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地方都坏蛋?左胶是刘伯温看太多吗?

楼主: derrickx (猪头翔)   2019-03-15 21:25:24
今天看到版上的一些讨论,发现很多人都会很不加思索地讲“地方派系大坏蛋”,觉得非
常好奇的是,会这样直觉反应,是不是小时候刘伯温传奇还是戏说乾隆、还珠格格看太多
,地方都是恶霸横行,鱼肉乡民,然后要靠伟大皇上的钦差大人,拿出尚方宝剑为民除害
....
不过真正的历史好像都是中央派出的钦差鱼肉乡民,不管是隋炀帝杨广、乾隆帝爱新觉罗
弘历,一下乡就是人民的浩劫,其他像明朝一堆钦差大臣,所到之处可是寸草不生。
其实很多人对于共产主义的反封建都有误会,左派共产党想要干掉封建主,可不是要还政
于民,共产党反对多数决和议会制度,主张废封建只有一个目的,建议一个超级中央集权
的政体,结果怎样历史可是一清二楚。
其实地方的领袖比中央更知道地方的需求,也跟地方的人更加亲近,会得到支持,怎么会
因为单纯的“地方的人没脑子、被洗脑”这种儒蛆自己幻想出来的原因
台湾的外省难民政权和左倾的民进党,对于地方人士的惧怕和畏惧,虽然成因不同,但表
现出来可是一个样子,至于台湾人对这套买单,我看也是因为在极度中央集权的天朝政体
陶冶太久的结果。
以下是人类第一个中央集权政体的形成过程。
讲述英格兰蔷薇战争战后故事的The White Princess,有一段是英王离开首都去各地“宣
扬天威”,首都伦敦此时却发生瘟疫,国王的卫士守住皇家金库不让女主角皇后大人拿钱
出来赈灾.....如果这是发生在天朝,地方的官吏早已开仓赈灾(粮仓是不是早被贪污一
空是另一回事,但天朝确实有这样的制度),然后用加急件会报朝廷,请中央政府调播资
源救灾。这时候中央会派出权力幅度高于各地方官吏的钦差,调拨各地资源救灾。
 
题外话,这种权力跨越数个行政区的官吏,在清代变成常设,例如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
用”的张之洞,他是湖广总督,管辖范围跨湖北湖南两省,在清日甲午战争吃败仗的李鸿
章,被贬去当两广总督,兼管广东广西两省。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行政区都还有原来的行
政长官巡抚,结果常常有总督和巡抚为了争权恶斗的情况。
 
之前看过几位网友写西方的贵族有什么义务遵守之类,所以会比天朝的好上许多,其实这
就是源自于相信“好人让人幸福”自己创造出来的鬼扯。事实上一直到西方产业革命之前
,天朝人(即使是平民)生活的都比西方人要好得多,马可波罗被天朝的繁华强大所震惊
可不是假的。
 
不过这一篇倒不是怎讲古天朝怎么进步,而是要讨论封建制度,还有早期的共产主义主张
的废封建是怎么回事。
 
我还记得几年前看到一张台湾原住民分布图,上面画了一个台湾地图、然后原住民各族各
据一方,好像台湾岛上存在好几个原住民国的样子,事实上这又是一个鬼扯,在“海外人
”来台前的台湾原住民还是部落杂居的状态,他们的科技水平还不够支撑“国家”(不管
是主权国家、民族国家还是封建国家)这种型态的组织。
 
总之随着这些部落扩大,开始产生资源争夺的情事(战争),战争有可能分得出胜负也可
能分不出胜负,而且就算分出胜负,赢的部族也未必能完全宰制输的部族、更别说歼灭了
。当两方实力接近谁也灭不了谁的时候,只好思考联盟合作的可能性。
 
但当有一方获得了完全的胜利的时候,他就可以接收败方的资源统筹权(主要是土地),
这也会让这一族变得更强大,更容易打败下一个对手获得新的资源统筹权。然而当时的科
技有限,这些战争天才即使才能通天,也不可能同时管理那么多的土地资源,他必定要交
出一些给人管理,这种分割就是封建制度。
 
