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病夫风波:思索中国玻璃心迷思的病理

楼主: vikk33 (陈V)   2020-03-16 10:41:14
1.转录标题︰
若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FB请写名称
病夫风波:思索中国玻璃心迷思的病理
1.转录网址︰
※超过一行请缩址,若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https://reurl.cc/ex8zbj
2.转录来源︰
※超过一行请缩址,若为 他板文章可免填※
上报
3.转录内容︰
※请完整转载原文 请勿修改内文与编排※
文化误读与爱国动员
月前,中国驱逐WSJ三名驻京记者,因其刊登的一篇名为《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的专
栏,文章被中国当局和网民指摘为种族歧视、辱华。被驱逐的三名记者曾报导过齐明澳洲
洗钱与新疆再教育营等事件。
评论标题的“亚洲病夫”一词,在中国社群媒体上引发不满,微博“华尔街日报辱华”超
级话题阅读量已经超过1200万,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两次在记者会上批评该文“伤害中国人
民感情”。
WSJ辱华了吗
纵览全文,作者米德是以目前的肺炎疫情为引,分析中国的金融市场可能出现的危机及其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他认为中国虽然有经济实力,金融环境却十分脆弱,肺炎疫情可能是
改变中国乃至全球政经环境的黑天鹅。目前武汉肺炎病毒已散布全球,中国经济一但崩溃
,后果亦会遍及全球,包括各地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供应链崩溃。文章逻辑严谨,切中肯
綮,也符合WSJ的风格,文章内容本身并无半分辱华意味。
文体上,该文不是代表报馆立场的“社论”(Editorial),而是反映专栏作者个人观点
的“评论”,且WSJ新闻部与评论部相互独立,新闻采访和评论版面互不影响。中国社群
网络上的讨伐声浪并未仔细区分二者,误认为是WSJ编辑部别有用心地用文字羞辱疫情中
的中国。
最具争议的是标题的措辞,有网民联想到电影《精武门》中日本人在霍元甲丧礼送赠“东
亚病夫”牌匾的情节,事实上,sick man of…是英文惯用的一种表述,形容一国衰颓的
状态,这一表述首先由俄国沙皇创造用以指代衰落的鄂图曼土耳其(sick man of Europe)
,有西方观察者目睹晚清改革乏力,内部问题重重,因而大清/中国也被类似地称为sick
man of Asia或sick man of East Asia。进入21世纪,这一表述多次见诸报端,被用在更
多的国家上,比如2005年,美国学者Nicholas Eberstadt撰文称俄国为Russia: the
sick man of Europe;2009年,Foreign Policy刊登的文章也以The Sick Man of Asia为
题描述陷于政经困局的日本;2019年,金融时报评论员Martin Wolf也用sick man of
Europe形容英国;就连中国学者黄严忠也曾在2011年在Foreign Affairs上撰文The Sick
Man of Asia:China's Health Crisis,评论中国的公共卫生危机之严峻。
对于惯用表达“过敏”,一定程度上,原因之一也是东亚病夫一词涵义及其流变相对复杂
特殊,学者杨瑞松在《病夫、黄祸与睡狮──“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形象与近代中国国族
论述想像》一书中有详尽而准确的阐述。“东亚病夫”其实是一种“想像的耻辱”,清末
民初国人为激发民族主义情绪所做的自我污名化。
“东亚病夫”的用语经过晚清知识分子(严复、梁启超、康有为等)鼓吹改革的转化,意
义从政府转移至身体,成为国人身体的病态象征,当时旨在以此鼓动国人放足断发,禁吸
鸦片,讲究生育之法,后来逐渐积淀、强化为近代以来屈辱的象征和召唤民族自强的符号
,在体育教育、生活规训、公共卫生等面向上成为激发民族自强的反例。在日益高涨的民
族主义的推波助澜下,“东亚病夫”成为所谓国耻和民族之耻的象征,是“他者”的无情
恶意嘲讽,这种意识深植于近代国人的集体认同里。
1972年的香港电影《精武门》中,李小龙饰演的陈真以刚猛的体态、凌厉的身手摧毁“东
亚病夫”的匾额,这部影视作品的走红,的虚构桥段倒是以直观的方式从心理上洗刷了从
国人身体衍生出的集体耻辱。
1972年香港电影《精武门》海报。(维基百科)
历经晚清知识分子的转化和香港影视作品的再创作,“东亚病夫”逐渐被“华人”单方面
视作“外侮”的标志,而WSJ的这篇专栏的标题恰好猜到雷区,由此构成风波的心理和文
化上的诱因。
辱华的罗网
表面上看,病夫风波是中国读者单凭字面意思对文章标题会错意的误读现象,即基于民族
