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是觉得政党的最终目标就是取得执政权这是相当合理的
就民众党而言
我认为县市长一部分县市还是该提的
一部分是要延续柯在2022卸任后的声势
一部分是可以发挥母鸡带小鸡的效果
即便票可能真的不会到太好看
在党内资金足够的前提下
不被财团绑住的情况下是可以提出来的
不过我也觉得时力下次是该提一些县市长候选人了
16年声势刚起来后
18年你可以说扎根基层往地方议员走
但如果到了22年还是不提人
那我真的认为目标实在太小了
不一定都要提,但如果是自己票比较多的地方那是该考虑进去的
像是新竹市可能真的会四角督,我也不认为时众两党会合作啦
倒是2022选举可能会有阵痛期,因为DPP票不够多被分掉
然后KMT作收渔翁之利,然后不意外的时众一定被侧翼骂"中共同路人"吧
不过那应该是DPP该去检讨的问题,为啥票不是给你而是给时众两党吧
而且这也是要硬走出第三条路环境的必经之路吧
像这次新竹市立委选举虽然高没上但是看到绿郑没上就也蛮爽的
柯建铭的人没上呵呵
不过如果说到议员,反而我才觉得有"部分"可以合作的空间
议员是大选区,真的高票的都是地方的实力要抢票真的难
所以如果是像一个选区只要5 6%就可以当选的,两党都提名单出来我想也很正常
而且这次选举也分别有7%跟10多%的民意基础了
反倒是可能选区名额比较少的可能需要15%左右才能当选的
看能不能两党合作拿一席扩张势力才是重点
不过昨天又看到邱跟蔡在呛,感觉离合作又更远一步
还有我是比较好奇民众党这样提那么多人
钱到底要怎么来,我知道有选举补助金
但柯文哲也说过,台湾的选举经费太高
要怎么改善这个问题,总不可能说我先选上再来说
这没有说服力的
还有就是下一任感觉没意外民众党一定会提台北市长
能拿到多少票才是问题他自己的个人魅力能带给其他人多少才是重点
不然卸任后你接棒的人出来选假设1 20%这样能看吗?
选总统的声势跟正当性就没那么高了
至于基进,怎么那么可怜,疯狂打时力甚至民众结果票才3%多
然后党主席就开始呛人,也不看看最新的民意是什么
第三势力的选项民众>时力>其他侧翼
论反共可能时力比DPP还反共呢
结果自己整天呛人、帮人贴标签
然后自己躲在不分区不敢出来自己选
说其他第三势力出来抢拖DPP下去
也不看看自己跟同事绿党吃了快5%掉了DPP2席
这不是中共同路人,谁才是中共同路人?
逻辑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