换句话说,封建是科技受限的年代,权力者不得不为的事情,他如果要坚持这些资源的控
制权(而不选择与人联盟分享),其实没有选择“不封建”的自由。这也就是为什么接受
封建的诸侯,其实都有很高的自主权,如果权力者(有能力)可以直接掌控,就不用封给
他了。
 
简单的说,封建制度的结构,你可以想成一栋大楼,最大的王是整栋楼的业主,各诸侯则
是各层的二房东,诸侯的家臣是各单位的三房东,然后租给各租客,这种结构产生的结果
就是,名目上除了王之外,没有人拥有自己的房子(没有私人财产的概念,东亚大陆就有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说法,欧洲的贵族可以在平民农奴的大婚之夜先享受新娘的初夜
权,也是因为这些农奴是他们的财产)。只是王当初就是没办法一户一户去收房租,解决
房客问题,才会找一群二房东直接把屋子分包给他们,他只要跟各个二房东收租就好了。
结果就是一个完全的“层层剥削”的样貌。
 
这种分封制度有一些致命的问题,一是诸侯各行其是,一旦出事(天灾、战事),中央的
王很难统一调拨资源处理(前面讲过,他就是管不了才要分封);二是诸侯把封地经营得
好,总会有不想上缴税金的一天,意思是他会造反;三是诸侯经营不好他的封地,隔壁的
诸侯很难不起觊觎之心,当王的权力幅度管不到(通常管不到)之时,就会有兼并的情事
发生,兼并的情事多了,就会出现超强的诸侯霸主,意思是他也会想要造反;四是这些诸
侯二房东三房东们,靠压榨租客(平民阶层、说穿了都是某种程度的农奴)就能温饱甚至
过得优渥,总是有人因此不思发展,而且王事实上也不想要这些诸侯发展自强威胁到自己
,结果整个社会发展陷入停滞。
 
欧洲的封建制度一直没能解决这个问题,欧洲的封建制是被工商业发展后产生的企业主(
中产阶级)翻掉的,但东亚大陆则因为异族入侵,让当时的周王朝的核心周王权力大幅衰
退无力再要求诸侯遵守周王订下的秩序,各诸侯国必须图强的情况下,从政治制度上彻底
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个人类社会首创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经过,事实上所有的台湾中学生,都在国民
教育的历史课程学过,叫做“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发生于周王朝的秦公国,主导变法的
国君嬴渠梁(諡号孝,也就是史书上的秦孝公),上任时面对的是内乱刚结束的国家,加
上秦国位于周王朝西方边陲,时时都有异民族入侵的危胁,可以说是危急存亡之际。变法
图强或是等死,嬴渠梁选择了前者,他向天下发布求贤令,他应该没料到这个动作改变了
东亚的历史。
 
应征而来的商鞅改革的手段相当激烈,变革的内容其实大家在中学时也都背过,但历史课
本和历史老师都没告诉你,这场变革造就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的雏型──倒
不是因为教育部有什么阴谋或是历史老师都太笨,而是这套制度太深入我们的血液了,让
我们误会全世界都是这样,就像常有人会用才被人类社会发明不到三百年的现代主权国家
概念,去分析历史上的任何时间地点。事实刚好相反,人类社会当时就只有东亚大陆的天
朝如此,直到现代主权国家被发明的年代。
 
商鞅其实应该叫做姬鞅,姬是周天子的姓,当时大部分的封国国君都姓姬,而封国国君的
后代当然也都姓姬,为了避免混淆,常常改用封地当成他们的姓。不只周王朝如此,日本
镰仓幕府末期和足利氏合作结束北条家霸权的二桥氏其实也姓北条,江户幕府时代著名的
水户黄门则是德川家的一支,当然也姓德川。所以姬鞅一开始称为卫鞅(他是卫国贵族)
,后来被封于商这个地方,就改称商鞅。
 
