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张荣丰:92年与曾永贤奉命赴北京 密会杨

楼主: geordie (Geordie)   2019-12-19 19:58:49
张荣丰:92年与曾永贤奉命赴北京 密会杨尚昆
(中央社台北19日电)前国安会副秘书长张荣丰今天证实,1992年9月,他与日前逝世的
前总统府资政曾永贤奉命到北京,密会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杨尚昆。
杨尚昆说,双方应该先不谈两岸是什么关系,伤感情的话少说。
这是张荣丰首度公开证实两岸密使之事。
他还提到,上述北京之行开启了两岸长达8年的
私下沟通管道,直到2000年政党轮替后才正式中断。
这一管道历经1995、1996年共军飞弹
演习、1999年“特殊国与国关系”等事件,产生了减少误判的部份作用。
张荣丰下午透过脸书,以“怀念曾永贤资政-兼记90年代的一段往事”为题,提到这一往
事。
他并表示,中国方面的联络人,是中共解放军10大元帅之一叶剑英之子、已于2016年
7月逝世的叶选宁。
在这篇追忆文字中,张荣丰提到,1990年台湾正推动民主化,需要终止“动员戡乱”体制

这虽可扫除民主化的障碍,但后遗症是台湾对大陆的门户洞开,其中最严重的是国内统
独议题的争论可能更加尖锐化,并掺杂对岸元素。
而首先出现的乱象,就是两岸之间“密使满街走”。
他回忆,那时候,台湾的失意政客、闲散文人、无聊学者及“社会贤达”,一时之间在北
京络绎于途,且以鲁仲连或季辛吉自居,用个人的意识形态创造简单、抽象的名词,企图
解决背后涉及复杂国际因素、且多年来无解的两岸议题,还热心地向中南海领导人献策。
张荣丰提到,李前总统决定在宣布终止“动员戡乱”体制前,在统独争议及两岸之间建立
一道防火墙,那就是“有条件、有阶段,没有时间表”的“国家统一纲领”。这些目标,
先后在1991年3、4月完成。
他表示,接下来的要务就是“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管道,并随着民主进程,逐步让沟通管
道制度化,并受民意监督”。
为此,曾永贤透过关系和中共军委总政治部系统取得联系。
张荣丰描述,在时机成熟下,他与曾永贤于1992年8月31日奉命从台湾抵达香港,翌日转
往澳门,由珠海进入中国,由时任总政联络部长的叶选宁派员在入关处接待,再于9月2日
抵达北京,当天深夜便与化名“岳枫”的叶选宁谈了3个多小时。
他说,叶选宁直指台湾许多“自称代表各个势力的人”前往北京,让他们“不堪其扰,因
为搞不清楚是真是假”,
还半开玩笑询问“你们代表李先生(李前总统)吗?是否有任何
信物”。
曾永贤回答,“如果周总理(周恩来)还在世,应该不会问这个问题,以你们单
位的能耐应该知道我们是谁”,说完大家哈哈大笑。
张荣丰说,在叶选宁安排下,他与曾永贤于9月3日下午4时20分见到当时兼任中共中央对
台工作小组组长的杨尚昆,地点是杨尚昆在“国际友好协会”的办公室。1949年之前,当
地曾是故总统蒋中正的北平行营。
他表示,在会面中,杨尚昆谈话的重点是:
一、我们应该“不谈两岸是什么关系,先搞一些实际的事”;
二、先建一个管道,彼此交换一些看法。现在双方没有管道,就有许多谣
言,就有“许多政治骗子,这样的人不少,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三、双方“伤感情的话少说,吹牛皮的话也少说,天天骂娘,朋友就交不成了”;
四、你们从美国买F-16战机,没有必要嘛。不过台湾外汇多,
你们的钱要怎么花,我们也管不著”。
杨尚昆当时说,“希望我的这些意见,你们回去向李先生表示,以后有什么事就找他(手
指著叶选宁),我们都称他‘叶老板’”。(编辑:邱国强)1081219
https://bit.ly/2sFqW02
4.附注、心得、想法︰
2000年…是阿扁,那时断了不稀奇,但马上台后沟通管道有恢复吗?
还有美中台的二轨是1998年建的。看来阿扁时期就算断了还是有这条能沟通。
不过习上台后这条中台的沟通管道也是被毁了吧,
否则美中台的二轨怎么会这两年突然浮上了水面。
不过老李也见到了两岸的未来是各式买办的呼拢,真是厉害。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