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先说:这篇并不是要打脸,而是正向讨论,这种讨论很棒。
※ 引述《debby1993 (Debby)》之铭言:
: 看到有人写了很详细的分享
: 但内文不能说完全正确
: 在此分享员工的心声跟在院内所见的问题
: 部分资料碍于内部因素无法公开
: 我在柯市长上任前就待在联医了
: 先说加薪
: 大家会质疑为什么工会不提
: 1.在105年时,联医未经劳资协商,擅自更改薪资结构
: 依劳基法21条规定,更改薪资结构需要劳资双方同意,那时候还没有工会
: 医院也没有送劳资会议讨论,就迳行定案
: 但调整过后大部分的人有增加数十元到数百不等,所以没有人出来吵
这边指的薪资结构更改,是指:
1.薪资的计算公式有变?
2.单纯的“加薪”?
劳基法§21并没有提到更改薪资结构更改需要劳资协商,
而是:“工资由劳雇双方议定之。但不得低于基本工资。”
如果是领薪资四年后,要打四年前的薪资调整并没有双方议定,
这到劳工局甚至法院,很可能有得吵?
: 2.107年公务员加薪3%
: 联医历年来只要国家宣布公务员加薪,不分职种身分都会跟进
: 但加的是其他名目,并非本俸
: 联医一直以来非公务员的年终都是以本俸为基数计算
: 非公务员本俸大概18~22K,公务员则是全薪计算,大概30-60K
: 然后年终都是不变的1.5个月
: 3.柯市长承诺拉平与公务员的薪资
: https://www.peoplenews.tw/news/fe8cf25d-bfc7-41b9-854d-f078c2097d8a
这内文看起来是柯文哲承诺要拉高非公务员护理师薪资,
与公务员护理师平级,达成同酬同工。
新闻内文也提及6/1开始实施,所以后来是跳票或实现?
如果跳票了,联医非公务护理师当然该抗议,那如果实现,这边提这点反而加分。
不过既然2年前柯文哲都说了帮护理师加薪,
代表联医的薪水,柯文哲是责无旁贷,一定要负责的,
否则当年就别说联医护理师要加薪。
: 4.业务量上升,加薪合理吧?
: 柯市长上任后业务量不减反增,这是所有员工都有感的
: 先不谈论健保核扣,市长自己也清楚健保的问题
: 既然要推这些业务也要多给钱吧?不然谁要做呢?
: 况且这些业务多数跟健保核扣无关(EX:居家、安宁、长照、失智)
业务量上升加薪当然很合理,但...不多提,有梦最美。
: 5.加900扣1000
: 多数员工这次奖励金扣完跟调薪以前没什么两样
: 这几年政府基本工资涨了多少物价飞了多少
: 这也是导致员工愤怒的原因
前文统整有提及一个重点,再次强调:
-事业净盈余少1元,奖励金就少1元。
-事业净盈余多1元,奖励金就多0.8元。
加本薪1元=增加业务支出1元=奖励金少1元 (加了4亿)
健保扣1元=减少医疗收入1元=奖励金少1元 (扣了4亿)
所以奖励金的总额,单看健保罚扣+加薪,至少就少了4亿。
: 再来是法规
: 讲实话我进来联医签的合约,完全没有提到奖励金如何计算
: 奖励金是依照台北市政府卫生局所属医疗机构人员奖励金发给基准发给
: 这个法也是依照中央的法延伸的
: 你去问联医员工应该有87%的人不知道这个法规
: 直到这次爆发奖励金才有人开始关注
: 之前提到卫福部要召开会议修改80、20的提拨原则,但目前还没召开
: 北市府可以修自己的法
: 工会也希望北市府可以正视问题
: 联医医疗人员的年收结构
: 医师人员来自奖励金的大概为70%
: 非医师人员大概是30%
医护人员实际拿到的“个人绩效奖励金”有公式,也的确是北府卫生局法规,
但问题是,这个“个人绩效奖励金”规定并不是在谈个体或个人的薪资结构,
而是整个大饼的分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