商鞅和嬴渠梁的改革,当然没有如近代的社会主义者,想要建立一套让人间变成天堂的完
美制度,他们想的很单纯,就是“图强活下去”。商鞅为嬴渠梁的秦国开出的图强食谱,
简而言之就是“废封建”,商鞅从那些二房东三房东手上收回分封的土地,发放给实际耕
作的“房客”,你没看错,这就是国民党在台湾搞过的“耕者有其田”。更关键的是,废
封建之后,他确定了土地和财产的私有制度。
 
封建制度那套层层转租的制度,我想台湾人是最能感受其害的,台湾的房地产高涨,有钱
人把财产都投入房市,期待炒作获利,再转手之前,会先把这些房屋转租给商家或是住客
,结果是商家和住客努力工作获得的利润和薪水最后都不属于自己不说,房东光靠收租就
能过著稳定优渥的生活,可以想见的是,让他去从事生产活动的诱因变低了。
 
台湾产生的问题相信大家都有所感,有钱人把钱投入生产力最弱的经济活动──炒房,高
获利的新产业自然难以出现,劳工的薪资停滞消费能力和意愿都减弱,连带的让已经把大
部分利润都缴给房东的小店家生意更差生活自然也更差,大家生活都不好,又没差到要生
孩子“抽乐透”的那种程度,结果形成极度的少子化、也迎来的超级高龄社会。
 
更可怕的是,台湾的问题现在呈现了无解的状态。
 
商鞅的时代工商业模式不像现今这么复杂,但封建成了秦国图强的最大障碍,当时周王朝
的领域和今天相比当然完全是地广人稀的情况,分封的土地除了可耕地,还有大量的荒地
,但被分封的地主靠收租就能吃饱,没有太多意愿去开发荒地,先不提农奴们平常劳于耕
作,其中即使有雄心万丈者自己跑去垦荒,得到的成果都还是属于封建地主所有,这种制
度结构根本没有缺乏“开发”的诱因,没有开发整个经济环境就是一摊死水,国家自然没
有多余的资源养兵(甚至让人连多“生”兵的动机都没有),怎么图强?
 
但商鞅把土地从封建地主手上收回后,交给原来是农奴的“无产阶级”,并允诺垦荒的成
果可由他们拥有(私有制),这个制度的最大意义其实是垦荒者可以把荒地开垦成良田后
卖给其他人借此获利,鼓励他们继续拓荒,而借由可耕地的转移让小田变成大块农田,也
能借由规模经济增加耕种的获利率。周王朝封建制度封建地主被封赐的土地和爵位,都是
不可转移让渡的。
 
其实,周王可是超怕封建地主自行转让封地,形成霸主威胁自己的领导地位,别忘了周王
控制其他诸侯的最大武器,就是比其他封地都大很多的王畿──周王直属领地,因此能养
比诸侯们多很多的军队,一旦有诸侯靠兼并取得比王畿还大的领地,周王朝的秩序马上不
保。而事实上周王室东迁王畿缩小之后,诸侯们也确实就不鸟周天子和周王朝秩序,自己
玩自己的了。
 
废封建除了让秦国的可耕地登时大幅增加不说,原来靠收租过日的封建地主,现在也得自
己投入农耕生产(当年可没啥公司工厂的股票可以换给他们),也就是不只可耕地增加,
投入农耕的生产人力也增加。这也就是为什么历史课本会用“废封建、开阡陌”来形容商
鞅的变法,但其实废封建是手段,开阡陌是变法获得的成果,摆在一起讲好像两者都是政
策手段....。
 
但原来的封建地主除了收租,也担负管理封建地范围的责任,现在封建地都被撤掉,但管
理的需求还在,中央不得不设法管理现在全部都是中央责任的庞大地域(过去的王就是想
不到办法才搞封建的,所以没有这个配套,废封建基本上就是“废招”),于是就出现向
中央领薪水,专门负责管理的职业,也就是后来宰制东亚大陆政治数千年的官僚阶层。各
地直属中央的官吏大增,连带的也让中央政府必须跟着肥大化,来处理这些各地回报的状
况。
 
