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安宁疗护三不管 病人犹如等死 监察院纠

楼主: cores (24番)   2019-11-23 19:33:23
安宁疗护三不管 病人犹如等死 监察院纠正卫福部、健保署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18670
2018年起台湾正式进入高龄化社会,预计将于
2026年成为超高龄社会,届时高龄人口比例将超过20%,
除了长照问题,如何“善终”也逐渐受到民众关注。
台湾于
1996年起开始推动安宁疗护,
2000年通过《安宁缓和医疗条例》(简称安宁条例),
2015年通过的《病人自主权利法》(简称病主法)也在今年正式上路,
扩大适用对象与范围,理论上能加惠病患,但台湾真的准备好了吗?
监察委员江绮雯、瓦历斯贝林及田秋堇调查国内安宁医疗品质,
发现医院评鉴未落实、取得乙类社区安宁训练资格人员未必有能力照顾末期病患,
以及安宁疗护之服务对象与安宁条例及病主法不符,
19日通过纠正卫福部与健保署。
安宁疗护品质三不管,病人善终要靠命运
被誉为台湾安宁疗护之母的成大医学院名誉教授赵可式分享,
民众向他反映家属使用安宁疗护的经验,
有医学系学生希望他推荐又真正做到安宁疗护的医院,而非挂羊头卖狗肉;
也有民众的父亲使用居家安宁,结果来访的居家护理师什么也不会,
对于病患的疼痛、呼吸困难、全身肿痒完全没辙,
只告诉亲属“这是必须经过的死亡过程,顺其自然吧!”
让民众心灰意冷觉得安宁疗护是“等死”。
“我可以预言,台湾的安乐死是势在必行的,
如果我们没办法用安宁疗护来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质”
赵可式批评,台湾的安宁疗护临床照护品质就是“三不管”,
政府不管、
医策会不管,
医院主管不管,所以病人家属的福祉就交给命运,运到好的医疗团队就有福气。
赵可式说,安宁疗护是需要一群具有专业知识、提供最积极照顾的医疗团队,
且量身打造,但有些医院所有都是套装,
“不管你是18岁还是80岁、癌症还是非癌症,所有用的药物都一样,
这是真的在台湾发生”。
使用安宁人数仅占死亡人数一成
你可能很难相信,根据经济学死亡质量指数调查,
2015年台湾在80个国家中排名第6,亚洲居冠,
仅落后2015年台湾在80个国家中排名第6,亚洲居冠,对比之下,
2017年死亡人数为16万823人,利用安宁疗护仅2901人,占14.21%,
国人使用安宁医疗的普及率并不高。
江绮雯表示,这充分显示国人对安宁疗品质存疑,
以及卫福部与健保署施政未能对有严重健康痛苦的病人提供完整的照护有关。
江绮雯指出,安宁条例的服务对象为
末期病人,没有限制疾病种类,病主法亦是规定符合
末期病人、
处于不可逆的昏迷、
永久植物人、
极重度失智,
以及病人疾病状况或痛苦难以忍受之临床条件,
经医师评估可依病人预立意愿,终止、撤除、
不进行维持生命的治疗或人工营养,
健保给付安宁疗护的服务对象却限制在癌症、
运动神经元及8大类非癌症之末期病人,可能让有意愿的病患再拒绝在门外。
资源、人员不专业也不够
另一方面,卫福部为了扩大安宁疗护涵盖范围,推出乙类社区安宁,
但医事人员只接受21小时的专业训练及实习时数,
即可实施社区安宁疗护,在欠缺专业的条件下,未必真的有能力照顾末期病人。
此次提出纠正的还是评鉴方式。江绮雯表示,
卫福部委托医策会办理医院评鉴,但评鉴时间短,
在现行条文仅针对有无提供生命末期医疗抉择资讯、硬件设备,
及教育训练人力配置设定等进行规范,
且仅凭书面,难以正确评鉴医院安宁疗护品质真貌,亦无法促成医院品质提升。
他举例,部分医学中心具甲类安宁疗护资格的护理师人数
明显少于每日安宁病床应配置的护理人员,
但当医学评鉴时,却又均符合人力配置规范,又或者规范应有洗澡机,
但又多少医院有帮病人洗澡,评鉴根本流于形式。
田秋堇:应调整健保给付改善对死亡品质的重视
田秋堇则表示,他感谢医护人员支撑的健保体系,
但也希望可以透过健保来改善对死亡品质的重视,
因为这样不只是让国民能够善终,也可以透过死亡教育,
让活着的人能够心灵安定,达到生死两相安。
田秋堇认为,目前的健保给付,让医院为了做而做,
而想提升品质的医院则须要自掏腰包这是不对的,
此外,他也指出居家安宁的重要性,除了让病人不需要被关在医院,
对于医疗资源匮乏的地区更显重要,因为医院少、安宁病房更少,
但居家医疗却给付最少,
“难怪有医生会误解政府做这个只想省钱,医院也不想做”。
4.附注、心得、想法︰
蓝绿都需要老人票,安乐死法案靠蓝绿一定不会过,
台湾需要安乐死法案,拒投蓝绿才只是第1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