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一中各表?批判思考!

楼主: vikk33 (陈V)   2020-01-06 08:46:36
1.转录标题︰
若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FB请写名称
一中各表?批判思考!
1.转录网址︰
※超过一行请缩址,若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https://reurl.cc/9zkrgv
2.转录来源︰
※超过一行请缩址,若为 他板文章可免填※
人本论坛
3.转录内容︰
※请完整转载原文 请勿修改内文与编排※
说起“一中各表”,我不得不想起阿Q:被人家打了,他就说“儿子打我”。现在年轻人
听不懂,想说乱拉扯儿子干什么;殊不知在“中华文化”中,儿子是骂人的话,背后的意
思是,我欺负过你妈。鲁迅把这个称为精神胜利法:既然打你不过,那就算是输给儿子好
了。
同样的道理,大陆虽然被你们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虽然成立了,全世界虽然都承认了,
但中华民国的“主权”还是“及于”全中国。做为一个国家,据说得有四要素:领土、人
民、政府、主权;前三项太容易“眼见是实”,但主权就和“儿子”一样,只要不检测
DNA,妈妈否认也没用--一旦事涉名节,在中华文化里,男人说什么都有人信,女人则
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这就是他们敢妄称主权的一个文化的和意识的心理背景--一不小
心就阿Q上身了。
话是这么说,但大家会想,这阿Q也不简单,居然敢当面呛别人是他儿子。不过,在鲁迅
笔下,那些话都是回家之后自言自语说的;至于当面呢?求饶才是阿Q该有的台词:“快
放了我,快放了我,我承认是人打畜牲,好不好?”--作家要描绘的就是中国人的这种
精神面貌;正是这个面貌,让我们看清那个所谓的“各表”的本质!
这样大家便明白,他们绝不会到中国去“各表”,要不然,去表的就是你想不到的另外一
套台词;这事乃是其来有自,势所必然,早就被鲁迅当做中国人的画像在《阿Q正传》那
本书里“预览”过了。
何以见得呢?马英九信誓旦旦地说,他在习近平面前确实有一中各表,甚至还毫不含糊地
说出中华民国四个字,而习也静静听着并没有不好的反应。那么,他到底表了什么呢?让
我们看看他的官方文件的记录:“(马对习说)九二年所达成的一中各表共识,不会表到
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台湾独立,因为这是我们中华民国宪法所不容许的。”
这实在可笑到让人不忍嘲笑的地步:他确实有提到一中各表,但只表了那四个字,却没有
一字是他理当要去表达的内容 (主权及于全中国…等等)。这可以用一句“深富逻辑”
的铭言表之:我表了“一中各表”,但并没有一中各表。就好像一个人当众宣称他可以把
唐诗三百首从头唸到尾,众人非常期待,他就大声唸道--唐.诗.三.百.首;众人促
他快唸,他说:刚才不是唸完了吗?这就是那个公式:他唸了“…”,但并没有唸…--
他表了“一中各表”,但并没有一中各表!
然而荒谬的还不止此:他不止是没有一中各表,反而特别表明绝不会表到对方不乐意的东
西去;后面这个“不会表到”,正是他关于“一中各表”的唯一的“表”--可以称为马
英九的“一表”(一代表唯一,和一表人材无涉)!
但这“一表”也并不是“一人之表”;相反的,奉行这“一表铭言”的其实人多势众:有
的道貌岸然有如学者,有的胡言乱语类似疯狂,有的去北京,有的去中联办,虽然长相各
异,实则五脏皆同,无非就是各个版本的马英九而已。
这实在可悲到令人不忍责骂的地步,但最可悲的是,他们并不以为耻,还自以为得计,洋
洋得意不能自已。许多人指控他们一面国旗只敢在家里摇,一整个都是欺骗国人的勾当;
我只怕这样说并不公允:阿Q一个人自言自语“儿子打我”的时候,他有要骗谁吗?这事
情的要点就是,他真的相信!
人们会说,怎么可能?你在开玩笑吧?他当然知道那只是口头占人便宜。其实,大家之所
以想不通,没有别的,只是因为不曾仔细研究中华文化里面最厉害的“雄辩胜于事实”的
学问。齐宣王问孟子:儒家信奉“君君臣臣”的训示,怎么又盛赞“汤武杀殷纣”这种“
弑君”的事呢?你猜这要怎么回答?孟子曰: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你看,多么容易,多么巧妙,只要在口头上取消纣的国君的身份,改称他为一夫,要打要
杀就随你了。也不必管他当时是否“在位”,也不必计较他“倒行逆施”到什么程度,或
要经过什么程序,或可以由谁认定“他已经不配当国君”,反正就是我老孟说了算。
那么,老孟到底相不相信自己的说法呢?他当然是信的;他是如此地信,以致于上面提到
的“程度”、“程序”等等需要“思辩”的问题完全没有进到他的脑袋。事实上,他越是
相信自已而雄辩滔滔,齐宣王就越是相信他而忘记追究事实真相--正所谓“余岂好辩哉
?余不得已也”!
