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韩国瑜现象:一种“庶民变权贵”的政治

楼主: vikk33 (陈V)   2019-07-30 10:16:32
1.转录标题︰
若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FB请写名称
韩国瑜现象:一种“庶民变权贵”的政治野望
1.转录网址︰
※超过一行请缩址,若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https://reurl.cc/OlbR7
2.转录来源︰
※超过一行请缩址,若为 他板文章可免填※
风传媒
3.转录内容︰
※请完整转载原文 请勿修改内文与编排※
近来最突兀与最令人喷饭的,莫过于韩国瑜爬树的新闻。一把年纪的韩市长爬上树,固然
是为反驳不用心于市政的批评,却也不无为身体健康背书保证的意味;毕竟想问鼎大位,
健康问题可无法等闲视之。但看完新闻之后,想到的却是钱钟书在《围城》里一段精彩绝
伦的譬喻:“事实上,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
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
新标识。”
而且在历史上当过总统者,只听过砍树的(华盛顿),还真没听过爬树的。加上这个举动
出在韩已成为总统候选人后,不再像之前狂放外露(最典型的是正常人在正常状况下绝对
不可能说“征服宇宙”),开始收敛回防,试图巩固市政,调整局处人事,避免自家“后
院失火”而波及明年总统大选。但回防的同时,竟又突如其来的上树制造话题,岂非自相
矛盾?
其实“减法逻辑”并没有错,但用在韩国瑜身上,却是最大的致命伤。因为他的二度发迹
,是在政治上一无所有的“烂命一条”下所做的无本生意,抢到就赚到,抢不到也不会蚀
本,自然不必顾忌,话能有多满,就尽量说多满。好听点,这叫“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实在点,则和穷途末路的流寇没有分别。因为造反虽然可能会死,但不造反则必定死路
一条(政客的“死亡”就是没有“政治位置”)。那,为什么不反?
韩国瑜现象:流寇或庞氏骗局?
但选上市长后,韩国瑜最为人诟病的是坐镇高雄时间不多。但这其实是流寇的特色,因为
流寇擅长辗转掠夺,而非坚守城池(古人云“盖贼之得势在流,而贼之失势在止”),守
城除了要面对官兵进剿的“外患”,还得面临不擅长治理的“内忧”,解决之道就是“转
进”其他城池。所以既然眼前民气可用,何不趁胜追击总统大位?
但为了合理化这种非常态的行为,他的理由是“只有台湾好,高雄才会更好;只有改变台
湾,才能改变高雄”;结论则是,他选总统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高雄。这种“吃碗内
,看碗外”的作为,大概只有“庞氏骗局”(Ponzi Scheme)才能媲美:因为要有更多新
投资者的加入,才能付得出对原有投资者承诺的高报酬率;所以,饼能有多大,就画多大
(最好能像圣经里喂饱五千人的“五饼二鱼”一样大)。先把人骗进来再说,不必在乎究
竟做得出来与否(阿诺、F1赛车、爱情摩天轮、太平岛挖石油、漫威……,真是“族繁不
及备载”)。
但现在韩即将问鼎总统大位,动见观瞻开始多所顾忌,举手投足也不太自然,连回应批评
时也少了点EQ。以前被骂“草包”,还自嘲自己是“放牛班毕业的,没事”;现在则立即
反唇相讥,说“聪明有许多种,谁可以说谁是草包?”竟然把教育心理学的“多元智慧”
运用在政治攻防上,这如果不是天纵奇才,什么才算天纵奇才?