主义历史情绪和新冠病毒疫情现实的对接,误认为病夫的惯用表达是对国族的侮辱与嘲讽

进一步考察不难发现,病夫标题引发的网络讨伐,不仅有对惯用表达的误读,更有只看标
题不看正文,不区分社论与评论文体差别的资讯偏差,以及最重要的,对“外侮”性质简
单定势的强调。这并非单纯依靠科普能够消弭的,解释sickmanof用语本意及流变的微信
公众号文章在短时间内被删除,一如去年和前年有外企将中港台并列引发争议,也有人好
心或者客观的普及ISO 3166标准,即便是这种不站队的科普文章也被迅速删除,从侧面反
映出形形色色的辱华风波并非单纯是基于语言文化差异的偶然事件,而是民族主义符号操
弄的常规动作。
近年来辱华风波可以说是层出不穷,《日德兰邮报》讽刺漫画是辱华,D&G上海宣传片用
筷子吃披萨是辱华,Burberry面如死灰贺年广告照是辱华,漫威《上气》中傅满洲的角色
是辱华,周子瑜举青天白日旗是辱华,《还愿》里的符咒也是辱华……辱华的红线越来越
多,几乎到了动辄得咎的地步。
回顾历次的辱华风波,几乎都有媒体放大并强化辱华的线索,网民云集响应,厉声讨伐外
国势力这几个阶段,不少网民裹挟其中,舆论风暴中,他(她)们甚至都不知道所涉事件
的事实和基本脉络如何(去年很多网民群情激愤反对港人反送中,却连五大诉求是什么都
不知道),辱华风波明显带有群众运动的痕迹和路数。
这种辱华-雪耻的符号操弄是四条线索交织的产物,分别是对西方媒体的偏见;转换焦点
的政治操作;历史教育和网络爱国动员。
首先,2008年至今,防火墙长城先后对于绝大多数西方媒体的网站加以封锁,中国网民难
以核实中国媒体对西方媒体报导的引述,即便跨越防火墙,包括WSJ在内的很多媒体也设
立了付费墙,中国网民直接阅览西方媒体原文有一定障碍。
在西藏三·一四事件、新疆七·五事件、昆明火车站事件、香港反修例运动和新疆再教育
营等“敏感事件”中,以《环球时报》为首的媒体猛烈抨击西方媒体对华偏颇报导,常见
的措辞有“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对华进行负面报导”、“无视中国在脱贫和保护
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在资讯管道闭塞的中国,这些抨击进一步强化了中国网民对西方
媒体的偏见,一旦西方媒体对中国重大事件的报导、评论与他(她)们被灌输的既有观念
相左,就会被归因于“西方媒体对华抱有偏见”。
其次,中国宣传部门操弄基于民族主义的辱华议题,制造强弱不等的冲突,也可起到转移
视线、缓解内部矛盾和动员内部支持的作用。本次肺炎疫情里,中国媒体先后炒作台湾口
罩禁令和WSJ辱华标题,将疫情矛头对准外部势力,淡化民生多艰的惨淡现状,以此转移
公众对内的愤怒。
再次,历史教育形塑的偏见成为日后判断现实事件的参照。中国的历史教育对历史的剪裁
,编制出特定的历史“脉络”,从天朝的骄傲到殖民的耻辱,再到复兴的辉煌,以此强化
民族自豪感,学生更多地领教了屈辱的象征(火烧圆明园、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较少了解
到殖民的历史同时也是文明的输入的历史(比如中国的现代公共卫生立法滥觞于19世纪的
上海租界)。
这种教育使学生逐渐形塑了受害者心态,沉浸在苦难与屈辱的悲情想像中,在背负屈辱-
讨回公道的心理脉络下,一旦西方媒体的这种描述与他(她)们既有的观点存在冲突或落
差之时,就被归咎于“辱华”。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符号操弄也是体制本身的需求,新极权主义不再具有极权主义原型高
度的意识形态忠诚,借由辱华事件展开情绪动员,提供一种特殊的身份认同,使民族主义
意识形态处于不断“激活”的状态。
以《环球时报》为代表的中国媒体,在“辱华”事件报导和评论中透过特定的框架与遣词
来动员网民的情绪,不断暗示事件的定调、归因、道德判断和处置方式,使得愤怒的漩涡
快速搅动,在多家媒体的共同报导和反智的资讯生态下,原本细枝末节的事件被贴上辱华
的标签,短时间内定向聚集极高的人气,形成辱华-讨伐的传播路径。
为实现这种情感动员,需要的不是详细的调查而是简单的定性,舆论风暴中,立场和身份
认同高于一切,常识、伦理、逻辑变得无足轻重、无关紧要,与此同时,宣传部门当然不
能容忍偏离辱华“议题”的资讯,连不站队的科普文也被删除也就不足为奇了。
综上,WSJ主观上难以称得上恶意,更无关辱华,本无需道歉,一篇专栏的标题在中文资
讯圈却掀起如此大的舆论风暴,不得不让人思索玻璃心迷思的病理,“辱华”事件的动员
与传播有其特殊的路径,外界对辱华事件的道歉实际上迁就了中国宣传部门的口味,反倒
助长民族主义网民嚣张的气焰,面对不定期发作的玻璃心事件,当事方应该在核实之后坚
定立场,而非迁就玻璃心的巨兽。
4.附注、心得、想法︰
不过就是跟青花瓷依样习惯了自顾自的美丽
一被揭穿就只能崩坏
英文中国跟瓷器拼法一样
也很传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