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菜市场政治学》台湾民主“倒退”了吗?回

楼主: vikk33 (陈V)   2018-08-09 19:54:09
1.转录标题︰
若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FB请写名称
菜市场政治学》台湾民主“倒退”了吗?回应天下杂志《用钱买的台式民主》专题
1.转录网址︰
※超过一行请缩址,若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http://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512957
2.转录来源︰
※超过一行请缩址,若为 他板文章可免填※
自由时报
3.转录内容︰
※请完整转载原文 请勿修改内文与编排※
天下杂志在最近的一期(652期,2018/7/18)封面“用钱买的台式民主”,八个大字怵目
惊心。文案更重批:“有钱才能参选,造成金权世袭,华人世界唯一民主国家,为何民主
倒退?”出动“民主倒退”如此重量级词汇,听起来事态严重。全文围绕着选举经费太高
、竞选支出缺乏监理、政二代数量太多恐造成世袭等主题打转。
然而,纵观全文,我们好像没有看到,到底何谓“台式民主”?全文只字未提如何衡量民
主的好坏?倒退又是相对何时哪种状况而言?更没有定义“台式”民主是什么,如何有别
于其他种(可能更好)的民主?而民主做为一种可以被用钱买卖的标的物,这个标的会是
什么?买卖如何进行?
太多好奇与疑问,读完全文却没有获得解答,反而是浮起了更大的困惑。台湾的民主真的
有这么不一样吗?真的是在倒退中吗?
你的台式民主,不是我的民主
确认双方对用词的定义是讨论的第一步,文中所述民主,与一般的认知有不小的差异。综
观全文,前三篇谈选举经费及政二代的文章,提到“民主”一词所描述的多半为“政治生
态”1,主要指涉的是选举过程需要花钱。唯一出现类似定义的部分在第89页:“民主政
治中所讲求的选贤与能”。后两篇谈乡镇市长现况时,使用“民主”的方式则比较接近一
般政治学当中的概念,意指选举及政治参与2。
事实上,在一般政治学当中的讨论,民主政治当中,最基本的制度和程序定义其实是强调
:民主代表的是人民可以当家作主,有权力去选出政府、并且参与政治过程。在最基本的
制度性定义上来看,要符合民主政治的要件,必须要定期举办公平公正公开的选举,来决
定中央政府的领导者以及民意代表;有些定义会进一步要求政治参与必须要是平等以及普
及的。例如,政治学大师 Robert Dahl 定义民主政治必须要符合两大要件:公开竞争和
包容性(政治平等和普遍性),愈是符合两大标准才愈能被称做“多元政体”。
以政治生态来代指民主并不是不行,然而,这样的定义会有很大的问题:政治生态缺乏明
确的定义,以及可供参照的度量标准,因此,生态是好是坏、是对是错,都由作者坐地起
价,这会让讨论无法聚焦。这个度量标准,并不一定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准则,但在讨论
之前,至少要有一套标准,才能知道好坏多少如何衡量,例如可以讨论“台式”“很花钱
”的政治生态、如何影响政治参与和平等原则,推论才会更明确。
天下专题的封面标题与内文大小标,将“台湾民主”直接等同于金钱、等同选举风气和政
治生态恶化,不知情者大约会以为,民主的一人一票变成金钱上的一元一票,似乎花费都
是不必要或罪恶的,这是一种偷换概念的写作方式。
台湾民主,进步还是倒退?Polity Score 的衡量
台湾民主的表现如何?该怎么衡量?美国智库 The Center for Systemic Peace (CSP
) 的 Polity Score,是政治学研究中很常使用的一组民主程度指标,在学术期刊当中也
广被使用。Polity Score 衡量三个面向:选举的竞争性与开放性、广泛政治参与、权力
的制衡。分数范围从 -10 到 10,-10 到 -6 为独裁政体,-5 到 5 为君主政体,6 到
10 为民主政体,如果分数是 10 分,则为完全民主。
台湾的分数,自 2004 年起,一直是 10 分。
在以下的图表当中,我们将台湾与同为“第三波民主化”的十五个国家比较。维基百科告
诉我们:“第三波民主化的起点通常被认定是葡萄牙与西班牙在 1973–1974 年之间的政
权转型,其中包括南欧的希腊、拉丁美洲的巴西与阿根廷、智利等,经过了亚洲的韩国六
月民主运动与中华民国台湾省解严令,最后以东欧的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
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和前苏联共和国与蒙古国的民主化为终点。”除了前苏联
没有资料之外,大家可以在图上看到台湾(亮桃红色)与同时期步入民主的国家相比,
Polity Score 的爬升表现如何。
台湾在 Polity Score上面几次跃进,分别是:
●1986–1987 解严
●1991–1992 终止动员戡乱/金马解除战地政务
●1995–1997 第一次总统直选
而 2003–2004 的提升,在 CSP 新闻稿中的理由为媒体与学术自由。
自由之家的政治权利与公民自由指标
另外一个常常被使用的民主指标是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他们每年出版《世界自
由调查报告》,调查各国的政治权利和公民自由。在报告中,有两项主要的指标,政治权
利(Political Rights)和公民自由(Civil Liberty),都是一个 1-7 的评分,与
Polity Score 相反,这两项指标的数字越低,表示公民所享有的政治权利和公民自由越
高。
从图中可以看到,台湾在政治权利指标方面较常有波动,不像 Polity Score 评估分数几