但不再以自我解嘲化解别人攻讦,其实反应出韩停止往外扩张,而开始自我防卫与巩固既
有资产,而和他崛起的逻辑相背反。韩任北农总经理时因与段宜康、王世坚正面对辩,而
以异于蓝军传统“温良恭俭让”的伶牙俐齿(或油嘴滑舌)、主动出击而受人瞩目。在被
迫离开北农后就参选国民党主席,落选后转战高雄市长,选上市长后立即参与国民党总统
初选。所以韩的政治操作逻辑是不断转进、不断扩充,并且以新养旧,而这就是流寇与庞
氏骗局的共通之处(从每次造势吸引大量摊贩群聚与民众消买,再加上所得到的政治献金
与选举补助款,看来比较像是庞氏骗局)。
现在韩国瑜采取守势与减法思维,开始回防高雄。但停滞不前却是流寇与庞氏骗局的共同
致命伤:没有可供转进与掠夺的新城池,不善守城与治理的流寇就会被剿灭;没有新进投
资者的资金,庞氏骗局就会被拆穿。韩国瑜不是不懂这个道理,但为了更大的利益,也就
是即将可能到手的总统大位,使他不得不如此。除了怕市政不佳导致总统大选失败,国民
党还有阵前“换柱”的不良纪录。所以他初选后立刻倒向曾经批判的宫廷与权贵,向过去
嗤之以鼻的蓝军大老(连战、马英九)主动示好。
一个倒向权贵的庶民(未来可能的新权贵)
但绝大多数韩粉是受韩国瑜的草莽、非宫廷、非建制所吸引,如今韩主动向蓝军大老示好
,难道不是往他们身上泼冷水?选前骂马英九,选后却打电话向马报告自己当选,不就是
“打着红旗反红旗”?读过中共党史的韩国瑜,应该记得1949年3月毛泽东进北京城前的
“西柏坡讲话”强调“我们决不能当李自成”,要切记农民军进京后快速腐败、失去民心
的教训,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李自成山海关败北后撤离北京时,为了过足当皇帝的瘾,
连逃命在即都还不忘登基。所以庶民只是他的出身,而不足以使他对传统宫廷、封建的价
值观产生免疫力。毕竟,华人社会有着“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文化DNA。
在这一点上,韩国瑜不遑多让。他确为眷村底层出身(所以说他是“假庶民”,绝对打不
到要害),而以往眷村子弟资质好的读大学、出国,其次唸军校,等而下之混黑道。但军
校还分正期班、专科班、专修班,韩读的是最差的专修班,所以他处于中下阶层之间。后
来虽奋发图强,唸了大学、研究所,也当上了县议员、立委,但蓝军始终当他是“打仔”
,进不了权力核心,连不分区立委也落在安全名单外,不得不黯然退出政坛。
还好有妻子娘家当后盾,否则退出政坛的中年政客就只是个失业大叔。但那个年代的华人
社会,这是极失意与不得已的选择,否则他何必一再试图复出,担任中和副市长、争取立
委提名(失败)、担任反扁红衫军指挥官,还唸北大博士班(这可能是韩冰说“他都已经
六十岁了,就再让他任性一次”的原因。看来,他似乎真的任性了不少次)。但得失利弊
总是一体两面的:因为得仰赖岳家,所以必须贴近中南部基层、了解底层民意;因为得仰
人鼻息,所以必须身段柔软,懂得察言观色。简言之,他不只进入了台湾底层的庶民生活
,更跨越了传统国民党中央/地方的二元统治结构,成为地方派系利益共生与分配关系网
络中的成员。乍看之下,似乎他也脱离了父系、男性的刚性传统权力关系,而较贴近女性
、柔软与关切的柔性思维角度(不过母系社会仍以母系的男性亲人为核心)。而且这种日
子,他一过就是十七年。
所以韩国瑜能吸引、动员一大批对政治冷漠的支持者。他们原先的投票率不高,就算投票
也可能与政治无关(而是个人关系、利益……等)。但韩的风格与传统政治人物全然不同
,没有架子(有架子就别想仰人鼻息),一屁股坐下来就和民众天南地北话家,再加上喝
两杯(乡下或眷村的日常生活),用两只手去握对方的单手(传达热情、诚恳)、身体还
微微弯腰(表示谦恭),当然大获民众好感。
但韩虽来自于庶民,骨子里却被宫廷政治与封建权力给彻底洗脑。初选前批评“政治权贵
热衷于密室协商”,初选胜出后自己马上就成了参与密室协商的政治权贵。选前说“秃子
跟着月亮走”,选后的月亮却是“初一十五不一样”。所以他真正不满的不是宫廷政治,
而是自己不是宫廷中掌握权力、制定规则与分配利益的人。与其用“假庶民”攻击他,不
如揭穿他虽是真庶民,却藉著攻击旧权贵,试图让自己翻身成为新权贵。“庶民”对他而
言,是用完即丢的工具,更是始终试图摆脱的烙印。
“经济100分、政治0分”、“高雄街头政治性抗议、意识形态的请愿,全部不准!”这种
对民主政治的漠视,也反映出他深受传统封建政治影响,认为人民不必捍卫自身权益,只
要对的人(传统的“圣君贤相”)在位就能使一切井然有序。这种对“人治”的信念,也
表现在他选党主席时大肆批评马英九与蓝营权贵,言下之意是哈佛博士也不过尔尔,不如
让自己来。而选上绿营执政近30年的高雄市长后,更让他认为自己才是对的人,所以他“
准备承担任何重大责任,为了中华民国不惜粉身碎骨!”
