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时代彰化议员吴韦达-说明时力新制

楼主: zeuswell (zeuswell)   2020-04-24 16:04:45
https://www.facebook.com/100029117981277/posts/338329140481016/?d=n
吴韦达脸书
文长:
《论时力新制:决策委员责任款》
“决策委员责任款”,顾名思义就是当选决策委员,每年要负责募款,上缴给时力的款项
,做为推行党务之用。
有人问我想法,以及目前在决策会议中做了什么,这里稍微讲一下我参与的部分。
“决策委员责任款”的讨论,不是突然出现的,其实在4/14决策会议中,秘书处就已经送
草案(第一版)进来;那天只有三个委员请假,这版草案共有约十项条文,依照我当场看
,直接分几个重点:
・选举委员会成立办法与其权利/义务的订定。
・被选举人(决策委员候选人)的参选资格
・选举人的投票资格
・投票方式与规则
・决策委员的责任款规定
当天会议中,责任款根本没有人当成讨论重点,几乎所有心力都摆在前四点,(当然还有
讨论其他党务),为了避免选举办法上文字被不当解读,造成选举过程中的纷争,我们一
直在修改可能被误用的用字遣词,更找出与它党的相关条文进行比较,责任款根本没有什
么太大异议,而且当时的版本,还是每位决策委员每季上缴十万元!
我看到每季十万元的第一个念头,我如果要选下届决策委员,怎么生出这些钱?(最后会
讲,请大家耐心看完脉络)。根据对党的财务状况,这样规定党一年至少能多挹注六百万
,算是救命钱吧!提供过去案例,给大家一些党经费的概念,时代力量很穷没错,也不怕
大家知道。(因为我是递补上决策的,所以大概都以徐永明时期为例)
徐永明接主席时(去年八月),盘算中央党部与各地党部基本营运,听说每年就有八百万
的缺口,就是年底全台党工的薪水与年终根本发不出来,这部分还没算到选举所需的额外
开销,我当时知道整个傻眼,怎么走下去?
数学是我的强项,我拿当时的民调来算我们未来的政党补助款,依照当时民调,一席立委
也没有,政党补助款也大概只有两千多万;因此,就算年底党工薪水周转成功,党也会破
产。
一个地方党部的预算是150万,大概就是基本营运,加上两位党工的薪水。全台湾所有地
方党部,一年就要花三千多万。好在后来大家超级支持,虽然国昌老师没选上,但是我们
至少熬过了难关,开票那晚我真的超紧张。支持我们的人比上届变多了,钱也变多到5500
万左右,因此,很多人要求徐永明加码地方党部经费。
身为数学控,我自己私下是排了几个心中地方党部预算版,但是都有优缺点,可以讲几个
好懂的让大家了解,(就是不牵扯到指数、对数,甚至加权的):
(A)“地方党部保持150万,剩下的钱存下来做下次选举准备金”
但这方案有一个很大缺点,也是现行问题,一个四五百万人口与四五十万人口县市分配同
样的经费,齐头式平等,在大县市根本不够用。
(B)“用该县市开出政党票的数量与中央拆帐”
举例说明,彰化县开出五万多票,地方中央六四分,彰化党部一年大概可以拿到150万,
这是一个最实际的,因为发展潜能不同,这样最简单。但一些小的县市就很吃亏,人口基
数不高,开出来可能才两三万票,甚至更低,地广人稀的地方会营运困难。
(C)“给基本营运费,剩下的以该县市开出政党票的数量叠加”
为了照顾小县市,直接给一个基数一百万,至少有党部跟一位党工,剩下的就看该县市政
党票数量依照比例叠加,这是我最喜欢的版本,同时兼顾基础运作量,但又能够有效发展
更大的地方,但不是现行版。
(D)“给基本营运费,用该县市开出政党票“成长数量”加码”
为了避免有争议,所有人的基数是原本的150万,剩下的就是该县市政党票2020比2016成
长票数加码,加码部分中央地方六四分,这也是秘书处提出的版本,我的只是一些数字细
节上不同。此外,秘书处的现行版本,为了照顾小县市,设定一个加码最小值:三十万。
很难做到每个都公平,但是D版似乎是折衷且争议最小的,也是决策会议的共识。但是为
了照顾到每个人,让这个版本出现一个极大问题,秘书处计算后,一年基本营运会高达
6500多万,什么活动都不办,时力一年就要出现一千多万的赤字。
所以在那次的决策会议(不是责任款这次,是一月刚选完的那次),我跟陈薇仲算一算,
当场直接提出全部党部九折的提案,也获得大家支持,原因很简单,应该要尽可能收支平
衡,不然再有理念的人,也没有人愿意来接每年要去募款一千多万的党主席吧,有啦,黄
国昌可能可以。
从当了决策以来,虽然我不是党主席,但是时代力量钱的问题,真的是让我头痛到不行,
好在关关难过关关过,而且有好多我觉得好窝心的支持者。
党务工作重心绝对不会只是需要补足经费的募款能力问题,至少这四年我们可以投入多点
心力在其他发展事务上。
回到主题,你问我:“赞不赞成决策委员责任款?”站在党的发展角度,我是赞同。但是
如果额度大到造成参选人很大压力时,那就有问题了。
我自己是打算十一月再来评估,如果找不到愿意支持我,且接受我募款帮忙分担的人,我
就不要选决策委员了。只要对几个我认同的候选人,给些支持。
而且就算不在决策上,还是能为党做很多事。
*想法:
最后一段话有种小党的哀伤
整段算是很清楚的说明决策内容跟党经营困境,回应了部分人对募款责任的质疑
虽然我前几天看到某新闻标题第一反应是这样真的好吗?
不过党的存续才是优先,党若无法生存也不用谈理想、理念
希望时力不用做到牺牲太多人权力上又能平衡收支
个人不喜欢徐永明,但在党的付出上跟另外一个柯文哲真的相去甚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