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目前看起来,能走得长远。
理由如下:
1.自我定位明确:中小型关键政党以突出特定的社会正义价值,去和如果没有单一政党过
半的立法院中协商为该党存在目的。时力不会自大奢望选上总统或立委席次取得过半数。
a.不是不想取得(地方层级的)行政权,但知道路途长远,所以先从监督问政的(中央、
地方)议会选起,一步一步慢慢来。(2024就选区域立委则是有点冒进,希望能记取欲速
则不达的教训)
b.因为林、洪及跟班议员(例如林昶佐辅选上的林昶佐前助理林亮君,至于相同背景但还
留在党内的的黄郁芬、林颖孟的路线立场,尚须观察)的跳槽,反而让时力摆脱了路线浑
沌的隐忧,确立了不当民进党侧翼的中道路线:只要蓝、绿有弊端,都予以监督批判的客
观定位。
至于揭弊后的成效如何?至少揭弊所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对于弊端的政党多少产生压力
。而如果想要求时力能制造更大的政治压力,当然就需请选民让时代力量的席次更多呀。
c.此外时力上个立法院会期也提出很多与学者研讨过的严谨法案(例如反红媒法案),只
是民进党东拉西扯讲干话阻止。不过这至少证明时力有认真尽责拟定草案,不是在混的。
d.仔细观之,时力就算S级知名度的黄国昌落选,但是仍有其他A级战将当选人,时力一来
有中心思想(台派亲美外交路线+正义内政路线)可以和民进党(无正义内政路线)和民众
党(酸美反军购路线)区隔,二来并不会落入“一人党”的弊病,所以不至于像亲民党那
样“唯宋楚瑜为依归”导致宋楚瑜必须参选20年的总统去延命亲民党20年。
2.时力这次立委选后的发展策略:2022年仔细规划,扩大提名参选各县市议员。
依照大家对时力越来越了解的情况为基础,希望时力目前已经有当选席次的县市,经由内
部民调查看时力在当地的支持率,如果有能多当选几席的空间,就依照统计学去多提名几
名,以扩大势力。
例如目前时力在新竹市有3名市议员,是时力在各县市中相比来说基本盘最大的;2022年依
照内部民调,看看能否多提名几席而当选。
至于还没有任何当选议员的县市,则至少提名一名努力拼上当选,打破在该县市的时力势
力沙漠。
3.如果2022年的县市议员选战大有斩获,假设说全国县市议员总数达到30席,而基本盘最
大的新竹市议会中能翻倍选上6席,那么新闻界自然会正视时力在政坛是玩真的、玩长远的
;也就不会因为时力没有地方行政首长的职位就减少新闻曝光度。
那么到了2024年,可以合理推估,因为让更多选民认识了时力,时力的立委政党票还会再
大幅增加,(如果同样翻倍的话)搞不好就能选上6席不分区立委、也以足够名额让黄国昌
回归立法院了。
然后依此类推,稳扎稳打(当然条件是时力的议员当选人必须做出好成绩、拉抬时力形象
),则2026年继续增大时力在各县市的议员席次势力。假设说全国县市议员总数达到50席
,而基本盘最大的新竹市议会(总数34席)时力能选上10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