韩国瑜与韩粉的联结:“思想全能”使“无能”变“全能”
但韩国瑜凭什么相信自己能承担重责大任?这个问题反过来问就是,凭什么韩粉可以相信
韩能引领台湾走出当前的困境?林浊水提出了怨民集合体:深蓝、军公教、全球化下的失
败者,共同形成了鲁蛇们的复仇者联盟。但它无法说明的是:为什么一定要复仇?为什么
不能甘于做鲁蛇(例如日本的“茧居族”)?更重要的是,天下鲁蛇何其多,凭什么韩能
成为他们投射的对象与代表?用民众被流寇所“裹胁”来解释,与韩粉的主动不符合。而
庞氏骗局则只从利益出发,也无法说明韩粉不计利益的现象。这其间的心理机制究竟是怎
么一回事?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在临床过程中发现众多患者相信:只要单凭思想(而无需在
现实中行动),就能改变外在世界。他发现这种“思想全能”(Omnipotence of
Thoughts)其实是普遍性的,它发生在婴儿、原始人、万物有灵论、巫术、迷信上,甚至
在成年人的自尊(self-esteem)、利己(self-regard)、自大(self-grandiosity)上
,都会看见它。因为思想全能来自于欲望不被满足而受到压抑,无意识 (unconscious)
会自动创造、修正现实以满足欲望。对婴儿或儿童,幻觉(hallucination)可以取代实
际的满足,而在成人身上,自尊、利己、自大其实都是“自恋”(narcissism)的不同表
现,而自恋也正是欲力(libido)首先投注在自我(ego)的表现。因此一旦欲望没有被
满足,人就很容易用思想构筑的现实来取代真实。
而且思想全能不只是单纯的虚构满足,还会进而把“无能”(impotence)变成全能:当
某人习以为常的现实崩解后(例如无法承受某个至亲的死亡),他可能会认为是因为自己
导致了现实的崩解(自己为什么没有早一点发现亲人的症状),因此该为这一切负责。而
他支持这种推断的证据,不过是枝微细节的任意连结(亲人临终时发出的声音似乎在谴责
自己,但那其实只是生理反应而已)。
明明无关,却为何要把责任往自己肩膀上扛?因为比起世界突如其来的毁坏(例如党国教
育的价值观被彻底瓦解),能扛起责任的自己所代表的是,可能经由自己改变后的作为去
修复毁坏的世界(重建汉文化传统,或者政治上的“化独渐统”)。韩国瑜与韩粉之间的
联结就在于这种“思想全能”,并把“无能”转化成“全能”的过程。毕竟,如果鲁蛇承
认这一切都是自己搞砸的,有能力搞砸这一切的就应该不是无能为力的鲁蛇,而是气力千
钧的巨龙,错只在错在搞错了目标、方向,或者是一时的迷惘。简言之,它造成的失败与
混乱不是长期与本质性的,而只是暂时性的过渡而已。
对韩粉而言,过去到现在的一切失败与失序都是自己弄错的结果,误以为泛蓝权贵、菁英
份子可以拨乱反正,可以把党国体制导回正轨、可以让台湾重回经济成长率两位数的年代
……。但相信他们的结果却是,这个世界开始变得陌生,过去的历史也开始改写;现在就
算想当苦干实干的牛,都还找不到可以拖的犁。怪罪这些建制派的菁英?不,他们是民主
时代一票一票选出来的,而且是我们(韩粉)投的票。所以造成这一切苦果的并不是别人
,而是自己。面对这种痛苦,逃避是没有用的,因为转身只是让自己看不见,却不代表它
不存在。解决的方法是积极正视它,既然菁英不可信,那么就选我们自己人,而他绝对不
是高富帅、高知识、高位阶(韩国瑜强调自己是“卖菜郎”、“秃子”)
韩国瑜说他上次离开政坛的原因是开始迷失、无心问政、花天酒地,最终觉得有愧选民付
托而离开政坛。但事实是他被排在不分区立委的安全名单外,所以他其实是“被离开”。
但就像韩粉的逻辑一样,他认为是自己主动决定离开。毕竟被逐出家门与主动求去,当然
以后者较能承受也较为好听。而且既然是主动求去,那么后来国民党的腐败就和他无关;
甚至他还可以夸口,就是因为他不在,所以才造成了蓝营后来的失败。所以现在由迷途知
返的浪子来收拾被权贵搞砸了的旧河山,不也顺理成章?
