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恕删
民进党这次惨败,最根本的原因,是连深绿票都生锈。
为何会发生这种动摇基础的情况? 还是要由白绿分手谈起。
柯文哲曾说,当初他说要打破蓝绿,绿营以为他只是说说,
只是学民进党骗票,把台北市长骗到手而已,谁知柯文哲是玩真的!
结果几年下来,蓝绿基本盘都萎缩不少,我们以台北市的民调来看,
柯吃到不少蓝(约占蓝的30%)与绿(约占绿的50%)的票。
由数据来看,柯蚕食绿的速度,远比蚕食蓝来得快,
这不令人意外,柯说过自己是墨绿,且和民进党合作,绿对他认同感较高。
但绿营十分头大,因为被柯蚕食的现象,并不只发生在台北,还慢慢扩散,
譬如最靠近台北的新北市,白绿分手后,苏光头的民调就只能在三成游走。
由于柯吃绿,比柯吃蓝来得快,这样下去,
民进党会比国民党先完蛋,所以考量之后,选择动手灭柯。
但灭柯的时机点太慢,柯羽翼已丰,网络义勇军也完全成形,
结果灭柯不成,反倒把大量的浅绿票赶跑,这下大条了。
票不够分,又提名过多的议员名额,
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不少人选择往深绿靠拢,
所以一些原本走中间路线的议员,开始有明显的立场变化。
此外,深绿也因此跩了,敢与总统叫板,在你家门前搞游行,
走到这一地步,深绿跟浅绿出现严重的分歧。
对绿来说,浅绿是表层(重视实际生活、民生经济),
深绿是里层(重视意识形态、国家认同议题),表层包裹里层形成保护,
里层则是支撑表层的支柱,我曾说过,相较于球状结构的国民党,民进党是层状结构。
此时又发生一件糟糕的事,就是出现韩国瑜。
柯蚕食蓝绿的现象,在高雄的程度,自然远远不及北部,
所以民进党前期,对南方选情极度放心,但韩国瑜从民生经济的角度,
打动浅绿的心,浅绿已在动摇,又恰好遇到浅绿跟深绿之间出现矛盾,
大量浅绿开始剥离,出现所谓的跳船潮,至此深绿曝露在外,失去保护。
因此你可以注意到一些现象:
一、参加绿军动员的老人们,纵使来了也死气沉沉
他们的孩子,也就是青壮派的绿,因重视实际问题而离开绿
纵使家里不闹对立革命,也会尽量避谈任何政治问题
深绿这群,也因此少了浅绿层可以保暖,失去热情
二、北漂议题击中深绿的要害
很多老人只是希望能常见到子女
三、以前不会在高雄办反并吞,这类意识形态的游行
表示绿也吓到,感觉连深绿都有跑票的可能
所以我常看一些柯黑喜欢打‘蚵’这个字,
都会笑一笑,或许他们也察觉到,柯如同一条虫慢慢啃掉北方蓝绿,
而韩就像一条鱼在南方鲸吞,这样的现象,以及浅绿与深绿的心结,
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果,离选举只剩一个月,又怎来得及去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