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风评:农委会的云林花生之乱,勿把毒药

楼主: greedyba   2019-12-25 22:35:10
1.新闻网址︰https://www.storm.mg/article/2090598
※超过一行请缩址※
2.新闻来源︰
风传媒
3.新闻内容︰
※请完整转载原文 请勿修改内文与编排※
风评:农委会的云林花生之乱,勿把毒药当良药
出乎外界意料之外,农委会的云林花生之乱,竟然延烧至今,而且传出农业补助、收购也
要看党派,农委会则否认;但不论真假,对农委会都造成负面影响,而长期看补贴收购,
其实对农业恐怕是毒药而非良药。
上周云林县议会副议长苏俊豪与几位议员,率领近200名花生农北上至农委会陈情抗议,
指出至今仍有农民找不到人收购花生,农民没有仓库存放又担心遭窃,只能日以继夜守在
花生旁;因花生久放易变质,农民都心急,在年关将近的时间,部分农民仍领不到收购金
,各个都心急如焚。配合花生收购的云林县元长乡长李明明则强调,收购不分党派,货款
逐一支付。
坦白说,虽然绿营执政3年多来,在分配国家资源时,强烈的党派意识相当“凸出”─例
如前瞻计划就是典范案例,但要说绿营胆子大到敢赤裸裸的“只收购支持绿营农民的花生
”,应该是不致于。
不过就实务而言,先收购“自己人”手中的花生,确实是有可能,农民说要透过立委助理
登记才会有效、才会有人来收购。而因花生久放品质有变,更担心收购期了还未完成的变
数,那些不是“自己人”的农民被排在后面才收购,确实就容易有“收购分党派”的怨言
与怀疑,因为先后次序确实有差别。
或许蔡政府及农委会都会指责地方蓝营政客,把一个中性的农产品收购,刻意的炒作成政
治话题;不过,在指责别人时,绿营最好先照照镜子,因为再也没有人把收购搞得比现在
的农委会更政治、更有党派之分。
上月农委会主委陈吉仲到云林说明收购政策时,刻意舍国民党执政的县府官员,而与民进
党的立委刘建国、苏治芬“一起倾听农民心声”,陈吉仲还特别提及刘建国帮古坑乡麻竹
笋提高价格,农民才愿意继续做,所以他向大家保证“建国委员若继续做,我们一定可以
继续帮大家”。
日前内政部次长陈宗彦的“指导”新住民姐妹如何投票─“看到民进党盖下去,看到蔡英
文盖下去”、“若不小心盖错了,干脆再多盖一个章,让选票变成废票”; 还有法务部
次长蔡碧仲在脸书挺绿营立委候选人萧美琴,都引发不少批评,认为完全违反行政中立原
则。
其实,在这方面陈吉仲是他们的“前辈”、先行者哩,陈吉仲有如此政治忠诚的表现,又
要如何质疑、甚至批评其它人“政治操作”呢?
农产品收购当然不能分党派、搞政治,这是无庸置疑,如果收购体系的官僚作业,竟真的
帮非“自己人”的农民穿小鞋,当然该揪出、惩罚、改进。但对该不该收购的政策问题,
更是该检讨。
当初陈吉仲对农民发出“已经备妥20亿经费要和盘商对抗”的豪语,现在收购尚未结束,
最后到底要花掉多少钱尚属未知;但依当地农民的说法,云林主要产地的元长乡农会说,
现在收购的花生已是1年所贩售的量,未来恐怕就不会再积极收购,因为“他们也怕仓库
放不下,而且放久会变质,最后就是收来报废掉”。
这代表的就是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双重的浪费”:收购进来的农产品最后报废是资源的
浪费,政府花纳税人钱买进农产品却成打水漂是浪费公帑。
农产品价格下滑,固然对农民而言是收益减少、甚至可能血本无归;但价格原本就是所有
商品,对产量增减上最重要的“讯号”;如果只要农产品价格下跌,政府动辄就介入以高
价收购,其实就是破坏这个讯号,产量就减不下来,政府就变成周而复始的花大钱、买一
堆市场不需要的东西,还要耗费资源储存。
台湾早年就曾为了“保障农民收益”,搞了稻米保证价格收购制,最后是仓库堆满米、政
府财政也再难负荷。其实,几乎所有学者都对收购农产品都持保留意见,认为如果是为了
保障或提高农民所得的目的,与其花钱收购,不如采行直接给付等所得支持政策会更为直
接有效。
也许是去年选举输掉农业县的阴影,农委会这一年来,可说卯足了劲去搞补贴收购;从蔬
菜到水果再到肉类,只要价格下跌,农委会就慨然进场收购。政策收购分党派当然要检讨
,但政策本身更该检讨,别错把毒药当良药。
4.附注、心得、想法︰
张县长披露中央外购大量花生
本意应该是批评中央不顾本土农民利益外购大量花生
会导致花生采收价格下跌
但泛绿辅选小将很厉害
直接扭曲成张县长披露花生外购
才导致外界期待花生采收价格下跌而让花生采收价格真的下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