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反送中之“城大一聚”(上)

楼主: monopoliest (中肯无益于中出)   2019-11-22 22:43:56
一、前言
我把最近反送中运动走进校园把学校当成作战基地的作法,引用陈某《火凤燎原》
的概念,称为是“城大一聚”的策略,其结果说是让整个运动从劣势变成败势,应该
并不为过。
实际上在强烈支持反送中运动的人中,也有人看出了这个战况的问题,不过他们很
少可以真心注视隐藏在这过程中的矛盾与不协调之处。因此我想趁这个周末,比较仔
细去分析一下。
这个囉唆的闲聊,大体上我将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份我会解释“城大一聚”策略
为什么让我感到矛盾,第二部分我会提出一些能够部分解释的理论,最后一部份则是
偏向于阴谋论。
大概就是这样,那么我们就开始吧。
二、从“be water”到“城大一聚”
让我们先从一些歌颂反送中运动的策略的观点谈起。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840001
奉行李小龙be water 香港反送中开启社运2.0
〔中央社〕香港立法会昨晚一度遭反送中示威者攻占,但在港警宣布将强力
清场后,示威者并未如台湾太阳花运动选择长期占领,反而在今晨0时撤离。
他们互传be water的讯息提醒打气,迅速解散消失。
Be water源自于香港已故武打影星李小龙,意思是武者不被形式所拘,要像
水一样流动,既柔软又刚强;既能适应万物,又能汇聚为强大的力量。
6月掀起的反送中运动,已开启香港社运2.0模式,be water正是示威者奉行
的运动哲学。他们记取2014年“占领中环运动”的教训,不迷恋占领大场,
而是伺机点火抗争,然后快闪。
在七月份的时候,对于反送中运动的描述,出现了“be water”这样的描述,被迅
速描绘成香港运动的创新、带给世界的启示。我们可以看到华文新闻媒体在报导世界
各国的群众抗争中,或多或少都强调香港成为启发导师的地位。例如下面的例子: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73546
西班牙加泰示威民众走香港反送中路线 《环时》总编:西方世界的报应来了
在西班牙最高法院14日重判加泰隆尼亚(Catalonia)独派领袖后,大批示威
者上街抗议。他们仿效香港反送中,占据马路、机场等,甚至以“像水一样
(be water)”方式进行流动、迅速的抗争行动。当地有年轻示威团体名言
是受香港的抗争启发,称“我们要做一次香港”(We' re going to do a
Hong Kong)。
看起来这种“be water”的有效行动策略,已经成为香港抗争运动的招牌标志。确
实这几个月的行动中似乎都带着这样的基因,逼着香港和中国政府要去做一些手段,
例如禁止蒙面的立法、要求苹果等厂商阻止运动使用的软件等等。我们必须承认这个
策略是相当的成功,让统治者可以说是疲于奔命。
……然后咧?
十一月这次的抗争手段,我称之为“城大一聚”。抗争者占据几个香港重要大学的
校园,不断制造路障来瘫痪周遭的交通(有宣言说这是为了造成“被罢工”的事实)
,其中威胁吐露港公路通畅的香港中文大学二号桥,成为报导的焦点。
然而如同随着时间所揭露的,这是彻底失败的运动策略,它所造成的结果就像漫画
中“城下一聚”的结果一样,所有抗争者被包围在校园之中,让香港警方来了个瓮中
捉鳖。抗争者只剩下脸书按赞和转贴如此声势浩大的支援,找不到突破之口最后束手
就擒。
这个战果是毁灭性的,因为警方得以掌握绝大多数行动者的名册,使得蒙面失去了
匿名的保护效果,以后再有抗争行动,警方知道要找哪些人,这就可以更快地控制整
个情势。
另外清场的效果也剥下了运动者的一些光环,观察最近的这些声援文章,将可以发
现越来越少文章敢称这些人是“中大学生”、“城大学生”。官方的公告有意无意强
调群众中有三分之一、二分之一的参加者属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交由家长带回),
这些人连大学生都不是吧?
三、提问
此次“城大一聚”事件很可能是整个反送中运动的一次重挫的转捩点,但是事件的
发生源由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为什么之前三个月都可以以“be water”当成战略
指导原则的运动,现在却做了一个完全相反、根本如同自我毁灭的行动?这中间到底
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可以找到哪些解释呢?
待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