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转录标题︰
“机车绑单计次收费”,这不是人头税,什么才是人头税?
1.转录网址︰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0868
2.转录来源︰
关键评论
3.转录内容︰
“机车绑单计次收费”,这不是人头税,什么才是人头税?
20年前,英国首相柴契尔夫人执意推行人头税(poll tax)取代物业税,而且没有正视
居有定所的大多数英国公民权力,将法案强渡关山,除了街友之外的所有选民都必须缴
上税,才会被视为是合格的公民,变相重演英国殖民地时代“无代表,却纳税”的英国
政治地雷区,最终导致当时史上最长的内阁制元首的铁娘子踢到铁板,黯然下台。
但人类从历史当中学到的教训则是:没有任何人从历史上真正学得教训。
12月23日,柯文哲宣布要将目前在九大商圈中心区的机车绑单计次收费,在可预见的未
来内,分四阶段推行到全市总数21万的机车停车格位。除了第一阶段是延续目前的商圈
蛋黄区收费外,第二阶段将会优先针对捷运站周边进行划定,第三阶段将会扩及市区所
有主要干道的路边格位,第四阶段则是深入台北市内所有的巷弄。
柯文哲甚至表示:“全世界大城市中,没有像台北市这么多机车的。”根据“阿伯”心
直口快的特色,这种赤裸裸对机车的评论,按经验法则,应当可以当作是柯文哲心中对
台北市机车的第一印象。
事实上,柯文哲这不是第一次针对路边的停车有过意见。早在第一任初期,柯市长就用
过他的“柯氏力”剑指巷弄停车格位被长期霸占的怪现状,一进一出的轮换在部分地区
更是家常便饭。但在市有地上道路划设的路边停车格进行计次收费之后,确实增加了汽
车停车格位的流通率。
也许各位读者会觉得:这次也许也只是一次针对停车位与交通的友善整理与整顿,但事
情却因为主角的不同,而有天差地远的差别。
差两个轮子,就是你的原罪
提到柯文哲首任一开始,就针对巷弄当中长期占用市有路侧停车的事情开刀,当时可说
是让所有台北的开车族欢声雷动。因此当柯文哲用提振大众运输为由,再度挥刀砍向机
车族的时候,当然会有很多人认为是机车族的推诿之辞。
但根据交通部统计查询网的数字,全台湾目前领有牌照的机车总数(11月)是
13,832,492辆,领有驾照的人口当中有92.7%的人拥有自己的二轮坐骑,反观汽车的持
有率仅仅占领有驾照人口的34%。可见台湾人的机动车辆主力一直都是机车。交通部所
公布的2016年运具使用市占率中,机动车辆占43.2%,一直都比大众运输所占的4成为高。
柯市长一直以来都以“国外大城”作为比较标的,当然知道4成左右的大众运输利用率
,在已开发国家的城市当中是比较低的,因此他也排除万难,与新北市共推了1280元大
众运输吃到饱月票,但增加财务压力之余,却没有看到大众运输利用率有突飞猛进的成
长。实施至今,台北市的公共汽车运量仅仅略增1.8%、捷运运量也仅仅增加1.9%。因此擅长
“切除病灶”的柯P,这次就要直接针对私有运具最大宗的白牌机车开刀了。
但机车真的是台北市交通的乱源吗?答案是否定的。
机车的特点是机动性高,并且容易配合不同的交通工具选择使用。许多双北的机车族是
将机车停在捷运站或干线公共汽车的热点,再换大众运输工具进城。若今天是四轮轿车,基
本上发动之后要勉强符合经济效益,就必须直接开到目的地,一次性完成点对点的通勤
。再加上汽车占用的道路容量与停车空间都远远超过机车,机车仅仅占3分之1个小客车
当量(PCU);在不硬塞的前提之下,而停车空间一台机车更仅仅只需要一部轿车的6分
