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从台湾社会的“价值混淆”谈“价值定锚”

楼主: vikk33 (陈V)   2019-06-12 10:00:52
1.转录标题︰
若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FB请写名称
从台湾社会的“价值混淆”谈“价值定锚”的重要性
1.转录网址︰
※超过一行请缩址,若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https://reurl.cc/zGW8a
2.转录来源︰
※超过一行请缩址,若为 他板文章可免填※
思想坦克
3.转录内容︰
※请完整转载原文 请勿修改内文与编排※
今年正逢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及六四天安门屠杀三十周年。而就在六月九日的这一天,香港
又有超过百万民众走上街头,表达他们对于港府急欲通过《逃犯条例》(又称《送中条例
》)的反对。香港人大规模游行抗议的理由,即是主办单位所说的“捍卫免于恐惧的自由
”。这使我联想到去年年底在《思想坦克》发表对余英时院士回忆录的书评,我指出余院
士真诚期待中国能走向自由民主的路径,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价值定锚”,也体现了韦
伯强调的“价值自由”方法论核心精神,令人动容!
余院士个人的价值选择,与香港一百多万群众的集体行动,都代表了一定的价值立场;相
对而言,台湾社会这几年来,出现了各式贬抑自由民主制度的论调,包括“民主不能当饭
吃”,或是将“人民有钱、发大财”作为竞选口号,掀起了一波波狂潮,甚或可能决定台
湾2020年中央层级选举的结果。相互对比下,或许有人会质疑,既然现代社会在韦伯眼中
,是一个“解除魔咒”、“价值多神论”的时代,那么凭什么认为坚持自由民主是一种“
价值定锚”?难道不能也视支持习近平宣示的“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同样是一种崇高价值
,值得个人及团体认同及鼓吹吗?
当然,若我们把任何价值视作完全同等地位,似乎人们选择何种价值,就像是在市场中购
买商品一般,取决于个人偏好,没有什么好比较高下的。也是在这样的假想下,现代人容
易产生一种错觉,认为与其追求抽象的自由、民主、人权、尊严等等“普世价值”,倒不
如抓住现实的金钱物质利益。所以连欧美的老牌民主国家都不断出现极右派的民粹运动,
导致许多传统的政党备受威胁,让世界的政经形势添增不少动荡因素,不再如福山(
Francis Fukuyama)于东欧苏联政权垮台后,可以乐观宣称自由民主体制已赢得“历史终
结”式的最后胜利。
进一步观察,自由开放的社会很难避免价值的分歧与对立。尤其当新兴科技改变了讯息传
播的生态,“分众”的形态已经颠覆了“大众”的同质性,个人的偏好选择更向“同温层
”倾斜,政治选民的板块也大幅受到多样化议题的重重切割。以台湾去年的地方选举加上
公投为例,每个选民都面临到十分复杂的“价值抉择”,除了政党取向外,包括核能、核
食、空污、同婚……种种社会生活面向也成为选择标的,在在考验著公民们的认知和态度

问题是,台湾在这多元的表像下面,仍然欠缺著“价值澄清”的机制。德国当代思想家哈
伯马斯(Jürgen Habermas),特别强调“公共领域”在民主社会的重要性。在他的论述
中,每一种立场的选择,背后皆具有一定的理据,而不同的理据则应该进行“理想言说情
境”下的论证,以便得出“共识决”。
他的这一套“沟通行动理论”常被批评为陈义过高,但当人们实际遇到困难的公共治理问
题时,总是或多或少期待透过“沟通”来化解争议,这就始终脱离不了哈伯马斯描述的“
反事实”原则──如可理解性、正当性、诚实性等要素。脱离了这些“程序正义”的前提
,共识本身的约束力不免有所减损。
然而,只靠“程序正义”便能够确保“实质正义”的实现吗?或是不妨追问,前文提到了
韦伯的“价值自由”,究竟与哈伯马斯的“沟通行动”有没有什么共通性?
他们两位生长的世代截然不同,韦伯见证的是俾斯麦统治下的德国,但他十分反对过度的
民族主义,或以意识形态包装社会科学,因此大声呼吁以“事实判断”作为学术研究的依
归,避免过早掉入“价值判断”的陷阱,这也是他提倡“免于价值判断的自由”(简称“
价值自由”)的根本理由。哈伯马斯则是生长在二战之后的西德,他所属的法兰克福学派
虽带有马克思主义的色彩,不过哈伯马斯本人日益扮演起巩固宪政民主的代言人,并曾为
了遏阻同情纳粹的言论挺身而出。
就此意义来说,韦伯和哈伯马斯其实都不会满足于程序上的伦理规范,包括韦伯的方法论
长期被误解为要求研究者必须“价值中立”。但这应该回归此一概念的原意──“免于价
值判断的自由”──来重新理解,亦即力争科学研究者(无论自然科学或是人文社会科学
)能在充分学术自由的条件下,以中立客观的态度考察事实证据,并作出兼顾因果解释与
意义妥当的论断。
而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韦伯和哈伯马斯皆因为贯注了对于真实世界的热情,不愿故作清
高,勇于在关键时刻不惜发出“价值定锚”的谠论,这方为“价值自由”的真义。
再回到台湾的场景,令人忧心的是,大部分的台湾人对于历史事件的教训极度缺乏反思能
力,且有不少人甘愿淹没在为“救世主”造神的集体亢奋之中,以至于呈显出相当程度的
“价值混淆”现象。
这种追随卡里斯玛领袖的旋风,当然不是特例,韦伯对于这种样式的支配关系及其后果,
也作过深入剖析。而他曾经沉痛地感叹,在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的政局陷入严重危
机,主要原因便是当时的中产阶级无法承担起“成熟公民”的责任,更无法培养出以政治
为志业的政治家。他自己没有看到其后希特勒的崛起,但当自由民主及人权法治的价值被
纳粹政权彻底颠覆时,德国的命运已进入万劫不复的地步,一切都已太迟了。
最近有些年轻世代发表了“亡国感很深”的言论,引来广泛的共鸣。这不正意味着台湾亟
切需要围绕着“价值定锚”的公共讨论,不能让价值的冷漠和虚无,摧毁了好不容易形成
的自由民主价值观。毕竟在自由的空气中,更多有识之士应勇于发声,证成自己对于普世
价值的“献身”,才有机会力挽“亡国”之憾!
4.附注、心得、想法︰
一大群自称是
庶民
其实本质就是费拉流氓无产阶级
每次专制兴起
都因为这些人
只能丢给张献忠
作者: AntiCompete (PapaOfAntiComeprtitive)   2019-06-12 10:02:00
无聊,先教训民进党
作者: babyMclaren (test)   2019-06-12 10:04:00
这篇不赖但房价没让人有芒果干吗
作者: want150 (张氏的大号令)   2019-06-12 10:05:00
我认真地讲一句,所以你所谓的民主自由政体可以容忍经过沟通、审议式的讨论后得出自由民主并非唯一价值的结论吗,若是不能,是否民主自由不过是宽容独裁?
作者: babyMclaren (test)   2019-06-12 10:07:00
很多东西是普世价值但,也很多不是耶楼上你的终端是无政府主义吗
作者: talesb72232 (aa)   2019-06-12 10:11:00
台湾哪个政党不推崇政治明星
作者: want150 (张氏的大号令)   2019-06-12 10:11:00
不是,但我只是提醒原PO不要陷入大棋党的迷思
作者: kano4002   2019-06-12 14:38:00
就像资进党以前说自己是穿草鞋的,现在最爱吃芒果干的绿卫兵觉青都们都自诩为贵族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