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祭旗:唱国歌是一种对国家认同深层的召唤

楼主: hoanbeh (孙南)   2019-11-20 15:31:54
唱国歌 是一种对国家认同深层的召唤
大师链 邢肖 2019-11-19 10:11:31 祭旗 唱国歌 王重正
https://youtu.be/93kc-l3py6s
王重正导演最近完成电影“祭旗”的制作,预计安排在十二月中旬上映。从电影海报的主
题─“没有中华民国,哪有台湾这个家”,同时号召影友“一起进戏院,大声唱国歌”的
诉求,不难理解,这是一部“爱国教育宣传片”。
https://imgur.com/GG760tI.jpg
说“祭旗”是一部“爱国教育宣传片”并没有一丝不敬,而倒是一种钦佩。在民国六十五
年,台湾也有一部经典的“爱国教育宣传片”─“梅花”,在那个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
台湾处于风雨飘摇的年代,“梅花”抚慰且振奋了多少颗悲愤、受创的心,让大家对“庄
敬自强、处变不惊”深信不疑。
而今时今日,中华民国所面对的处境,冲击不亚于民国六0年代,但是,由于民国七十六
年的解严,台湾开始出现多元的歧异立场与纷杂的言论主张,甚至连“中华民国”国号都
受到挑战与质疑,一个国家明显分裂成两派,“团结”对今天的台湾来说,无异于奢求。
所以,在这样一个强调民主开放的社会当中,拍摄一部以“中华民国”为主题的电影,的
确是需要很大的勇气。
从片名来看,对曾经当过兵的四、五、六年级生来说,“祭旗”指的是,部队里连连出事
,为了安定军心,都会请出单位里的军旗,虔心诚敬的举行仪式性的祭拜,祈求部队人员
平安,遂行任务。这与古代出征前的祭祀,祈求神灵庇佑,克敌攻城的意思相近。而在“
祭旗”的前导影片中,中华民国国旗进手术室进行抢救修补,最后医护人员向完好无损的
国旗致敬,代表“祭旗”这部电影,是希望传达在多元意见呈现的今天,能够彼此理解,
相互包容,共同守护应该是朝野最大公约数的“中华民国”。
时移势迁,在民国一百年代诉求六0年代的“团结”,何尝不是对已然式微的时代标志最
后的乡愁;“祭旗”则是对潜藏内心、封存已久的“爱国情操”最忠诚的礼敬。
不管你鄙视、嘲讽也好,理解、接受也罢,在台湾社会的确有着一群人,用他一辈子的时
间,爱着中华民国。在他们年少的时候,愿意奉上赤裸裸的青春,呈献在救亡图存的祭坛
上;用他们一生中最精华的岁月,以“慷慨就义”的恣态,抛妻弃子、捍卫疆土;终老回
头看看国家如此对待他们,此生仿若劫难,但他们对“中华民国”仍旧相依相存。
其实,“祭旗”这部电影,所要传达的主题或许沈重,但它绝非“政令宣传”,导演以再
日常不过的生活,希望让一群人透过电影理解另一群人的所思所想。他们平凡的就像我们
身边的路人,但是,他们对于年轻时信守的信条“国家、责任、荣誉”却是至死不渝,光
是这样的长久坚持,在现今是特别稀缺而值得珍视的。
“祭旗”,是描写九个中正预校毕业的职业军人,其中,李映川在而立之年,驾驶F5F坠
机殉职,而其他八位同学,每年在李映川的祭日,都会到空军公墓献花吊念,这是他们“
同学会”的例行仪式,一种悲壮的缅怀,也是一种对初衷的复习。电影在这样的开场下,
舖排出有欢乐、有悲悽的故事情节,他们在找寻自己与中华民国的脐带连结,虔敬崇正,
生死相依。
在台湾,每一个的人的心中,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中华民国。我们在同样的一块土地上,吸
吐著自由民主的气息,珍惜这得之不易的一切。一起进戏院,大声唱国歌,找寻我们一直
没有丢失的“共同”。
https://www.masterchain.media/details/NUnmsWjt7.html
在PTT政治不正确 闪兵觉青气气气气
没当过兵不知道祭旗的意思乱酸一通
这篇解释很清楚祭旗是军队祭拜仪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