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转录标题︰
若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FB请写名称
穷得只剩下钱:需重塑文化教育的台湾社会
1.转录网址︰
※超过一行请缩址,若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https://sosreader.com/n/bleak-solitude/5bab417ffd89780001f8d3c7
2.转录来源︰
※超过一行请缩址,若为 他板文章可免填※
sosreader
3.转录内容︰
※请完整转载原文 请勿修改内文与编排※
萧瑟寡人
今天,我想聊聊个比较个人的话题:什么是好人生?
我们对于好人生的认定,又是如何养成的?或许,应该问说是如何被灌输的?
要说什么是一位正常台湾人的正道,相信大家听过的剧本八九不离十:都是读好书、考好
试、找好工作、赚大钱,成家立业之类的荒腔走板。
不可否认的,在台湾这剧本演得好的人,每天走路有风,走到哪里都是人生胜利组。从小
成绩优异、直升前三志愿、进入大公司任职的好孩儿们,在台湾社会无处不受人赞扬。连
要结婚生子,都被认为是优良基因。
这种教育模式塑造出来的价值观自然是相当单调。就连后来高中分学科类组的风气都可以
看出,虽然说硬是把人分成了文、理、生医三大类,最后大家也都心知肚明,最好的老师
和学生都被分到生医的第三类组,而第二类组其次,被许多人认为最“弱”的则是去读一
类组。读文学、学艺术音乐是不切实际,体育好是头脑简单,大家最好是都不要太离经叛
道。
塑造出来的社会很容易管理,原因有二:首先,好坏的标准很二元,把社会事件通通搬上
电视让大众来审判,好人做好事与坏人做坏事,都能够很轻易地依照该人的家庭和学术背
景进行“判断”;再来,在严厉的升学主义和功利主义下,台湾社会和家庭早就习惯对不
会读书的孩子进行言语霸凌。试想一人若不符合台湾社会的价值观,二十多年的人生就注
定在如此疲劳轰炸下度过。当他出社会,早就成了夹着尾巴的受虐犬,安分地接受了自己
在这个社会中渺小的席位,鲜少再起反抗潮流。
当然,一切从正面思考,我们也依赖这样的教育建立了一个价值单一的社会。如果不是医
师、律师、会计师、工程师等,其他都是不务正业。
而不务正业的结果,就是一辈子安静地接受教诲、批评。
你快乐吗?
因为读书才是正途,因此大家都得读书。台湾也因此成为了一个世上少有的安逸社会:大
多数人上过大学,人人知书达礼。台湾人很温驯,不太会作奸犯科,从犯罪率、人均生产
毛额、教育普及率、平均寿命等统计数字看来,台湾社会是世界的模范生。
照理来说,大家应该都过得很开心,不是吗?
但是,有个统计数字大家很少提及,那就是自杀率。
大部分的台湾人可能都不知道,根据资料显示,台湾的自杀率在已开发国家中名列前茅,
每十万人中就有15.1人自杀。这数字仅低于韩国的25.6人、比利时的17人、日本的16.8人
、乌拉圭的16.5人和奥地利的15.45人。
这数字远高于全世界平均的10.1人、全欧洲的11.9人,以及全美国的12.6人。而不要忘了
这还些都是几亿人的平均数,在美国许多大州如加州与纽约,自杀率都在10人以下。
而开发中国家来说,通常自杀率都较已开发国家高出许多。如斯里兰卡的34.6人是全世界
自杀率最高的地方,蒙古的28.1人也是亚洲最高、世界第三。
但是很有趣的是,很多台湾人认为很穷的前邦交国,自杀率却远低于台湾。如哥斯达黎加
才7.3人,不到台湾的一半;刚跟台湾断交的多明尼加也只有7.3人、萨尔瓦多只有11人。
连凶杀率相当高的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巴西、墨西哥等国家,自杀率也分别是6人、3.1
人、6人、5人,远远低于台湾。
到底算不算高?在全世界180几个国家中排前25名,在已开发国家中排第六名,不管拿甚
么标准来看都很高。当然这些数字都有作文章的空间,但是说真的,没有一个人们过得很
快乐的地方,会有一堆人有事没事跑去自杀。
至少我们得到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台湾人过得安逸富足,但是却不见得过得快乐。
为何我们不快乐呢?
“喝酒享乐”,是件不正经的事?
