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发一篇文章 对照现在的政治人物的言行有所感触

楼主: njkane (流浪的蝴蝶)   2019-03-23 10:20:07
此文选自一本书里关于辩论的章节,但是我觉得通过这篇文章讲述的道理可以对照目前
政治人物的所言所行也很有意思。 阅读需要5分钟
君子不辩,不辩论,为什么呢?王阳明说,辩论的背后是“胜心”,辩论的目的是争胜,
不是求真理,就会“屡变以求胜”,变换角度,变换说法,不断寻找对方的缺口,冲进去
求胜。
//注: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很讨厌名嘴,逻辑小姐,逻辑一姐或者喜欢硬拗的党派人士,
他们不是为了宣达自己的理念,而是希望通过不同的角度来求胜。甚至某个火力电厂事件
需要盖一套理由,后来不盖了,又有一套原因
那麽,正确的学术态度是什么呢?不是辩论的辩,是辨析的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笃行,把真理辨析明白,最后要落实到笃行,只有照着去做了,才是知行合壹,才是真
知。比如,说妳那点事儿谁不知道!不,真的不知道,如果妳没有那样去做,妳就不知道
,不仅不知道,而且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为自己全知道!妳只有做了什么,才知道什么,
做了多少,才知道多少。说大道至简,可也不是真的那麽简单,要行动了,才有体会。
//注:是的,不要说,去做。柯文哲每天七点半上工,韩国瑜成为超级业务
到处推销,就是去做。反观某些派别对于自己的主义喊的很响,但需要身体力行的时候
却一定会转弯
王阳明举例说:“要孝敬父母,知不知道?”同学们都举手说知道。王阳明说:“不,妳
们不知道,妳们只是知道孝敬父母这个说法,不是真知道。妳只有去做了,做了某事,知
道父母的反应,妳做到多少,就知道多少,妳们每个人知道的孝敬父母,都不壹样。”
所以,不要跟外人辩论,要和朋友壹起辨析。
这是王阳明对辩论的态度。
孟子呢,孟子不太壹样,他比较著急,经常跟人辩论,公都子问他:“外人皆称夫子好辩
,敢问何也?”孟子回答:“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他说他不得已,是要救天下人

但是,人家不愿意给妳救,他还想救妳呢!妳如何救得了他?就像在 《 人血馒头 》 中
,康大叔冷笑着说, ' .妳没有听清我的话,看他神气,是说阿义可怜哩! ' ‘那革命
党觉得阿义可怜,他想救阿义,想救康大叔,他救得了吗?
//注:这是鲁迅小说里面的情节,台湾也是一样,我之蜜糖彼之砒霜,不需要拯救
谁,谁也不需要被拯救,自己负责就好
孔子的态度就没有孟子那麽急了。
子日:“可与言而不与之言,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失人;不可与言而亦不失言。”
孔子说:可以跟他交谈的,却没有与他交谈,这就错失了这人!不该跟他说话,或者不该
跟他说的话,却跟他说了,这就是失言。君子既不错过壹个该交谈的人,也不会说错壹句
话!
孔子这个说话的标准很高,我们可以把他分解为五个标准:
1 、不要说错话。
2 、不要对错误的人说话。
3 、不要错过壹个该说话的人。
4 、不要错过壹句该说的话。
5 、自己的每壹句话,都能让别人高度重视。
//注:似乎台湾能达到5这个最高标准的只有柯韩二人,至于为何,下文有解释
前两句,好理解,从小就被教育“祸从口出”之类。中国更有因言获罪的传统,所以说话
要更加小心。也正因为这壹点,儒家思想也被人所垢病,说是明哲保身,话都不敢说!但
这不是儒家的错,因为并不是儒家要治妳的罪,是他好心提醒妳不要因言获罪。妳如果对
“祸从口出”不服,至少也不要恶语伤人吧,总之说话要注意,在任何国家都壹样。
不过,这并不是重点,孔子的说话哲学,不是简单的慎言,而是贵言。让自己的言语金贵
,不说错壹句话,也不少说壹句该说的话,让别人重视自己的每壹句话。这个,讲究就大
了。魏晋时期,建安七子之壹徐干,写了壹部 《 中论 》 ,其中专门有壹篇叫 《 贵
言 》 ,他是这样说的:
“君子必贵其言。贵其言,则尊其身;尊其身,则重其道;重其道,所以立其教。言费则
身贱,身贱则道轻,道轻则教废。故君子非其人则弗与之言 … … 故君子之与人言也,
使辞足以达其智虑之所至,事足以合其性情之所安,弗过其任而强牵制也。茍过其任而强
牵制,则将昏督委滞,而遂疑君子以为欺我也。”
君子不轻易说话,言语金贵,每壹句话,每壹个字,都很实,都有依据,都有所指,都很
明确,都有用。不会说空话、虚话、套话,只讲大实话,大白话,有用的话。这样呢,他
的话就受重视,人家都不愿意错过壹句,错过壹句都是损失。于是,他的身份就受尊敬,
他的道就受重视,他的教化就能立起来。
//注:这就是柯韩二人的一些共同特质,他们常常被骂失言,为何?因为都是白话
实话,没有虚字,没有政治正确。同时身体力行,教化的效果自然就建立起来,说话别人也
会注意,达到上方的第五个最高标准
反过来,废话很多,人就贱了,道就轻了,不被人重视,妳要教人做什么都废了。
//注:反观某总统,某干话王,甚至某党派,是不是这样?
妳的话很重要,但是对方听不懂,那还是废的。所以如果对方不是那人,妳就不要说,放
弃他,放弃这机会就好了。
所以君子和人说话呢,是根据对方的情况,说的道理,是对方能考虑到的,说的事,是对
方性情所安心的。不要他明明接受不了,妳强按着他要他接受,他就会“昏督委滞” ─
晕了,错乱了,堵上了,觉得妳在欺骗我!妳在忽悠我!
//注:没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希望所有的人都接受自己的理念,并不现实
特别是妳正往 A 方向说服对方,看着对方的意思好像是往 B 方向去,马上论证出壹套
B 方向的说法来,还头头是道,理直气壮,这样也行!那更百分百是欺人了。
//注:可参照名嘴,护航立委等等
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应该放弃。不要非得要别人上妳的道。
懂得放弃,才懂得君子贵言。不懂得放弃,就一定会巧言令色。
//注:巧言令色,说的太好了,那些嘴脸跃然纸上
那麽,我们该跟谁说话,不该跟谁说话呢?跟爱我们的人说话,不要跟攻击我们的人说话

