而再再而
三地出现,让我们不得不整理出这样一个历史定则:如果希望人民不要思考、判断,一种
做法就是只管学有用的东西,没用的不要学;倒过来,如果一个社会、一个时代人们只追
求有用的知识,必然欠缺基本的人文素养,也就缺乏基本是非的判断能力。
除了实用知识,普通人只能学法令。法令实际上也是一种有用的知识,只不过在这里被特
别区分开来。它跟朝廷的帝国体制直接牵连在一起,让人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
不能做。这种方式带来了更可怕的破坏。如何评断是非对错本来有一个更根本的基础,就
是道德人伦,可是秦用禁书令表示,道德不重要,只有法律可以作为标准。
禁书令在历史上产生了长远的影响,西周王官学传留下来庞大的典籍、东周快速膨胀的“
百家语”差一点都在浩劫中彻底消失。到了汉代,人们为了恢复这些知识学问,耗费了巨
大的功夫和精力。不过也有幸运的,例如说《周易》,本来也属于王官学当中很重要的一
支,但因为它是“卜筮之书”,不在被烧的范围内,反而留了下来。
可是司马迁着意强调的是,焚书令不只是把书烧掉,其背后同时反映了李斯和秦始皇的基
本心态,比烧书的影响更加可怕,那就是─人被取消了作为个体去自主吸收知识、得到学
问、进一步思考、判断是非对错的权力。如果国家要把每个人都变成法令底下的机器,那
必定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国家。
4.附注、心得、想法︰
然而
还有更可怕的
是连法令都没有
而是沦为主子意志的奴才
机器还要电力开动
奴才会自动揣摩上意
连能量都不用
今天多少华脑
都已经成了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