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转录标题︰
时代力量立委候选人高钰婷:推动太空产业发展,台湾需要更完善的政策支持
1.转录网址︰
https://reurl.cc/6gK3eZ
2.转录来源︰
报橘
3.转录内容︰
※请完整转载原文 请勿修改内文与编排※
https://i.imgur.com/epcJr1Y.jpg
太空经济是 21 世纪国力竞争指标, 台湾太空政策不能只是炒短线!
多数人看到“太空科技”这个名词就会产生距离感,不过对工研院工程师出身、曾担任计
画关键技术研发工程师的高钰婷来说,却是再亲近也不过,“事实上太空科技早就用在我
们生活四周,不管是开车找路看 Google Map,或在路上用手机抓宝可梦,都是应用之一
。”
太空科技产业应用多元,创造出庞大产业商机,美苏冷战结束后一度冷却的太空科技产业
,如今成为各大工业国的必争之地,不仅美、俄、中、印等大国积极布局,我们邻近的韩
国也开始着手自制火箭。根据联合国 OECD(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的调查,因太空科技
所创造出的全球太空经济,在 2013 年就有新台币 76 亿元,摩根史坦利更大胆预估,20
40 年全球太空产业产值会超过新台币 30 兆元。
当全世界都在抢太空产业发言权,高钰婷坦言,台湾欠缺长期计画,以现在的政策思维,
很难抢占未来的太空商机。
太空科技产业发展,台湾拥有产业链机会。因为, 太空中所用的设备、系统集资通讯、
精密机械、材料等技术之大成,这些正是台湾原有优势,政策布局得当就有机会推动产业
与国际市场趋势接轨,不但可切入全球太空产业供应链,所培养出来的技术还将延伸到其
他领域。 一直以来,太空科技都被视为国力的展现,身为时代力量新竹市立委参选人,
高钰婷认为台湾应该将太空科技的强化列为政策重点,“台湾在这部分应该要加强布局力
道,做长期规划,才能有效提升国力”。
台湾太空实力不容忽视
很多国人对台湾在太空科技实力的认知,来自于过去太空中心发射的几次福尔摩沙卫星,
卫星上太空后,也仅止于做气象分析、国土环境遥测与各种科学实验,不过高钰婷指出,
台湾在太空领域的成就绝不仅止于此,中科院从 1994 年就参加太空磁谱仪计画,这个计
画由美国政府能源部发起,全球只有 16 个国家获邀参加,“台湾不仅是其中之一,全球
只有三处的监控中心,其中之一就在台湾。”由此就可以看到台湾在太空科技的技术实力
。
实力的累积,除了靠太空中心、中科院这些政府研究机构投入研发外,民间产业供应链的
支援也是关键,从福卫五号开始,太空中心就采用国内厂商的关键零组件,让台湾业者的
技术先有验证实例,再顺势切入国际供应链,而台湾厂商也很争气,过去几年已经有不错
的成果,高钰婷再次强调,政府接下来应该透过政策扶植,协助厂商扩大市场竞争力,开
拓出另一片蓝海市场。
尽速修缮相关法源,让产官学界有目标依循
要强化市场竞争力,就必须有长期的政策规划,高钰婷点出现在问题是太空中心的层级偏
低。“现在太空中心是科技部国家实验室的机构,过低的层级,不但限制多,预算更有限
。”资源不足太空中心难有作为,不过即便如此,太空中心过去几次的福卫计画,也充分
展现出台湾的技术实力,“如果拉高层级,让中心里面的人有充足的预算大展拳脚,太空
中心未来是可以期待的,”高钰婷说。
不过太空中心要升级,就必须审慎重新思考我国的太空政策。
现在台湾太空政策是每十年规划一次,但在政党轮替下,前政府制订的方向能否为继任者
延续?高钰婷大有疑虑。高钰婷指出,从太空中心成立以来几任主管的叙述,就可以看出
政策方向曾经经过几次转变,使得发展方向缺乏稳定性。行政院长苏贞昌虽然前阵子喊出
,在未来十年要投入 251 亿元新台币,从 2020 年开始,每一年都要发射一次卫星,不
过问题还是跟之前一样,有可能因为换党执政导致计画停摆。
要如何在民主政治政党轮替的政治风险下,维系台湾太空科技产业发展优势?高钰婷认为
, 针对太空产业发展检讨现行法源架构,让太空中心有法源依据升高层级,可以进一步
扩编预算、规划出长期目标与政策方向,“你要让业界认为政府有心发展,而不是炒短线
,他们才会愿意投入。”另一方面学界也才能吸引学生投入,解决现在太空中心人才短缺
的问题。
科技专业立委,浮现台湾太空产业长期价值
对于太空中心的问题,高钰婷是台湾政坛少数兼具实务与理论的专家,在台科大电子工程
所拿到硕士后,高钰婷进工研院当工程师,一待就是十年,是工研院研发单位的“女力”
代表。
https://i.imgur.com/nWV2Uo6.jpg
近期两位美国 NASA 两位女太空人在国际太空站外漫步,刺激出多数女性科技人“有为者
亦若是”的雄心壮志,高钰婷则为这些人女科技人圆了太空之梦,虽未曾踏入太空,不过
在工研院十年中,她曾有六年是太空中心“猎风者号卫星”研发计画的成员,而且还担任
其中一项关键技术的计画主持人,靠着长期培养的工程师专业与女性特有的敏锐,带领团
队成员克服技术困难,成功研发出适于卫星应用的的关键零组件,也因此,她熟悉太空科
技所需要的各种“眉角”,而这些“眉角”往往是决定卫星能否正常运作的关键。
“很多太空政策没有办法立竿见影,在短期内看到效益,再加上这是太专业的领域,绝大
多数政府官员和立委都不懂,很容易就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状况。”最常见的不是要求专
业团队做非专业的事,就是不明就里乱砍预算,让专业团队常常有秀才遇到兵的感觉,高
钰婷指出这也是为何国内需要有高科技专业立法委员的原因,只有对科技有专业的立委,
才能听得懂专业名词背后的意义,知道太空中心的困难所在 ,提供适时协助。“当然从
另一方面来看,专业立委才能精准监督太空中心的工作执行进度和预算编列,让政策效果
可以如预期浮现。”
对于台湾未来的太空发展,高钰婷还是认为需要有长期策略,“太空里面的各种技术都要
经过严苛而且长期的认证,才会被采用。”如果还是以现在短期就得见效的做法,台湾的
太空政策就只能停留在最浅的这一层,对国家科技发展的助力有限 ,对于未来,高钰婷
允诺会全力推动相关法源建立,协助台湾把太空政策做长,让产学两界有动力培养人才、
研发技术、完整供应链,“这样台湾的太空政策才会有具体目标,附加价值也才能浮现。
”高钰婷说。
4.附注、心得、想法︰
征服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