如何享受生活、享受好人生,这一定很主观,毕竟每人喜欢的生活不一样。不是说读书无
法让人快乐,或是人不应该读书,而是读书并不代表一切,更不是衡量好人生的基础。
在台湾读书长大,之后再出国念书、工作,最后整体感想只有一个:世界上真的很少有国
家的人民素养和价值观可以像台湾一样如此一致,也直到在国外长居后,才发现很多生活
层面在台湾是刻意被我们的社会教育忽略,甚至边缘化的。
整体而言,就是我们以升学与功利为主的社会教育,完全不容许人以“享受”为出发点去
生活。因此,台湾社会有种假高尚的氛围——享受是种禁忌。
也因为如此,在很多其他国家稀松平常的享受,到了台湾都是荒淫、都变得格外糜烂。
从以前的舞厅、台球厅、卡拉OK店,到今天的夜店、酒吧,都是如此。我们的价值观过于
二元,因此早睡早起不碰菸酒色的是好人,享受夜生活的自然就变成坏人了。
我们的社会中不能谈菸酒,喝酒被认定为一件“不正经”的事。因此,大家要不就是不能
喝酒,要不就是糜烂地喝个烂醉。打个比方,台湾曾是威士忌进口第五大国,但是大家都
晓得台湾不兴威士忌品酒文化,而是威士忌“灌酒文化”。
舞厅在台湾也是一件常被边缘化的产业。很少人白天出去跳舞,通常都是下课下班,放松
的时候才会去跳舞,当然时间上也可能刚好是有些人会饮酒助兴的时间。这组合,很自然
地就挑动了台湾人的敏感神经——会晚上精心打扮出去,过了午夜才回家、还会喝酒,多
么“不正经”啊?
Kelsey Chance on Unsplash
寻欢享乐,是一件不正经的事?
亚洲整体而言是个民情相当保守的地方。不管是台湾在内的东亚、以伊斯兰教为主流的中
东还是阶级和性别意识明显的南亚,这类单调的道德意识形态见怪不怪。
但一旦踏出了这舒适圈,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是从台湾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形态难以理解、
诠释的。
以西方文化为例,有很多面向就无法用在地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形态去理解。简单而言,
现代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希腊罗马文明,希腊罗马文明的特色就是多神论。
而多神论意味着什么?
就是多元价值。在希腊和罗马神话中,众神各代表了不同的生活面向和人性需求。千年后
,尼采在其著作《The Birth of Tragedy》中,就仍以太阳神阿波罗(Apollo)和酒神戴
尼索斯(Dionysis)来讨论人类价值的灰阶以及非二元性。太阳神在希腊罗马文化中代表
的是光明和荣耀,但是酒神代表的享乐和糜烂的人性。这些价值即便在罗马帝国改信基督
教,仍能从其宗教文化和祭祀活动看出蛛丝马迹。
说到这边或许会有人认为,那正确的选择当然就是光明囉?
错,这就是症结所在。
西方文艺复兴后的哲学家,包括尼采和罗素,对于当时天主教会的批判,正是其过度强调
“光明”、“正派”的单一价值;这些正派的主观认定,最后也只是教会少数人奠定的。
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思想发展蓬勃,逐渐走向推翻教廷的思想控制。
这一切很重要的思想推手,就是认定了人性拥有多面向,好的人生不光是灌输一些冠冕堂
皇的圣贤规范,也要兼顾人天生感官的享受;两方择一不可,必须两者并行、取其平衡。
尼采本身并不认为人生的价值可以被一些先天注定的教条定义。(理所当然,毕竟是存在
主义的先行者。)
台湾目前的社会教育就如同过去保守的天主教教廷,用单一道德价值观强行规范社会,永
远都是矫枉过正。
举实例讨论好了,在国外长期工作生活且融入当地社会的台湾朋友,回到台湾一定很快会
对于台湾人(尤其是长辈)一些白目的问题超厌烦。
这类问题如:你吃饭点杯红酒会被问说:“你为什么要喝酒?不喝酒不行吗?”
或是下班了跟朋友出去吃饭、喝啤酒到了十点多才回家,会被问说:“为什么下班了不乖
乖回家?”
或许假日穿着较鲜艳的衣服、较轻便的衣服,会被问说:“穿着能否正经一点?”
或是想去外面听乐团演奏,又会被问说为什么要去声色场所。
这些都是文化教育失败的病征。
一个穷得只剩下钱的国家
现在来接实质议题了。
在台湾很多人可能都没有想过,大家每天在追求学历、追求金钱的同时,为什么大家赚到
钱以后会想要去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家旅游?
意大利这国家的教育水准和普及率跟墨西哥差不多,居已开发国家之末,若不是靠流行、
旅游和设计产业支撑,意大利的工业和教育水准只能算是开发中国家等级。西班牙不用说
了,经济状况之糟,人才不断外流,至今失业率仍然超高,年轻人超过四分之一找不到工
作。法国在这些国家中算是相对好一些,但是若从人均生产毛额的角度去看,也快被台湾
超越了。
其他地方就不用说了,谈什么巴西、古巴、泰国、马尔代夫,在台湾人价值观中都不是甚
么东西啊。
这不禁教人狐疑,这些国家崇拜的多元价值,在台湾人眼里都被当作是屁。台湾人如此崇
拜金钱学历,为什么辛苦了许久,却要去这些帐面上看起来就是鲁蛇国家的地方花钱呢?