人性的弱点,就是对爱他的人视而不见,成天跟骂他的人忍得火热。这种情况,在社交媒
体上最为典型,妳给他点赞,给他评论,给他赞美,给他转发,他视妳若无物,好像这个
世界上最下贱的,就是他的粉丝了。而妳壹旦骂他壹句,妳马上就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
人!他立即就回复妳,给妳骂回来。
这就是贱!
人为什么会那麽贱呢,这背后实际上是壹种狂妄,他觉得全天下的人都应该捧他,所以捧
他的人都是理所应该的。而居然有壹个人不同意他,就壹定要讨伐。
这样,就引来敌人越来越多,而朋友们都无趣而离开了。
//注:不打负面选战,只要一场快乐的选举,多关注自己的市民,多给对手
掌声
记得以前那个硬性阮玲玉吗?她自杀了,留下壹封遗书,说“人言可畏”。这是为什么呢
?多少人爱她,她却为几个说她坏话的人自杀了。怪不怪?这就是人性的弱点。
//注:小牙签,不要在意
如果有人成天追着忍我,我应该怎么办呢?前面王阳明说了,不要有胜心,更何况是他要
来胜妳,妳根本就不知道他是谁,哪里打的过来这么多嘴仗呢?而用孔子的话来说,那些
留言赞美妳,鼓励妳的人,妳不搭理,那是“失人”,不该搭理的人妳搭理,那是“失言
”,既失人又失言的事,怎么能做呢?
另外,我还要从兵法和媒介理论上讲讲这个事情。
曾国藩讲守城,他说守城最好莫过于“妙静” , 那贼众整队而来,到了城下,大声鼓噪
,如果妳也在城墙上擂鼓扬旗,那他就个个血脉喷张,要奋勇争先。妳不发壹声,不树壹
旗,城上壹片妙静,那流寇没有攻城装备,他反正也攻不上来,混得没意思,自己就走了

媒介理论呢,我们用麦克卢汉 《 理解媒介 》 的理论,妳要认识到,在这件事情上,妳
到底是什么?妳是他选择的媒体,他忍妳,不是忍妳,而是选择壹个宣传自己的媒体,妳
是他的媒体。注意,理解媒体, 比如拉登为什么要撞纽约世贸中心,这是选择壹个媒体
,如果撞另外壹栋不知名的大厦,就没有这个媒体效应。所以,他要撞妳,是选择了妳这
个媒体,在妳身上投广告,这对妳壹点好处都没有,妳也没收到他的广告费,妳为什么还
要帮他加大投放效果呢?
//注:现在流行一个蹭字,只要跟柯韩二人挂上钩,就有声量,就有镁光灯
有人说,真理是越辩越明的,妳也可以辩论,也是帮到大家提高认识呀!此言差矣,前面
已经说了,真理不是越辩越明,而是越辨越明,辩论只能越来越糊涂,辨析才能搞明白真
理。那些个所谓“大家”,围观群众,都是吃瓜看戏的,他们只希望看见体面的人倒霉,
光脚的人上墙。给妳留言赞叹妳的,才是妳真正需要关心的人。
//注:认真做事,对得起选择自己的选民是最重要的事,那些杂音重要吗?
最后,结论是不是对批评意见都不要管他?不是,要关注,任何批评意见都要关注,儒家
的价值观,闻过则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用克劳塞维茨在 《 战争论 》 中的话来说

无论批评意见多么荒谬,至少他提供给我们壹个别人看问题的角度。
//注:多看些角度,但要自己思辨
作者: formatted (ゴミ丼 わがんりんにゃれ)   2019-03-23 10:34:00
Truth shall set you free.
作者: yosaku (脆弱的超强)   2019-03-23 10:37:00
En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