之1。(在台北市扛过邻车的朋友们应该都能作证,我这是超级无敌保守估计)
机车在路政监理当中,一直都没有造成更大的监理成本,事实上更均匀调配了台北市的
通勤水准。就算不论一人汽车对于道路容量的浪费,机车族在各种被歧视的道路硬件设
计之下,依然对现状进行容忍,事实上已经为台北市政府交通局贡献良多。
规定机车停车强制缴费,机车族可能更不搭乘捷运公共汽车
所以今天假设按照市政府的普遍规划:9点到18点对停在第一、第二阶段的绑单施行区
域,也就是商圈/通勤热点与捷运站周遭,等于对于使用机车通勤到城内的大多数机车
使用者,收取每周5次,单月至少400元的费用。
当然这些系统使用者可以改变战术,从家门口开始就用非机动方式与大众运输重新安排
通勤路线;但如前文所述,台湾的机车持有率是接近每一个持照人都拥有一台自己的机
车,背后已经付出的税金、折旧、保险、贷款、保养费用等沉没成本,都是一个机动车
辆使用者不容易放弃自己私人运具的关键原因。这些车辆躺在家里不代表这些支出会被
减少,除非真的发大愿力将自己的机动车辆报废,否则这跟菸品健康捐一样,只是欺负
使用者取代的动力极低且没有替代方案罢了。
如果最后真的走到第三、第四阶段,也就是不分干道与巷弄都收费的时候,情况就会变
得更加的恶劣。就如同柯文哲本人所宣示的,台北市在市有道路用地上的21万机车格位
,都将进行绑单作业,那代表无论是在台北市通勤、在台北市就学、在台北市设籍居住
、在台北市租屋居住的人,只要持有机动车辆,即便你不是每天使用车辆,就必须缴纳
一周6天,一个月至少500元的机车停车费用。
我就请教柯市长:“若这不是对机车族课人头税,那是什么?”
更甚者,如果今天你是一个租屋处物件有附设机车停车位的北栖族,那恭喜你!下次房
东跟你议约的时候,房东会不会自动帮你把每月500元灌注进你的租金呢?答案八九不
离十是会被“反应市场波动”吧,这个数字可能还低估了。所以这本质是人头税,并且
只有在台北市拥有物业与机车停车位的“高级居民”才能被豁免,而使用“低端交通工
具”的通勤人口,将不得不贡献自己的人头税给大领主(市政府)或小领主(房东)。
更别提针对非设籍台北市,以及跨越双北通勤的机车族而言,这样的“开征杂费”正当
性何在?
再者,征收这样的人头税,更会鼓励所有的机车直接骑向他们的目的地。毕竟怎么样都
要收$20元起跳的绑单费用,大家会将这视为沉没成本的一部分,榨干机车的使用价值
,因此原本机车转乘公共汽车捷运的旅次,将会不再使用公共汽车与捷运,台北市好不容易在历
经五线齐发、交通黑暗期,努力30年后,大众运输市占率勉强超过4成,却因为一个只
见树木不见林的市长立志要消灭“不体面的机车”,而前功尽弃,倒退30年吗?
在有需要的地方创造流动性(如现行绑单的几处热点)事实上无可厚非,但误把手段当
目的,还真的没几个“国际大城”这么硬干,如果这样叫改变成真 Keep It Possible
,那我真的只能说:No Thanks。
4.附注、心得、想法︰
这篇文章倒是写出了一个想法,“既然都要收20元,干脆直接骑过去目的地省捷运钱”
以台北捷运来说,机车转捷运很方便。
比方说我住在公馆这边,要去内湖就是骑车到科技大楼附近转棕线。
骑到内湖又远又不方便,还不如搭捷运。
但如果现在科技大楼附近停机车要收费,
那我要把机车卖掉,以后搭绿线绕西门、北门再转棕线,还是干脆直接骑过去算了?
我是觉得柯文哲既然那么讨厌台北市“机车海”。
那些机车海都是进城时所发生的,也就是新北市过来的机车,
干脆对他们收“进城税”就好了,怎么会弄成对台北市民收人头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