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打油诗人

楼主: vikk33 (陈V)   2019-12-21 16:08:07
1.转录标题︰
若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FB请写名称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打油诗人
1.转录网址︰
※超过一行请缩址,若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https://reurl.cc/RdoZRn
2.转录来源︰
※超过一行请缩址,若为 他板文章可免填※
fb
3.转录内容︰
※请完整转载原文 请勿修改内文与编排※
蛮久以前,当韩国瑜装庶民一开始露馅的时候,我们听到的辩解是这样的:“庶民是一种
心态”。
今天,国民党不分区立委候选人叶毓兰把蒋经国称为庶民总统,引起很多人的嘲笑:蒋经
国耶,蒋介石的儿子耶,父死子继成为总统的人耶,怎么看都是一出生就注定不是庶民了
吧?结果妳叶毓兰说他是庶民?
对这个问题,韩粉的答案应该也还是一样的。而且他们是认真的。
其实叶毓兰用了蒋经国的例子,反而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庶民作为一种心态”的本质。蒋
经国并不是在韩粉的口中才变成庶民总统的——长期以来,他在党国论述中就以“平民化
”的生活作风为人称道,尤其是外出巡视时与民众亲切互动的形象,更让许多老一辈的支
持者难以忘怀。
更重要的是,这些论述时常提及蒋经国的“民间友人”。对于出生在后蒋时代的人来说,
这个字眼听起来难免觉得别扭,需要特别强调一个人有民间友人,就表示这个人并非来自
民间。不来自民间,那还能来自哪里?当然是来自帝王家、来自“朝堂”。
在李登辉之后,台湾社会的政治生活基本上慢慢走出了“朝堂vs民间”的二元论。李登辉
自己就是平民出身,而且总统生涯的后期是民选总统。台湾民主化了,“朝堂”在政治体
制的意义上消失,而对成长在民主化时代的人而言,朝堂的文化意义甚至不曾存在过。
但是对叶毓兰的世代来说,体制上的朝堂是鲜明的真实经验,意识形态上的朝堂更未曾真
正远离。蒋经国接任行政院长、俨然太子监国的那年叶毓兰14岁;蒋介石死了、经过副总
统严家淦继任的过渡期、蒋经国父死子继的那年叶毓兰才20岁。她成年以前的政治经验,
就是朝堂与民间二分的经验:帝王家是帝王家,黎民百姓是黎民百姓,出身决定一切。
吊诡的是,直到今天还在流传的“平民化的总统”传说,就是在这种二元架构之下生成的
,而且它只有在这种架构下才能出现。所谓的“平民总统蒋经国”,从来就不是出身于平
民之间的总统,而是“虽然出身皇亲贵胄、就算即位继承大统,却还是猥自枉屈来跟平民
交朋友”的总统。
而内化了这一套二元架构的人,也从来不曾真的想要一个出身草根的总统。他们要的是一
个贵族、君上,但是这个君上愿意轻车简从跟他们一起吃路边摊。
这样他们就觉得好荣幸好有面子好开心。
对于习惯等级秩序的人来说,在上位者施恩的目光里寻找自己的尊严,比自己去争取它容
易得多。
唯有“不是民”的人才能“亲民”,这是党国论述中所谓平民或庶民想像的核心。
蒋经国吃路边摊,“叶毓兰们”眼睛冒星星。
“哦哦哦哦哦蒋总统也吃路边摊耶!”
那想像一下一个真正庶民出身的总统吃路边摊,你觉得叶毓兰们眼睛会冒星星吗?
不会。更有甚者,如果是敌对阵营的庶民总统,她们甚至可能会撇撇嘴:
“嗳,果然是没吃过好东西”。
对于思想还停留在党国时代的人而言,庶民是一种心态,而且只能是一种心态。一个人有
庶民心态当然很好,但如果真的是庶民,那就不太OK了。
这样,他们当然不可能在意韩国瑜的被扣各种看起来实在不太庶民的权钱问题啊。
为什么在政治上的“朝堂”消失以后,意识形态的朝堂还是存在呢?
一个可能是,政治上的等级秩序和社会、家庭生活里的等级秩序是一个逻辑相通的系统,
因此前者消失以后,为了世界观的完整,许多人仍然必须任由它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存续。
传统华人社会的世界观是由一连串的类比组成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妻,依循的是同
样的逻辑:前者支配、照顾后者;后者服从、敬爱前者。为什么?没有为什么,世界就是
这样。更有甚者,你再追问下去,就会有人用其中一组关系解释另一组关系。
为什么臣民要服从君主?因为你看,君主就像父亲,臣民就像子女啊~
为什么子女要服从父亲?因为你看,父亲就像君主,子女就像臣民啊~
这当然是无效的解释,同义反复,套套逻辑。但是这是很多人一直到今天都在践行的生活
哲学、是他们的世界观、更重要地,是他们维系自己日常生活里小小的社会秩序的一套道
理。尤其是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在那个小小的社会秩序里是握有权力、可以光靠辈分、年
龄或性别就获得尊敬的人。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如果他们不想打破这个诠释的循环,想要继续同义反复地正当
化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人施行的家父长式支配,那么,那个意识型态的朝堂就必须维持
下去。
这样想吧,你身边会觉得蒋经国很亲民的人,是不是刚好也就是会觉得“我是你长辈你就
是要听我的”的人?
就像韩粉嘛,前一段时间黄捷和韩粉起了冲突,黄捷扬言要告韩粉,这时候杏仁哥是怎么
骂黄捷的?
“他们都是妳的长辈耶!妳怎么可以告他们!”
4.附注、心得、想法︰
不懂下跪
就不是中国人了
把这票送回去
回到黄河岸边的盐碱地
或是烽火三月的边关
仰望皇恩浩荡
且不快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