话是这么说,但究其实际,这段故事也没有那么严重,不过就是古代的一场“机智问答”
罢了;后人一面欣赏“国君”被偷换为“一夫”的把戏,一面当成奇闻逸事听听也没什么
不可以。问题是中华文化借机牵扯什么“三皇五帝”的道统,“内圣外王”的儒术,再经
过一两千年科举制度的全面管控,迫使中国人一代接着一代地把这些“圣贤经文”毫无批
判地灌进脑袋里,事情就坏了。
坏了的一个症状就是迷信“名份”,相信“词语”的力量,忘记词语只是事实的代表,
还以为词语就是事实的本身:称他为“一夫”就可以杀,称他为“儿子”就不妨让他打;
那么,只要宣称“主权及于…”,我不就代表全中国了吗?何况还写在“中华民国”宪法
里--写在纸上又比说在嘴里更有威力,所以,当我“一表”我“绝不乱表”的时候,理
当搬出“中华民国宪法的规定”以取信于对方;这时,我已说出“中华民国”四个字,中
华民国的存在,经我这么一说 (虽然只是放在“宪法”前面的专有形容词),不就是一
个事实了吗?更何况对方还“静静听着”呢!
说到这里,读者会觉得我笔下太过刻薄、为人太不厚道吗?其实这是误会,我其实是认真
在理解他们,帮他们缓颊,让大家明白他们的无辜:以上说的种种,完全没有恶意,只是
真相的剖析--其实鲁迅早就说过:每次我说出真相,人们就以为是讽刺!
我当然了解和中国折冲的困难,要想出一套说法让双方都能接受绝不容易。一九九九年,
李登辉总统接受德国之声访问,在记者关于“独立”的逼问下,说出“特殊国与国关系”
,目的是要解释“无须宣布独立”。接下来的“两国论”论述,也得到连战,苏起等国民
党人的支持(后者还曾和反对者辩论)。
这本来是一个满好的“话术”:在不否认台湾和中国的关系的前提下,强调“国家分裂”
的事实;进可以攻,转变为“一中一台,一边一国”;退可以守,就说这是“分裂国家”
的常态,正如东西德或南北韩一样。(可见我也不反对“话术”,只要是从事实出发的论
述;我只反对“中华话术”,以为词语可以改变事实)
中国方面当然跳脚,坚决主张“一个中国”;这时候只要顺势同意这个本来就毫无疑义的
事实,然后让中国选择:是要承认这“一个中国”正处在分裂之中呢?还是要坚持世上只
有一个“没有分裂”的中国?
如果是后者,无可避免地,台湾就不是中国的一部分--这儿的关键是“事实”,事实是
台湾从来未在中国政府管辖之下那怕是一天!中国如果是“完整”的,而台湾又不在中国
之内,她就只好在中国之外了。
如果是前者,“一个”中国既然是分裂的,那当然就变成两个--这是“分裂”一词的定
义:如果没有“两个”,也就无所谓分裂--至于分裂成两个什么呢?就国家四要素而言
--两岸事实上都拥有独立的领土、人民、政府、主权;所以,只好是分裂成“两国”,
但为了不忘原本是“一个中国”,不妨就说是“特殊”关系之下的两国吧!
所以,这就是建立在事实上的雄辩,可以和中国撕撸,更可据以对国际社会做出强而有力
、掷地有声的论述;即使一时不能得到认同,只要坚持下去,因为事实胜于雄辩,应该可
以为台湾争取到相当的空间。
可惜的是,苏起以及后来台面上的国民党人,受中华文化的毒害太深,竟然放著事实不顾
,发明了“主权及于…”的鬼话;其实这还不是两国论?只是因为昧于事实,自欺而不能
欺人;国际固然引为笑谈,中国也懒得理你。马英九们以为中国可以接受这种“各表”,
但实际上,因为你是在自己家里嚅嚅“儿子打我”,已经把自己贬损到比“俗拉”还不如
,谁还会去跟你认真计较!
当然,这都是顺着“不要得罪中国”这种思路所做的设想;若依我们的本意,最清楚明白
的莫过于直接宣示:世上只有一个中国,但台湾不是中国的一部分!
“一中各表”是个典型的中华话术,以上,就是对它所做的“批判思考”。
4.附注、心得、想法︰
反正
中国酱缸就是没有逻辑
这种人
存在只是祸害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