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有提过陈前委员的AI政见有两个层面
其一是引入AI技术提升城市服务水准,包括服务农民、交通、医疗等;
这是一个需要持续投入和探索的领域,比如我们这边做过AI预测农产量和市场需求,
然后自动撮合供需;再有交通智能信号灯控制,这几年有一些进展,但不算很大。
不过有一个领域我们的进展倒是很惊人,比如能从监控录像自动识别甚至判断风险……
其二是引入整个AI产业,包括上下游的软硬件产业、顶尖人才来搞算法和技术落地,
这个政策背后需要一整套的产业规划和布局,比如园区多大、鼓励何种技术(如自动驾
驶还是AI芯片生产?)、对高端人才的配套设施、对企业的税收优惠和政策优惠,
这里提到的每一个举措都涉及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政治风险。
在这个转型过程中,自动工厂、无灯工厂是AI技术的落地,肯定要受到鼓励,支撑这些
工业+AI的高科技人力应该都无法在地解决。厂商看中的无非是政策、土地和税收,能
解决的就业人口是有限的。
而引入整个AI产业需要的资金和资源是很难预估的,中间必然会有政策反复、环保能源议
题的阻力、内外环境变化,何时能有实际产能也很难判断。
那最好的情况可能是高雄继续举债完成AI城市战略,然后产业和外来人才落地,刺激在地
的服务业发展。这可能和传统的科学园区做外包、外销也没什么差别。
至于高雄能不能真的在AI、工业4.0这波浪潮中顺利转型,就只有天知道了。
※ 引述《stherapy (daso yi)》之铭言:
: 来看看 下面媒体的分析....劳工这块 谁来顾?
: 自由时报
: 2018-06-26 15:20
: 〔财经频道/综合报导〕鸿海日前举行股东会,董事长郭台铭喊出将在5年内用机器人取
: 代80%生产人力,就算5年内没做到,10年也要做。以鸿海全球超过百万名员工来看,等于
: 减少约80万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