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从女性主义谈陈佩琪的厌女情节

楼主: Fant1408 ( )   2020-01-03 14:15:33
1.转录标题︰
陈佩琪的好女人勋章:从“柯文哲的太太”谈女性厌女
1.转录网址︰
https://www.taisounds.com/w/TaiSounds/society_20010210553681315
2.转录来源︰
太报
3.转录内容︰
※请完整转载原文 请勿修改内文与编排※
很多人(包括柯文哲)喜欢说,“我有很多女生好朋友、很尊重女人”,借此证明自己没
有厌女。然而,厌女是一种文化现象和价值观,指的是所有关于女人的都不好、端不上台
面,是一种针对女性的憎恨、厌恶及偏见。所以一个人厌女与否,从来都不是喜不喜欢女
人的问题,而女人当然也可能厌女。
女性的厌女,除了成长过程中受到社会文化影响之外,往往还有一大重点——为了守护好
女人与坏女人之间的分水岭,进一步巩固自己透过努力内化厌女,已经在其中获得认可的
传统价值观。
这种防卫型的女性厌女,在陈医师的文中是个很好的例子。
当他说,“记得曾有议员去我们总院的公关室问:‘为何联医活动都请陈佩琪?’我不会
说因为我‘长得漂亮, 学问又好, 口才极佳’,我都说‘因为我的老公是柯文哲’”的
时候,难道陈医师真的认为自己的成就,只有身为柯文哲的老婆这一项吗?我想不是的。
然而透过“我陈佩琪清楚知道我被邀请是因为我老公是柯文哲,但你们其他女人不承认自
己是靠老公,我有这个自觉,你们没有”这样的潜台词,陈佩琪清楚竖立了一个“我和其
他女人不一样”的形象。他是谨守份际、有自觉的好女人,而其他不像陈佩琪这样的,是
没有自知、值得被批评的坏女人。这些潜台词和作为分界的价值观,追求的是社会的认可
,好女人应该是“作为辅助角色”、“知道分寸”、“承认自己的成就来自丈夫的协助或
是庇荫”,这个好女人,也就是陈佩琪。
内化这些价值观的女人,往往是相当以此为傲的。以陈医师的例子来看,虽然他嘴上说著
不喜欢被别人说三道四他们的家务分工,却又主张任何人要谈性别平等,就拿自己的家务
分工出来分享就好了,这其中当然也包括经常与人分享“两性平等”的他自己。这看似矛
盾的主张,但其实一点也不,说到底陈佩琪想要说的,就是“像我们夫妻一样的关系才是
好的关系、才是性别平等”、“其他女人也应该像我一样有自知之明”。
说实在的,要不是柯文哲和陈佩琪这对夫妻,在形象操作上不停往某种程度的公众人物夫
妻典范走,甚至以此为例来讲“两性平等”,他们夫妻高兴怎么分工、陈医师要怎么自我
认知,实在是他们自己的私事。然而,当他们不但以典范自居,这样的操作成功到网络上
还出现了“娶妻当娶陈佩琪”的说法,绝对值得讨论这样的“夫妻典范”背后传递了什么
价值观、带来什么社会效果,而不再只是他们的家务事而已。
“娶妻当娶陈佩琪”这句话,恰恰说明了陈医师之所以要一马当先的批评别的女人“应该
”或是“不该”如何,就是因为他需要巩固这得来不易的好女人勋章。
对于好不容易拿到好女人勋章的女人来说,如果有其他女人可以不用遵守他相信的那一套
道理,那便显得自己的牺牲毫无意义。获得这个肯定和成为典范的过程绝对是辛苦的,而
这其中的苦,其实从过往陈医师的文章中也可以看到。但也正是因为苦,熬过这些苦之后
,才更需要守护勋章的价值。
虽然本文在批评陈佩琪的厌女,但问题也不在他一个人身上。
若不是社会确实存在这样的价值观,有许多人争相吹捧,他也不会得到如此多的认同。画
出好坏分水岭、颁发好女人勋章的是传统的男性中心家庭价值观,女人虽然为难女人,但
这个价值观真正围绕着的并不是女人。争相保护好女人勋章的厌女女如陈医师,充其量也
不过就是打手而已。
希望陈佩琪有一天可以认知到,他不用是个好女人也值得被尊重,他不用是柯文哲的太太
也值得受邀,他不用国事家事天下事都事事做到完美,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人,不必为他
人做嫁、毋需配合别人的人生规划调整自己。正如柯文哲,不用完美、不必配合他人,也
能够有机会追求更高的成就。
如果有那么一天,也许所有完美或是不完美的女人,都会不再需要去攻击其他女人,就能
够更快乐一点吧。
4.附注、心得、想法︰
感谢芷萱的精彩剖析,不只柯文哲仇女厌女,陈佩琪也有厌女情节,民众党是否也是厌女
政党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