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智在姚人多的帮忙下脱胎换骨,但他的支持者看到的是真的他吗?
2018/08/20
“总统级”幕僚进驻北市,姚文智立刻脱胎换骨,像是变了一个人,至少脸书上看起来是这
样。
这有两个切入点:媒体(媒介)代替了真实接触,成为候选人的脸,甚至成为真正的候选人
。然后,民进党不是没有人才,只是人才不愿意落脚台北市。
选民透过媒介认识候选人
当代选举从来都是宣传战,选区越大越是如此。选民能够亲自接触到候选人的机会非常少,
反过来说候选人“面对面拉票”的机会也一样是非常渺茫。大部分选民和候选人,都是透过
“媒介”来认识彼此。
从结构主义符号分析的观点来看,所谓的真实现象是这样的: 选民投的那个人,并不是那
个人,而是“呈现为那个人的信息的总和”。 也就是说,我们是投给“一群信息的综合体
”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或者说,不仅只是一个人。
两年前你投给蔡英文了吗?如果是,那么你投的是“自由时报和民视报导中的那个蔡英文”
?还是“联合报和 TVBS 的蔡英文”?是“2015 年底的总统候选人蔡英文”还是“政治大
学法律系的蔡英文老师”还是“在国民党李登辉政府内担任 WTO 首席谈判代表的蔡英文”
?
人类个体其实都是容器 。生下来是一个样子,长大后又是一个样子,而且 除了容器本身形
态的变化之外,容器里面所承载的“思想”也会变化。
幕后人员之重要性
“换了一个竞选团队,就好像换了一个候选人”并不是现今才发生的事,长久以来都是如此
。杰出的领导者能够找到杰出的幕僚,把自己改造成杰出的样子,从而成为英雄。
但是,另外还有一种人,他们是杰出的傀儡,呃……这样讲实在很贬低他们的主体性。不过
这就是真实事件的一种:幕后的 King-makers 比幕前的角色更有能力、想法和执行力。这
些人也许因为某些理由或者个人的选择而隐身幕后,将自己所能掌握的资源,投注在站在幕
前的那个人身上,或者说“那个角色”身上,让那个角色成为一个超越“那个人”的符号,
光辉灿烂。
https://buzzorange.com/2018/08/20/vote-for-people-or-media/
草包就是草包 柯文哲是创业家 姚文智还要请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