可以想见的,新的官僚阶层吸收了封地被剥夺的封建地主和这些贵族家没有继承权的庶子
,因为他们拥有管理的专门知识,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周王朝立国几百年制造出一大堆没
有继承权沦为平民,但还保有专门知识的没落贵族,商鞅废封建搞不搞得成还很难讲。另
外,有新工作和稳定收入,可能也让既得利益阶层的不满大大减少,商鞅虽然被不满于失
去利益的既得利益阶层所杀,秦国的变法却难以逆转。
 
官僚阶层和封建地主最大的不同,就是封建地主靠封地收租就能过活,只要不要发生太离
谱的情事,王通常无能无力也没意愿搞发兵去收回封出去的土地、然后再交给另一个封建
地主管理这种麻烦事,意思是封建地主大部分时候都不用鸟中央再干什么。但官僚阶层的
生计必须靠政府发放的薪水,做事情自然要顾虑到中央的意愿,连带地让中央对地方的控
制力增强。“自治”也从此刻开始,从封建时代的现实,变成中央极权时代的“皇上恩赐
”。
 
人类社会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政府,其实是废封建必须的配套措施。另外,封建时代靠各
封建地主的家法维持社会秩序,可以说各封建地各有其秩序,但商鞅制订了《秦律》,作
为各地和中央官员执行的基础,全国一体适用,天朝历史剧中天灾发生、地方官按照SOOP
开仓赈灾、同时上奏朝廷请朝廷助力的情境,其实要在这种政制之下才有可能办到;过去
封建地主收田赋税金,各有各的标准,但废封建之后中央统一田赋税金,理所当然连度量
衡都要统一,后来嬴政灭六国后“书同文、车同轨”,其实只是放大商鞅变法废封建,所
必然发生的结果。
 
题外话要讲一下,诸子百家除了儒墨道法这些讲述治国大原则的理论(就是左左们爱讲的
论述)受到重视之外,还有很多是记载这种职业专门知识的部分都被轻视了。其实没有这
些知识的累积,法家的改革很难玩转的起来,像是李冰主建都江堰工程造福百世,但这些
工程和治水的技术不可能凭空蹦出来;商鞅废封建之后税收中央统筹,没有良好的数学和
会计学基础也难以办到。
 
东亚社会在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形成了读书人除了读儒经穷嚼蛆打嘴砲为上等
学问外,轻视其他职业专业技能的糟糕社会文化。这种糟糕的文化居然没被西方现代文明
入侵所革掉而沿袭到今天,儒家士大夫的继承者左胶文青也是满嘴“人文”至上,完全看
不起其他专业知识。
 
废封建另一个“副作用”是兵制的改变,封建时代封建地主在王需要的时候调拨武力供他
使用,和缴税一样是伴随接受封地而来的责任,但叫农奴去打仗,他们就不能耕田,颗粒
无收的结果是“房东”、“租客”大家一起死光光。于是出现了“士”这种专职打仗的职
业。简单说,士就是封建地主豢养的人,在王需要的时候带他们前往应征,这些士养的跟
班,就是大夫。封建地主豢养士的办法,自然就是把自己的封地再分封给他们,如果说诸
侯是二房东,士就是三房东。
 
废封建之后,诸侯没办法再专职收租、士也没办法再专职准备作战,大家都得一起当自耕
农,那么国防怎么办?其实在“废封建”之前,商鞅已经先改变秦国的军事制度。
 
我一直没提到封建时代的另一个特色“世袭”,封建制度的土地和爵位都是世袭取得,周
王征调兵力大部分是防卫作战或是平乱,没得到新的领土当然也就不会有新的封建,周代
的战争封赏比较类似你帮公司完成一个特案,公司给你一笔奖金,没有升职也没有加薪的
那种情况。问题是无论参与什么战争,总是会有挂点的危险,为了微薄的奖金冒生命危险
值不值当然是看人,但大部分诸侯对应王之征提供武力这种事情兴趣缺缺是可以肯定的。
 
