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对柯文哲的矛盾 吴峥:选举太近、理想太

楼主: johnny790218 (全知)   2019-07-30 17:24:52
时力五大难题4》对柯文哲的“矛盾”? 吴峥:选举太近、理想太远
新头壳newtalk | 张逸飞 综合报导
国民党和民进党分别的蓝、绿两大势力,在政治上常有“非蓝即绿”的状况。不过当2014
年“白色力量”台北柯文哲上任,以及2015年政党时代力量成立,似乎让政治版图不再仅
限蓝绿。时代力量更在2016年大选,赢下立法院5位立委席次,成为立院中的第三大势力
。而民进党与时代力量之间在近日却出现“矛盾”...
太阳花学运成员、时代力量前发言人,现任台北市议员林亮君特助的时力党员吴峥今(30
)天在脸书上PO文,以“时代力量的问题”为题,提出【时代力量的权力结构】、【立法
委员黄国昌与时代力量】、【时代力量的小绿魔咒】、【时代力量与柯文哲】、【时代力
量总路线检讨】五项时力面对的最大问题。
吴峥指出,时代力量高举价值和理念,对政治的批判性相当强烈,但遇到台北市长柯文哲
日前的“亲中言论”,却又避而不谈,或是双重标准,令人匪夷所思…
【时代力量与柯文哲】
时代力量作为一个高举价值和理念的政党,且批判性如此之强,还是一个旗帜鲜明的台独
政党,理论上理当对柯文哲市长的种种亲中言行作出反应,但很奇怪,时代力量遇到柯文
哲似乎就变了一个人,要马避而不谈,要马双重标准轻声细语,这实在是一个很奇怪的现
象。
 
举例:今年三月韩国瑜市长访香港中联办,时力在官方粉专以“主权零分”严词批判,到
了七月柯文哲访问上海与国台办主任刘结一会面,时力粉专的措辞就变成了“我们支持柯
市长所谓的对等公开透明,更希望一旦对等公开透明不被中国接受时,柯市长能够坚守立
场,拿出态度。”一来一往之间,为何转变如此之大?
 
事实上也不用答案,路人皆知当然是因为柯市长的支持者,所谓柯粉,与时代力量支持者
高度重叠的关系,一旦抨击柯文哲,便会引来柯粉愤怒的回击,流失选票。
 
一个政党,面对有风险的政治后果不可能完全回避,就算如此久了也会被人看破手脚,这
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但真要决策时就有个问题跑出来:谁来负政治责任?
 
我在第一段说过,时力内部本质上更接近诸侯共治的状态,因此在2018的选举采取分区负
责的做法,也就是台北主委操盘台北选举,新北主委操盘新北选举,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可说是时力里的西伐利亚原则。
 
在去年的选举中,时代力量在台北市提名了包括我在内五位市议员候选人。当时在内部大
家对于支持柯文哲与否各有判断,林昶佐做为台北市主委因不欲强势主导方向影响大家各
自最后选举结果,于是发表了两篇文章谈论柯文哲,希望从中拉开空间,后果并不成功,
而候选人也于选举末段各自表态,台北在柯文哲这一题于是没有统一的立场。选举过后,
对党来说,柯文哲问题就变成谁要来扛政治责任的问题。
 
许多人批评为何时代的标志性人物,国昌鲜少谈及台北市政或柯文哲?一来是基于对上述
原则的尊重,二来,站在国昌的角度,为何他要来为党扛这个担子?比起时粉跟柯粉,昌
粉与柯粉更是高度重叠,这在各个政治网络社群都能明显观察出来这个趋势。以去年来说
,如果说时代力量支持者中有七成支持柯文哲,那么至少八成支持黄国昌,而在支持者外
,两人的政治路线除了主权方面以外,也有许多重叠之处,例如柯的“蓝绿一样烂”与国
昌的“蓝绿不过半”。既然台北没有处理这一题,那么他何须耗损自己的政治能量来接这
个烫手山芋?这是人之常情。
 
既然时代力量台面上的政治明星都没有为党承担这个站在理念上理当批判柯文哲的责任,
那么这个问题就变成时代力量这个招牌的集体责任,所有人共同承担。既然共同承担,那
么似乎又好像没有人需要承担,且党内凝聚共识成本如此之高,这个问题就被持续拖延到
现在。
  
许多时代力量的成员对民进党抱持高度敌意,认为时力与民进党有选票竞争压力,泛民进
党支持者又常在网络上嘲讽、攻击时代力量,因此民进党是时力的最主要竞争者,这一部
分来自于上届政党票被民进党招唤流失的阴影,一部分也是前线战士在战壕中的视野。
 
但我认为,柯文哲才是在政治上,时代力量当前的最大竞争者。
 
道理很简单,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才会互相抢业绩,而舒跑与可口可乐则否。这是经济学
替代品的概念,时力与柯就是互为替代品,所以柯文哲一直以来也对时力相当客气,甚至
将时力党主席与时力切割,就是这个原因,因为现阶段双方驳火对彼此的政治发展都不是
最理性的选择。
 
以台湾社会来看,蓝绿各自有其政治轨迹与社会基础,国民党以党国意识形态、侍从分配
体系和军公教打造自己的群众板块,民进党则以台湾主体意识、台湾本土社群、和农、劳
工阶级为基础出发,但随着时间发展和大环境变化,双方都面临越来越多群众传统网络接
不住,例如被经济成长遗落的小生意、大公司里的社畜,一但你照顾不到这些人,也无法
为他们发声,人民自然会寻找新的政治代言人,这是第三势力的群众来源,这个群体我认
为还在持续扩大中。
 
广义上来看、时代力量、柯文哲、黄国昌、馆长等人都是这个社群中的声量品牌,彼此间
拥有重叠但不完全相同的支持者。第三势力群众还没有明确的意识形态边界,最大的共通
点大概就是素朴的正义感与对传统体制的不信任、被背弃感。
 
如同去年我在选举中对柯的批判,我认为柯文哲市长利用他廉能、亲民的形象,吸引了许
多对新政治有期待的第三势力支持者,却因为自己的政治利益,屡屡用民粹的手段发起斗
争,破坏民众对社会体制的信任,甚至弱化台湾与中国之间的政治边界,倘若有朝一日柯
彻底掌握了第三势力群众,势必会对台湾的民主造成巨大的危害。
 
因此,不只是时代力量自身的存续,这个党能否成为第三势力里的中流砥柱,建构出理性
、建设性而非破坏性的第三势力道路,这是我对时代力量现下最深的期待,也是我之所以
还留在这个党的原因,可惜目前为止看来,选举太近、理想太远。
新头壳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9-07-30/279238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