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用恨发电的永动机:打造“韩国瑜”的公式

楼主: consequence (consequence)   2019-07-23 10:00:31
用恨发电的永动机:打造“韩国瑜”的公式
思想坦克Voicettank
思想坦克1 小时前
⊙张仁玮、张皓
经过国民党总统候选人初选,韩国瑜以17%的差距胜过“政治素人”郭台铭,加上韩国瑜
崛起的这段期间,越来越多人持续追问“韩粉”们的模样(例如这篇卧底在韩粉当中的分
析),企图解构现象背后的社会基础。但我们绝不能只看个殊化支持者的分析,那会陷入
“以结果推导原因”的迷思,反而加深了难以突破同温层的绝望感,也更加神化了韩国瑜
的动员能力。
观察他去年选举至今的表现,韩国瑜本身其实是个非常传统的魅力型政治人物。而他的崛
起,完全有公式可循,并非评论者谓政治奇才。如同江昺仑从地方派系的合纵连横分析韩
流,我们必须从他动员支持者的策略着手,并试着将他移出神坛。
世俗“克里斯玛”与其惯用的煽动妒恨、转移焦点技术
事实上,从过去半年以来韩国瑜对于各项政治议题的发言操作便可发现,他更是属于当代
政坛常见的世俗“克里斯玛”人物之一。
什么是世俗的克里斯玛?在社会学者里查‧桑奈特(Richard Sennett)的观点中来看,
恰恰好与韦伯的“克里斯玛是对失序的回应”这种概念不同,现代的世俗卡里斯玛,是常
态的存在于当今政治社会的既有秩序中,并且这类政治人物还能够自行创造危机,或是企
图让人们看不见危机。
此一政治人物的典型便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森。起初他自诩为对抗保守体制与共产主义的斗
士,并利用一系列针对自由派政敌的仇恨动员,逐步跃升为保守派当红议员。但在1952年
的政治基金丑闻爆发时,尼克森却以电视谈话中的“动之以情”策略──强调自己薪资微
薄、太太平常穿着的外套只有一件“共和党大衣”、唯一没退还的他人赠礼是只女儿珍爱
的小猎犬等等,将大众注意力转移至他的日常生活与善良动机,而成功化解了此次政治危
机。
如今的韩市长,在这半年多来的形象营造策略,似乎也跟上述经典案例有异曲同工之妙。
首先,韩国瑜在高雄市长竞选期间大力塑造自己“一碗卤肉饭、一瓶矿泉水”的草根庶民
形象,以便能得到操作阶级不平等、资源分配不均话题的正当性,强化选民们对于北部权
贵、传统政治菁英的妒恨心理;换到了总统大选时,他则再次归队于那些不满年金改革的
传统军公教选民阵营中,操纵着他们对于自己传统优势经济地位丧失的相对剥夺感。
至于面对其身陷的政治危机时,除了在市政议题(登革热疫情爆发)上持续输送老调重弹
的“前朝遗毒”、“中央亏待高雄市”的煽动妒恨论调外,当韩国瑜的“爱高雄”、“庶
民”形象即将遭到质疑时,另一项转移舆论目光的策略便出炉了:诉诸情感、展现委屈,
夸谈正向理想,并搭配协力的中资媒体唱双簧,好让人们再次深陷其个人形象包装中。
从自己曾经也是投给党外人士、有正义感的青年,再到市长夫人哽咽诉说一家人如何承受
抹黑的压力、市长对家庭满满的亏欠,以及“考试考了89分,老师、爸爸妈妈要先看89分
的努力”…等等,转移焦点并模糊问题核心的形象工程范例,比比皆是。
https://i.imgur.com/ChZcA2Y.jpg
如果将前述的仇恨动员、形象转移公式制成流程图,会发现这样的仇恨动员其实在台湾政
治并不陌生。而在面对近期低气压频繁可能造成的夏季灾害,韩市长早已在六月中宣扬清
淤政绩时执行了“前朝遗毒”及“已经努力”两个步骤,但时至今日仍有淹水灾情。依循
本流程图来观察韩市府的反应,果不其然,便是以仇恨动员及展现“委屈”来利用、转移
危机,令韩国瑜本人“遇水更发”。
7月19日下午淹水的高雄街景。摄影者:曾柏荣
仇恨动员的产物:索求爱与包容的怪兽
除了为政客个人解决危机,借由这种打造世俗克里斯玛的仇恨动员及形象工程,“韩国瑜
”的个人符号就能牢牢栓在韩粉的投射心理中:受苦的总是自己、永远都是they的错。所
谓“爱与包容”并不是善待他人的准则,而是要求他人优待自己的索求,否则就以“恨与
排挤”回应之。如此一来便可形成自产自销的仇恨动员公式,一再调动民心。即使韩国瑜
在高雄的民意开始走下坡,但各地的韩粉反而能借此“越黑越挺”,仿佛像是恨发电的永
动机。
“韩国瑜”与“韩粉”都是在当代社会中有迹可循的现象,若我们仅是将目光关注在这两
个陈年痼疾,对议题的所有讨论仍持续在“这群人到底是谁?”的问题上打转,反而会更
加困惑且无力,进而也不能得知这股政治力量到底是如何带动自身“稳定运作”。
导致韩流乱象的核心策略,正是上述这一套将过气政客与心怀愤恨的选民群体串连起来,
并高速扩张的自我实现公式。
如果金融时报的报导属实,中国在台湾的资讯战操作手法,就绝非只是扶持韩国瑜这个动
员媒介,而是一套建立政治强人形象与仇恨动员的公式。利用台湾多数选民低落的政治效
能感、用仇恨扩大社会大众与传统政治菁英的矛盾,打造一群总是等待强人拯救、在自我
中心索求爱与包容的怪兽。
怪兽的培养不是一、两年间的事情,它的养分本就源自于大众民主文化不够健全的台湾社
会。想要阻止怪兽继续长大,使用亡国感进行恐惧动员的效果终究有限,甚至有可能造成
部分政治效能感低落的选民因无力感而更加退缩。
断开仇恨动员的锁链
因此,当下最重要的民主防卫工作,并非“消灭”这些政客与狂热粉丝,而是断开他们之
间的联系。
我们可以注意到,韩国瑜发动攻势的主要工具,正是以旺旺中时集团为首的各类亲中媒体
。这些合作媒体利用网络社群,病毒式的散播韩国瑜的妒恨发言和有利于他的政治评论,
试图煽动民众仇视中央政府、巩固其既有支持者群体。
所以有良知的大众必须做的,就是协力压制仇恨动员的媒介,例如推动假新闻清洁剂计画
,以及支持政府设立《境外代理人法案》,在既有民主机制下揭露媒体背后的金流与从属
关系(尤其是诸多网络内容农场式的媒体),进一步消灭这类妒恨型政治人物的命脉。
上述这些反制做法,即便在短期内无法达成直接歼灭传统魅力型政客的结果,至少也能为
台湾公民社会的发展撑出一个喘息的空间,并得以破解妒恨型政治人物的生成机制。倘若
这条仇恨动员的生产线还存在,即使韩流过气,掌握生产线的集团依然可以如法炮制、生
产出下一位世俗克里斯玛的独裁政权代理人。
https://tw.mobi.yahoo.com/news/用恨发电的永动机打造韩国瑜的公式-010000719.htm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