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lberchi (RELAX)》之铭言:
: ※
: 医学中心台北市过剩是事实,
: 这是评鉴去抢大饼的问题,
: 那10几家医学中心,
: 多少家是pseudo center?
: 根本没有真医学中心的规模,
: 就是评鉴过了而已。
: 医学中心也不是万灵丹,
: 就是一个迷思,
: 所以金门有些人也在靠北金门不是人吗,为什么没有医学中心?
: 回到基本面,
: 桃竹苗缺大医院吗?
: 中国,台大,马偕,国泰,
: 还有在地的医院都在桃竹苗啊!
: 重症外送问题是制度设计的错,
: 绝对不是没有“医学中心”的关系,
: 哪些科缺人,不能24小时on call, 例如五官科,桃园半夜跟假日只能去长庚,
: 那就是应该解决的问题啊,
: 这不用设医学中心也能处理,
: 其他像是aortic dissection,AMI,ICH之类的五大重症,
: 找些医院,本来就该规定有人on call处理,
: 什么都要到医学中心层级才能处理,
: 那台湾一乡一中心也是不够用,
: 其实台湾鲷靠北靠木,就医自由到只想去医学中心,医疗畸形化也是帮凶啦
: 绿岛几个医生被当地人骂跑了?
: 怪谁啊
有些确实不用医学中心,重点在能解决多少问题
但偏乡医疗有时候真的是满困难的
以我以前待的医院来说,心导管室不是没有,当初建置的时候就规划进去
但是后来就没有启用,太烧钱,人太少
因为除了医生,还要后面整个团队+轮班一个月人事百万在烧
为的是一个月可能一例的case
对年轻一点的人绝对不肯接受这种没有进步空间的工作,所以第一个问题就是找不到人,
势必要高薪
而就算真的找到人,没人没业绩薪水也撑不高,哪家医院愿意这样烧钱?
所以就变成这样
以整体来看
重点是当地的量不够,而医疗人员是需要经验的
所以才会大家往医学中心跟区域医院跑PGY出来才去地区医院
不管怎么改,还是需要在量大的地方训练后才往外跑
不然没经验的直接到地区医院…嗯…很抖
用成本去看,偏乡人少到做什么都不符合经济效益
但如果你父母因为AMI附近医院没办法做心导管死亡,又怎么让人接受?
真的要做又没钱
我想到比较可以的方式是医学中心领的给付拿固定比率去补贴偏乡薪资
但如果你在台北医学中心做到要死薪水8万被砍到6万
偏乡地区医院量是你1/20,领比你多,又愿意吗?
我在金门那时新的金门医院刚盖好也满大的,但据说有问题还是送中荣
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好一点
结论是
住偏乡要有心里准备,在偏乡服务的都是有善心的,对他们好一点
领少钱,生活不方便为的是大家的健康
还要给人嫌真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