有没有想过?
因为不管台湾文化教育如何失败,台湾人依然是人,依然是向往艺术、享乐、美好的事物
。只是在台湾成长,我们的社会教育并没有教导和允许我们去探索这些事物,变成我们在
成长的过程中逐渐丧失文化的鉴赏能力,最后只能到别人的国家走马看花。
没错,我们是个穷到只剩下钱的国家。穷到钱赚饱了,依然空虚、依然无法快乐。
并非说西方国家有多好,但是很多西方国家在工业实力远超越台湾的同时,国民依然快乐
许多、开朗许多、浪漫许多,并不是注重工业发展就必须荒废文化素养。
意大利的圣母百花圣殿。Photo source : wikipedia
说到浪漫二字,其实原文“Romantic”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罗马般的”。
为什么浪漫是罗马般的呢?这就要回溯到之前提到的希腊罗马文化中的思想脉络。在一个
强调在圣贤思想和感官享受中取得平衡的文化中,若人没有办法享受,那即使举止再合乎
圣贤规范,也不能说是在过好人生。
因此不管是希腊罗马古物还是哲学、文学经典中,从来都不避讳谈美食、美酒,甚至豪放
的性爱。因为希腊和罗马人并不认为这些是污秽的,而是人的本性,只要不放纵,也是值
得重视的文化涵养。(附注:欧美历史上有部分时期如维多利亚时代、清教徒时期,因为
社会和政治因素而进入思想保守时代)。
而这些思想,从数千年前一直流传到今天的欧美,尤其是拉丁语系和希腊语系国家,都可
以很明显地感受到其“浪漫”的文化气息。
对夜生活的污名化
所以说,回到被碎碎念的问题上。
人为什么不能喝酒?酒也是种产品,自然有其艺术和科学性,只要不是酗酒成性,为什么
喝酒会被认为是坏事?
况且,若不懂酒,基本上就是不懂西餐了。西餐很多饮食文化,不管是欧美的高级料理还
是地中海的小点心文化(Tapas),重点常常都不是食物,而是酒跟食的搭配。尤其是葡
萄酒,其多样性气味,能够帮助提升食材的享受。
其他很多像是菸草、舞蹈、服装,都有很重要的文化角色。我们对于这些的观点不应是二
元性、好与坏的规范,而是要鼓励在不过分放纵的情况下去发展其艺术性。
讲到这边重点来了。
台湾长期下来为什么发展不出什么像样的文化产业?一部分原因,当然是枯燥至极的升学
主义人生。
但是更重要的原因,个人认为是因为台湾文化中长期妖魔化夜生活导致。
世界上没有一个文化强国是没有多采多姿的夜生活的。自己想想,意大利、西班牙、法国
、泰国、巴西、古巴等,连日本、美国都不例外。
为什么?
道理很简单,工作后大家放松的时间,才是大家有时间去消费、去欣赏艺术、去推崇文化
的时间。如果今天夜生活被如此污名化,大家为了要当个“正经的人”都不参与,请问台
湾有多少产业因此失去了客户消费的空间?
没有夜生活,你发展得出像样的酿酒文化吗?
当然不可能,这也是台湾除了金车、台湾菸酒和一些小型精酿厂商苦命在做以外,大部分
台湾夜生活就都只会大口大口灌外国的商业酒买醉。
没有夜生活,乐团要去哪里表演?白天演给谁看?白天演了晚上不能演,那你是不是失去
很多客源?这也是扼杀台湾各类乐团的主因,没有观众、没有钱赚,自然曲风种类和人数
都很少。
舞蹈就不用说了。
而同时,因为对于酒的污名化,台湾的饮食多样性也受到了侷限。以邻近的日本为例,因
为日本人并不排斥饮酒文化,因此其饮食文化中有许多食材和清酒、啤酒、葡萄酒搭配的
发挥。也因为如此,日本在世界饮食一直占有霸主地位,米其林总星数前三名的城市都在
日本。
说到这边,个人只能心痛地想像台湾有多少“非主流”的职业是一辈子被打压?
先前还听到台湾许多人在谈什么日本的“职人精神”,看有一些日本人一辈子就是专注于
酿清酒、做荞麦面、做木屐,多么值得台湾学习,听罢真是差点没笑破肚皮。
拜托,好好深耕美好的文化、发扬人人欣赏的艺术本来就是人该做的事情,像是台湾社会
教育这样除了读书什么都不用想,才莫名其妙吧。
4.附注、心得、想法︰
儒教与三民主义教的悲惨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