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实在绕太多,快可以环岛五次了吧,
就让我以简单两点,表达这次事件,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第一点,与人沟通,最主要的两方式,
分别是‘动之以情’与‘说之以理’,顺序上,动之以情为先。
强调理性论述、不带情绪、理性沟通这些字眼,却忘记有个盲点,
跟你毫无交情与交集的人,是可以打从一开始就拒绝与你沟通。
你想打开与他理性沟通的那一扇门,
就必须先触碰到动之以情的敲门砖,让人感受你的诚意,
观察对方,投其所好,使你在他的心中印象分数上升到某程度,
才有办法请教事情或沟通实务。一开始不但没加分,还扣帽子造成大扣分,
后面哪还有什么好谈的,不被扫地出门已要偷笑了。
很多人因柯的专业、勤劳、务实、科学精神而喜欢柯,
但忽略一件事,柯在当台北市长之前,是个常要与病人的家属,
解释重症病人之病情的医生。很多坏消息,在你面对焦急、沮丧的亲人,
能在不安抚情绪的情况下,就直接说出口吗? 没有一点感同身受的情怀,
柯能做到很多的病人家属,都非常感谢他的照顾吗?
所以我要很明白的说,
‘敦厚的,并不是小野;敦厚的,是在小野犯错后,抱他的柯。’
我们愿意体谅小野,是因为我们欣赏柯的敦厚与宽容。
第二点,针对某个议题,网络查到的资料很丰富,
很正确,这非常好,但世界复杂,当你对这资讯如获至宝时,
会不会忽略了它只是其中一个面向? 其实只是凤毛麟角?
因此针对较陌生的议题,最好不要有默认立场,
我比较建议用‘拼图’的心态去面对,不论拿到什么资料,
都只是一片拼图,随着拼图完成率逐渐上升,才慢慢做出保守的结论。
以我观察目前在台湾许多要处理的重大议题,
别说在FB、PTT这类平台能解释清楚,写个几百页论文搞不好仍交待不清,
身为‘资讯收集者’、‘资讯整合者’及‘资讯传播者’,
应该要了解‘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道理。
(要能广博阅读,而择其中之精要;
蓄积丰厚学力学养,而不急于表现。)
‘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之后,
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
(要经得住诱惑,要耐得住寂寞,要等到知识完全充足,
如水之溢满,如满弓发箭之时,再拿起笔写出心中所悟。)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