但周王室东迁之后诸侯开始展开兼并战争,续功的方式却沿袭旧制,对于动员打仗相当不
利,欧洲的封建国家逐渐转化为现今的主权国家,就是因应战争逼迫国王们承认国家大家
都有份,催眠大家为国效力。商鞅的做法,他废除了很多贵族的世袭利益,改按照军功分
配,包括爵位,也就是说,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平民也能靠打仗封爵,但封爵的利益仅一
代,不得世袭。结果是苦哈哈的农奴平民为了改善生活愿意上战场拿生命赌一把,过去因
利益世袭的贵族也不得不踊跃应征上战场争取战功维持现有的利益。
 
商鞅的改革变法,为空前强盛、日后一统天下的秦国打下了坚强的基础。商鞅因为革掉太
多既得利益阶层的利益,最后遭到反扑惨死,还因为废掉了儒家一心守护的周王朝封建制
度,而成为后世儒蛆用来警告异图变法图强者的反例。千年后宋王朝因王安石变法引发新
旧党争,旧党就很爱用商鞅的五马分尸惨死,来诅咒新党必定作法自毙。这和台湾左胶痛
恨别人提采用自由市场机制振兴美国和三分之一个地球经济、坚决反对共产制度毁了左胶
思想原乡苏联的雷根根本是一个样子。
 
不过为什么商鞅的中央集权强大了秦国,还让天朝的进步程度领先地球其他区域好几个世
纪,共产党搞的中央集权却实验不到几十年,就让实行区域上亿人非自然死亡,搞穷了两
个以上世代的人?商鞅废封建之后,收回的土地让国民私人持有,共产党则宣称这些土地
是全民共有,实际上是完全由一小群专权者所主宰,结果商鞅废封建之后,社会产生强烈
“开发”行动,完全没有发生在共产世界。
 
最尴尬的当然是中国共产党,天朝在秦一统东亚大陆之后,只零星出现几次封建回魂、但
根本不长久,换句话说,中国共产党根本没有封建可废、可打倒。秦国统一周王朝固有区
域形成空前非封建制大一统王朝后,历经千年,慢慢的土地都由少数靠近权力魔杖的官僚
阶级所拥有,其实也预告了共产党执政后,号称全民共有的土地实际上被少数共产党高官
把持的情况。比较尴尬的是,共产制国家的土地不准私人持有、不得私下买卖的情况,反
而和他们要废要反的封建制是完全一样。
 
所以我说,左左共产党到底是在搞什么鬼,他们自己到底知不知道?
 
答客问,贴在后面当补充:
 
我想这应该是有什么误会,封建和中央集权不是一种选择,不自己统统管而要分出去给别
人管,是因为没有那个能力,至于过度中央集权的流弊,必须是中央集权之后,才能发现
得到的。而且人类处理过度集权的方式,也不是单纯的回到封建,而是将权力分散化。
 
封建的管理,就是一层一层的阶级,上下不可逆,那怎么可能是多元化、离散化的现代管
理组织。我觉得因为封建制度中央指令无法贯穿,就觉得那会产生多元,真的是想太多了

 
中央集权在现在此刻看起来,当然有很多问题,尤其是你很难找到一条法令可以适用所有
问题的情况,所以我们主张让地方政府拥有更多的财力和权力、让你自己保有更多的财力
和权力,毕竟地方政府更靠近你,更懂你要什么,而你自己又比地方政府更懂自己要什么
。古代的封建制度根本没有这种作用,各地诸侯说穿了只是宗法制度组织的复制贴上而已
。事实上周王朝的镐京时代几百年都没什么太大变化,反而是东迁之后封建制度崩毁,才
有霸权更迭、七国争雄的全新景象。
作者: yuxds (cody)   2019-03-15 21:26:00
太长了
作者: gn02118620 (Howard)   2019-03-15 21:28:00
地方派系未必是坏蛋 但是跟陈水扁沾上关系就注定不是什么好人
作者: smallkaka (人无一善以报天)   2019-03-15 21:31:00
好长
作者: DCHC (纯爱基本教义派♥)   2019-03-15 21:35:00
相信社会主义的人不承认人性本恶,他们认为自己代表正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