韩国瑜之为实现历史的工具
而当韩粉有了上述期待时,巧合的是,韩国瑜应运而生。问题是,后者真是前者期待的“
真命天子”吗?或者只是因巧合而暂时填补空洞的“赝品”?又或者像“叶公好龙”,实
际出现的龙与想像不符,而是狂暴且令人畏惧的大型爬虫?从韩粉的角度看,当认定韩国
瑜才是救世主时,自然愿意不计代价的付出,而表现出近于宗教的“牺牲”精神。不过,
基督与佛陀都不断地提醒跟随者,要谨防假基督、假佛陀的到来。
从韩国瑜开始倒向蓝营权贵,赴港时造访中联办,主动释放日台交流协会邀其访日的讯息
(对方否认)的表现看来,韩习惯性且不自觉、不由自主地对权位低头、靠拢。他就是在
长期受权威宰制下,将权威内化并认同宰制的庶民。这种人一旦有可能翻身居高位时,自
然会复制以往的权威,并流露出志得意满与逐利心态来。
而且任何事演久了,没有不穿帮、不露马脚的。当其内心向往宫廷、权贵,而不自觉表现
出“有为者亦若是”后,自然会失去真正庶民的支持。韩国瑜当然知道这点,所以才会在
高雄水灾、登革热疫情时,做出勘灾闻水与视察爬树的奇行。真正的庶民虽然小时会爬树
,但上了年纪后只会在树下乘凉;而水灾来时,庶民搬沙包挡水、往高处搬家具都来不及
了,怎么会闻水是否有油味来判断安全与否?这些动作当然是做秀,但更重要的是藉着它
来掩饰对权贵的向往。但越遮掩反而越突显,徒然自曝其短而已。
做为个人,其实韩国瑜微不足道,热度过了之后,只会“尔曹身与名俱灭”。但从作为历
史的工具而言,韩国瑜所可能实现的却是意义重大——在国民党身上再次印证马克思的名
言——“黑格尔说过,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总是发生两次;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则是
闹剧。”国民党第一次全面掌握台湾,是二二八事件屠杀台籍菁英的悲剧。但这次国民党
试图再度取得政权,却找来一个动辄被讥为“草包”的候选人,不只可能无法中兴,最终
整个党还可能陪葬,面临从台湾历史“被下架”的荒谬结局(未必全然消逝,但影响力与
意义却必然式微)。这两次相同的是,领导人都是光头,而脑袋里的东西也没有本质上的
不同。但值得庆幸的是,两次的结局应该会不同,因为台湾早走上了无法回头的民主道路
。这,既是民主前辈们努力、牺牲与奉献的结果,更是我们所必须继承与维护的信念、责
任和使命。
4.附注、心得、想法︰
其实
就是一切脑袋装的夏的东西中
最反动的潜意识
也最低劣落后的社会文化
加上许多所谓庶民
其实不过德行最低的小农dna:"“小农 DNA”本身就是一套博大精深的理论:嫉妒、自私、猜疑、怯懦、麻木、小心眼、
逆来顺受,盯着眼前半亩烂地,以为就是全世界;人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填塞口腔和肠胃
,大脑没有内容,不识推理、逻辑。"(香港 陶杰语)
拱出韩这个活在过去的死太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