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k7696 (鹅)
2018-10-23 10:54:44原作者同意转发
《高雄得票预估》
观察历年大高雄市蓝绿得票数,整理如下:
2010市长
陈菊82万52.9% 杨+昭顺72万 47.1%
2012总统
蔡88万54% 马+宋77万46%
2014市长
菊99万 杨45万(*注意这次泛蓝市议员加总约55万票,我会倾向把蓝军当成55万来计算,毕
竟杨秋兴没办法100%拿到蓝军的票)
2016总统
蔡95万 朱+宋55万
小结
(1)马英九第二任任期前蓝绿在大高雄稳定差距10万票左右
(2)马英九第二任任期开始后蓝绿在大高雄差距拉大,分别有过44万和40万票的差距
(3)不管是蓝或绿,当次得票数若以最近一次的上次得票数为基期计算,票数增加(或减少
)幅度最大为30%左右
(4) 以近20年台湾大大小小的任何选举中有过剧烈选票版块移动的选举来看,
第一,2004年扁总统连任时得647万票,与他2000年497万票相比,正向成长30%。
第二,2014年连胜
文拿了60万票,与他的上一届郝龙彬连任的79万票相比,负向减少了24%。
第三,胡志强2010年拿了73万,2014年拿了63万,选票衰退13.6%, 而2010年苏嘉全拿69
万,2014年林
佳龙拿84万,增加21.7%。
而其余过去20
年中型大型选举中的选票幅度移动(以该地区离该次选举最近的上次选举为基期计算,例
如2008年总统大选高雄县绿营票数以2005年高雄县长选举绿营票数为基期计算)皆未大于3
0%,无论是增加或减少。换句话说,台湾过去20年中型大型选举,选票的移动幅度从未大
于30%,皆是在?30%以内,因此这个20年的摆动幅度上限是30%。
(补充1):旧高市1998 谢长廷38.7万
吴敦义38.3万
旧高市2002 谢长廷38.6万
黄俊英36.1万
旧高市 2006 陈菊 37.5万
黄俊英37.4万
台联罗志明8000票
(补充2)过去20年 高雄县市蓝绿得票数(注:2010年县市合并,+表示胜,-表示落后)
旧高雄县 旧高雄市
1997 绿+4万 (县)
1998 绿+4000(市)
2001 绿+5万 (县)
2002 绿+2.5万(市)
2004 绿+12万 绿+10万
2005 绿+11万(县)
2006 绿+1114(市)
2008 绿+2万 (县) 绿-2.9(市)
2010 绿+6万 (县) 绿+5万(市)
2012 绿+10万(县) 绿+5.6万(市)
2014 绿+29万 (县) 绿+25万(市)
(5)综上述来推论,若韩国瑜可以增加票数,则最大票数约是55万+30%= 71万票,注意,
这是正向增加,若是方向相反的减票,则最低可能为55万-30%=39万票
(6)若以30%为最大摆动幅度
则陈其迈 上限95万+ 30%=123万
下限95万-30%= 67万
(7) 韩国瑜 39-71万,
陈其迈 67-123万
若韩国瑜可以突破71万票,表示他打破过去20年中型 大型选举的板块最大增减率 +-3
0%
,表示他的选票增加幅度>30%,若是如此那韩国瑜真的是太强了 ,机率大吗? 值得思考
一下。
★★★注意★★★★★:
2014年连胜文拿了60万票,与他的上一届郝龙彬连任的79万票相比,负向减少了24%。胡
志强2010年拿了73万,2014年拿了63万,选票衰退13.6%, 而2010年苏嘉全拿69万,2014
年林佳龙拿84万,增加21.7%。
我认为2010年、2012年这两次是蓝营正常水准发挥与常态的蓝绿各自极大化的比例(
无
突发事件,重大因素)正好是6%~7%左右也是上周电视名嘴在热议的蓝绿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