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eca (生活艺术大师 N)
2019-01-14 00:41:29薪水其实是这样.
高雄是一个两百多七十万人的都市.
所以很难靠部份产业把薪资拉起来.
也就是说,就算台积电在高雄设了两个厂,如果其他方面都没改变的话.
整体薪资拉抬还是有限.
你看中钢薪资不也是台湾排名很前面??
(详细看这几天的台湾薪资排名)
中油的薪水也不低.
港口的薪水也不低.
但是为啥高雄一值在讲低薪??
那是因为内需市场,和三级产业的问题.
也就是高雄长期满脑子都是工业,都是制造业.
但是对内需产业和第三级产业的注重性都不太够.
内需市场和三级产业,也就是吃喝玩乐,什么钢琴老师,大厨师,服装设计师这些.
因为2000年崩溃之后,就一直处于低潮.
想当年高雄做一个头发要3000块(199x年的时候).
以前高雄大统百货时代干嘛那么嚣张,钱淹脚目.
也是因为那时候整个内需市场蓬勃发展,牌九一推50万,妓女院来客排队排到门外去.
台湾最正的妓女,台北6个高雄也有四个...其他县市吃屎.
那时候,高雄内需市场非常庞大又坚强.
结果97台海危机+网络泡沫后....
很多高雄本来的中小企业主,或是工厂老板等,就都跑去对岸西进.
而台北很早就开始救,所以台北很早就开始恢复商业.
而很多高技术性,例如高级设计师,搞文化艺术,例如大厨干嘛的就都北上去赚钱.
而高雄就一直处于一种内需不振的状态.
因此,冈山本洲工业区世界前几大配件制造业.
游艇业也是世界有名.
重工业薪水也不低,规模也不小.
港口工人薪水也很高.
但是大家还是一直喊高雄低薪.
就是因为,高雄只有制造业...三级产业被忽视.
外加中小企业跑光...
所以产生严重断层...
外加制造业中高薪的人再多,比率上也是有限度..因为高雄有两百七十万人.
因此,你如果没考上中钢,你不是港口世袭的工作.
你在高雄找到的什么白领阿,上班族阿等,老板都把薪水给你压很低.
因为你不爽,你没办法自己跑出去创业...因为内需弱所以创业辛苦困难.
那老板更吃死你没选择,所以薪水给更低...
妳其他行业学钢琴的阿,学画画得阿.
以前开班绘画课可能一堂二三十个人排排坐在学,现在变成三五个报名.
所以你也受不了不教了跑去上班当个助理...薪水又被老板坑杀.
所以产生了"除了去上班倍老板坑杀之外没有其他选择"的悲剧.
而老板其实也不需要什么专业人才...
一般上班族其实讲什么多累多辛苦干嘛的,哀,讲讲而已啦.
大多都不是在办公室偷看奇摩拍卖,甚至偷看小说,滑平板,聊line.
那老板用你跟用大学刚毕业的,根用音乐系毕业的,根用美术系毕业的...
是不是根本没啥差别...你有啥不可取代性吗?你上班的专业很伟大吗?
那老板自然更乐意看到你干一干就跳槽,这样他在聘一个新的,薪水给更低.
就这样恶性循环下去.
基本上,自由经济市场,竞争产生进步是台湾经济结构设定的整体方向基础.
但是当产生结构性问题的时候,就会像高雄这样产生极端现象.
(其实台湾本身也是结构性问题...因为台湾太小,不是大国家产业齐全完整和平衡.
台湾产业如果以大国家的角度来看,非常畸形和偏向)
本来完美结构是,如果今天老板给我薪水太低,我就他妈的去创业当老板.
今天这一行薪水太低,我唸书的时候就念别行,行行出状元.
所以我有其他选择,我可以把给低薪的离职书丢到老板脸上去...
老板也只能要嘛给出更高薪资,不然竞争力太弱就关门倒闭.
但是高雄...只有制造业....主力制造业,执政者也满脑子制造业.
然后台湾中小型中低阶制造业又外移,因为对岸和东南亚的兴起把比较低阶的给吸走.
所以糟糕了,你在制造业这条路上,你创业非常维艰.
因为在台湾可以生存的,规模太庞大,动不动就要几亿起跳....根本没办法创业.
低阶的中小本工厂,在台湾又活不下去,只能去东南亚..
