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新加坡反对党组联盟参选 观察家:言之过早

楼主: safelyfuck   2019-11-04 14:01:53
如今执政已超过50年的人民行动党,也是以反对党的身份起家的。
1959年,新加坡从英国手中取得自治权,
当时的执政党是以林有福为首席部长的新加坡人民联盟(前劳工阵线)
由于林有福采取亲英立场,对激进学运和工运采取高压手段,失去基层民众的支持。
同年 5月30日,自治邦政府首次选举,
号召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人民行动党派出51名候选人,43人当选,
而人民联盟派出34人参选,却只有4人当选,包括林有福。
6月5日,由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领导的行动党政府内阁宣誓就职,
新加坡遂步入全面自治的年代
=========
1963年,人民行动党由于内部的路线之争而分裂,左派议员脱党,成立了社会阵线(社阵)
此次选举社会主义阵线拿下了25%的席次,晋升第二大党,为第一大在野党
然而,在1968年,这步入自治以来的第三次选举,反对党却全面溃败,取得0席次
有必要对这次行动党“通吃”的背景交代下,因为这是今天新加坡一党独大局面的初始条
件和路径形成的开端。
当时最大的反对党社阵是共产党和左派背景,
在一部分新加坡人中深得人心,也有其铁票仓。
如李光耀在其第一本自传所说的,“在90年代新加坡的政治气候里,人们不可能想
像共产党在50和60年代,是如何牢牢牵制着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华人的心理”。
社阵对李光耀政府的施政方向不满意,又自恃其背后强大的苏联和中共的支持力量,
决定对此次大选实行抵制(即全体不领表参选),意在使大选流产,制造政治混乱。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一个严重的策略错误。
最大反对党的退场在当时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任性行为,
这使得新加坡前途看起来一片黯淡。而行动党必须独立收拾残局
因此自1968年始的四届大选,因为社阵当初的抵制(不领表参选),
人民行动党都取得全胜,垄断国会的全部议席。
经过4届大选的在野党抵制下,人民行动党垄断国会长达10年以上
这段空窗期,使得反对党长期无法吸引足够的从政人才。
这在某种程度上几乎是理所当然的。既然行动党长期垄断政权,
其自身又干得不差,愿意从政的人士自然竞相加入行动党。
毕竟,谁从政也不是为了一直在野,
而似乎只有跟着包打包赢的行动党才有一展雄才的希望
一直到现在
加上,反对党自身不团结,山头林立,每到大选临近时就召开临时会议,
商讨分割地盘,避免三角战,避免互相抢夺票源。
这类谈判涉及利益分配,十分费劲,而且往往商谈不成。
对一些看似行动党占弱势的选区,往往人人争吃,有时为了争夺易攻的选区,
各反对党甚至互相威胁,不惜鱼死网破,缺少大局观念。
2011年大选和2013年补选都出现了三角甚至四角战
此外,反对党自身的策略和路线问题也始终很难为新加坡的主流社会所接受。
过去30年,
新加坡反对党的领袖人物可以分为两类,
惹耶勒南和徐顺全为一类,
詹时中和刘程强为另一类。
后者走的是理性、温和路线,批评政府毫不客气,但绝不踩法律底线。
前者在一般新加坡人眼里则比较另类,走的是近似街头抗争路线,
如徐顺全当年的绝食抗议,故意不交罚款,选择以入狱替代,
或是有合法的芳林公园可作街头演说却跑到国会外演说而被控告以非法聚会
==========
反观,詹时中和刘程强,则绝对不搞这样的街头政治,并批评过徐顺全走的是危险的路线。
詹时中曾经向法庭提告外交部长丹那巴南和国防部长侯永昌在竞选中诽谤自己,
直到1981年这两位政府高官在《商业时报》上刊登道歉启事。
而詹、刘二人从没有被行动党控以诽谤,也从未因违法而被处罚过。
詹、刘二人的风格显然比较合适新加坡的民风。
也因此刘带领的工人党除了长期胜选万年后港区,
也于2015年大选首次攻克了执政党的集选区,成为新加坡的第一大在野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