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这头加薪 那头再榨回来

楼主: chou5566 (5566)   2018-08-18 22:18:18
2018-08-18 00:12联合报 简建忠/中正大学劳工关系学系副教授
日前赖揆抛出“劳工月薪低于四万八千元,可以呛老板”、表示“政府要推动月薪、时薪
双涨”,已充分表达“政府要为低薪劳工加薪”的立场。资方仍一如往常表示“政府不要
先定调”、“物价会跟着基本工资涨”、“不少小企业会倒”,希望不要或小幅调涨;劳
团则是高喊月薪、时薪一次涨足。
在基本工资审议委员会召开之前,政资劳都喊话,各自摆出立场。“喊话”是给自己人看
的、增添自信心,但“对话”才能真正解决事情!不过,多方对话也不容易,不然劳动部
官员也无需摆出低姿态安抚劳资双方,基本工资审议委员会也不需耗费九小时,才在许铭
春部长折冲之下,确定明年元旦起,基本工资月薪调涨为二万三千一百元、时薪调涨为一
五○元。
除了蔡英文总统欣慰表示“廿二K将走入历史、台湾正在往前走”,赖清德院长“感谢劳
方没杀鸡取卵”(其实劳方只能拔到几根鸡毛),劳资双方都表示难以吞下调涨结果。
其实,企业(特别是高劳力需求的服务业)人资早已研拟各种因应方案。企业面对多出的
成本,常见的因应方法包括:
一、升级或转型—想办法提升商品品质、引进自动化、降低人力需求,创造更好业绩和利
润,这也是政府希望看到的结果。但成功升级或转型不容易,企业一不小心就是收摊倒闭
;政府应提供更多技术或资讯方面的协助。
二、直接转嫁消费者—就是涨价。很直接、有效,但可能引发消费者反弹;当各家企业、
万物都涨价,基本工资调涨看似提高基层劳工薪资,却反伤害所有劳工的购买力;这也是
资方的重要论点。
三、隐晦地转嫁消费者—暗地涨价或缩减商品质量。换个外包装、减少内容物、更换重要
成分,让消费者感觉不出商品缩水;若被抗议,再弄个说词蒙混。
四、调整人力运用模式—如多雇用正职人员或兼职转任正职(因高工时的时薪人员成本更
高)、强化管理挤出更高生产力(提高工作量、绩效标准、创造更高的人力CP值)、或
再A劳工免费加班;劳工可能更忙、更累。
五、规避法令—这也不是新闻,就是欺负劳工、不给足月薪或时薪;这只能靠受害劳工检
举、积极的劳动检查,才能抓出无良雇主。
六、结束营业—既然生意越来越难做、利润越来越低、亏损风险越来越高,干脆不玩了;
韩国总统文在寅上任后大幅调涨基本工资,造成数千家中小企业倒闭,雇主和劳工双输。
虽然主计总处表示“调涨基本工资将增加GDP○.○六个百分点、且物价波动尚属轻微
”,但多数基层、低薪劳工真的能享受到加薪好处吗?明年多出来的薪资虽然不无小补,
但究竟是填补上涨的物价,还是每小时多个茶叶蛋、每天多个饮料的小确幸,或仍然陷在
低薪穷忙的困境中?
其实,若经济部能推出有效政策、吸引外资、创造更好的经营环境,协助企业享有较高获
利、劳工获得较优渥薪资,劳资双方也有较融洽的关系,谈工资时自无需锱铢必较,使出
锁喉挖眼的招式,劳动部长也比较轻松一点。下次再召开基本工资审议委员会,或能移师
经济部,或由经济部长担任政方委员之一,会议可能比较顺利!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3315874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