因此,制造业本身产生结构性断层,少了中小企业可以生存的这一块.
然后执政者满脑子制造业造成其他三级产业(啥?一级..科科)不被注重.
继续加深这个现象.
那更惨,三级产业变成被动式的配合制造业的"形状"
也就是制造业的老板大股东和高层还是很多.
所以蓝宝坚尼的维修站要放在高雄,因为高雄跑车很多很多.
但是中间断层..少了中产这一块...小老板小股东....身价几千万..
之后就是广大的基层劳工....这些就是低金额消费例如一碗30块的阳春面.
而三级产业也变成,你要创业,一般人也只能去摆摊阿开便当店阿..
什么教唱歌跳舞,什么做设计师造型师,都只有少数人活得下来.
而你要搞高格调的,开一餐2000块的法式餐厅,600块吃到饱的火锅,也要上千万.
所以你也开不动..
而去做阳春面,去摆地摊卖鸡排,收入也许比上班好,但是太累了,所以大多数人也不干.
这....就是高雄目前的现况.
他少了中间那一层...制造业极端化,然后第三级产业去配合制造业的形状...
造成一般人没有往上爬的机会...层级跳跃太大...
而三级产业,广大的内需产业,又是都市的薪资主力提共者.
就....这样产生了很难翻转的低薪问题.
so...高雄目前的问题.
就是要找回"失落的中间层"..
找回中间层,你还要靠制造业其实效应很弱.
因为就算什么华邦电,也不过堤共几千工作机会.
(并且还可能有一些比较低薪的作业员)
相对270万人的高雄,杯水车薪...
当然如果你可以引进十万个年薪一两百万等级的工作,也许可以.
但..你还要等桥头科学园区,路科二期...不然没土地了.
而等那个,等一等就八年十年去了.
高雄人还等你八年十年??
因此,还有一个做法就是从三级产业着手.
但是三级产业你光靠自己高雄市区内的基础结构,要成长速度很慢.
因为制造业的形状就是那样子.
当然也不能说没有.
毕竟你看高雄还是有不少新的店,或是服务业,或是什么艺术文艺在成长.
可是速度还是很慢.
因此就需要想其他办法...
至于说,三级产业要怎样找回失落的中间层.
或是那句被经济学者经济政治家,无论中国美国还是台湾都讲到烂的"扩大内需"......
要怎样做,一堆狗头经济学家都有提出意见.
但其实,在台湾目前看起来也只有台北比较做得到.
其他县市...都还有待努力..XD
当然怎样努力,就看我们新市长可以拿出什么作为来了.
当然如果放任现在的高雄经济状态让它自然发展,也是会有一定的成长拉.
但是那毕竟还是很慢...
有没有办法拿出特效药,让高雄快速补足这失落的中间层,扩大内需市场.
让人民感受到"发大财".
也会奠定着市长未来的路有多宽广.
我讲过,高雄已经进入采收期,在投资建设发展方面,都会大量回收.
所以市长如果只要要拼连任,其实并不难,稳稳做就可以.
但是如果想要真的一鸣惊人,让大家臣服市长的能力,甚至以后直接挑战总统大位.
高雄这失落的中间层,长期被忽视的内需市场.
韩国瑜有办法在三五年内明显地让他改善的话.
以后总统大位绝对放在那边等他...
so...大家就看韩市长的表现了....
高雄的硬件和配套其实都已经趋于完善...
剩下的就是软件方面的政策,行销,效应,市场控制,资金引导等等.
这两三年,我们高雄市民也会瞪大双眼好好看韩市长的真正能耐..!!
今天什么造神啊,还是什么一大堆狗屁烂照的口水事件.
其实根本不重要...
韩国瑜只要让内需市场一兴盛起来,无论观光局长就算裸奔在中山北路.
韩国瑜会依然是神,他的各局处首长也都会是神...观光局长在嘴砲也会变神.
无论之前那些局长有没有说过什么话,道过什么歉.
高雄人民都不会在乎.
讲难听点,版上那么多文章新闻,也只有那些政治迷和党工会在乎而已.
人民其实比大家想的眼睛更雪亮,或是说大多数人民也没空管那么多狗屁滥造的新闻.
但是生意有没有更好做,高雄的各行各业的机会有没有更多.
有没有更多发大财的机会...
这个人民一定很快就会有感受到变化.
这才是真正的"本质",也是市长有没有做事最好的感受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