乎是稳定上升、越来越好。近二十年内,可以看到在 2000 及 2001 年,台湾的政治权利
曾经达到最好的 1 分,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又有波动,直到 2009 年才返回 1 分,直到现
在。报告中解释,在政治权利评为 1 分的国家或区域,表示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
包括自由公正的选举。当选人可以确实掌权、政党有足够的竞争、反对党在政治中扮演重
要角色,且少数群体的权益也能在政治场域中被充分代表。政治权利 2 分的人民则享有
稍微弱化的政治权利,可能的弱化原因来自贪污、政党未充分发挥制衡功能,以及有瑕疵
的选举过程。
另一方面,在公民自由权利方面的表现,台湾曾在 2003 年达到最好的 1 分,在 2008
年回头变成 2 分,到 2016 年再度回到 1 分。报告中解释,公民自由 1 分的人民,享
有广泛的公民自由,包括言论自由、集会游行、教育及宗教的自由。他们拥有稳健公正的
司法及执法系统(包含独立的司法体系),可以进行自由的经济活动,人们(包含女性及
弱势族群)拥有平等的机会。公民自由 2 分则可能在以下几个方向有些瑕疵:缺乏媒体
独立性、工会活动受到限制、对弱势族群及女性的歧视等。
前述政治权利和公民自由的 1-7 分,其实是一个等第的概念。在年度报告当中,每个国
家都会有一个总分,满分为 100 。2018 年的报告中,台湾的分数是 93 分。亚洲最高是
日本 96,台湾排在第二(另外,纽澳皆为 98)。美国的自由权利分数持续下降,目前
为 86 分(2018年报告内容可参考这篇)。为什么要用等第,而不是直接拿分数来做排名
呢?请参见这一篇菜市场文〈为什么县市长排名不能反映真实〉。另外要补充的是,这些
常用的指标,评比方式都是由评比的单位,邀请各国专家学者来进行,通常是由数位学者
各自给分,去除极端值之后取平均。不同的评比方式都会有其限制存在(例如,学者专家
们也不见得可以看到一个国家完整的民主实行状况,也无法避免主观成份存在)。
有了比较广为人们接受的指标之后,我们才可能去讨论民主政治的现况与挑战。每个人对
民主政治的定义与认知不同,可能是很正常的事,想请教天下杂志团队,既然认为台湾民
主倒退,那就表示有高点。台湾的民主高点是什么时候?那时的民主长什么样子、哪些部
分比现在更好?至少,也该先给出判断民主好坏的标准、举出过去曾达到的民主高点,才
能来讨论是不是真的“倒退”了。
有一种烧钱,叫天下觉得你烧钱
专题的前两篇文章中,认为选举花的钱太多、政二代数量太多,然而,跟民主“倒退”一
样的问题是,超过多少是多?多少的选举经费又是合理的金额?这些都无法在文中找到线
索,所有的评价,都是作者自由心证,只是一味批评台湾选举“花太多钱”。要做出价值
判断,却没有把标准或原则讲清楚,意图引导读者,实非一自诩理想与公信的媒体应有的
作为。
除了评论毫无立基标准之外,各项数字也有夸大甚至矛盾之处,杂志纸本第 85 页图表标
题指“选议员,至少 1500 万元起跳”,网站数位互动图表 以此为副标,文章中估算一
次选战所有议员参选人的支出,也以 1500 万为单位,这数字仅来自公关公司经验谈,文
中未提到第二资料来源或其他估计方式。而 100 页起的四位年轻人专访中,预估花费都
在 100-500 万之谱,我手算杂志纸本第 84、85 页图表所列项目,并依照年轻人专访中
提到的开支项目估算,总花费大约在 200 万左右,明显与标题的“至少”1500 万牴触。
同一文章的数字,竟前后矛盾!
小结
要谈民主政治好还是不好、前进还是倒退,首先必须要有一个清楚定义、最好也是大多数
人接受的指标。选贤与能,当然是民主政治当中的理想“结果”,但事实上民主政治的核
心制度设计,是政治平等以及政治参与。透过公平公正公开的选举、对政治职任的竞争,
来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并且确保权力不会被专断集中。
要让民主政治的运行更好,制度设计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恰巧,《经济学人》最近有
一期(2018-7-14)封面故事为 American democracy’s built-in bias,同为“民主”
,经济学人使用的就是政治讨论上的定义,主题亦明确:美国选制在现今极化的选民样貌
下会造成什么偏误。
经济学人的立论基准是“好的选举制度,应该是一个可以准确反映选民偏好的制度”,而
美国现行选制让乡村票比城市票更有影响力,这在过去美国两党支持者没有城乡差距时,
尚不构成问题。但随着选民分布的极化,当共和党的支持者大多来自乡村,而民主党来自
城市时,两党要赢得多数席次的机会,就不像从前那么势均力敌。当制衡的力量减弱,议
题的天平也会倾斜,走向极端。文章最后,经济学人提出了两种可能的选制改革方法,一
种是采用排序投票制,让人们对候选人进行排序;一种是用复数选区制,即一区可以选出
多位候选人。
这样的分析方式值得赞赏(先不管我们赞不赞同其结论以及制度选择的倡议):首先指明
立场、定义理想目标,提出问题、概览现况及可能恶果,最后提出解方,并说明这些方法
为何更接近目标。我期许台湾媒体在制作专题的时候,也能有这样的丰富观点与严谨定义
。当然,民主政治并不只有“投票”这个制度设计,政治参与也不是只有投票这一个环节
。民主政治在各方面的更加精进,是我们所有人必须关注的重要课题。
4.附注、心得、想法︰
反正最初就是出自对岸一切好棒棒的财经统媒
一点都不意外
作者: hayuyang (Cloud)   2018-08-09 19:56:00
选举花大钱是全世界民主国家都有的问题 绝对不是台式
作者: j3307002 (klvrondol)   2018-08-09 19:58:00
因为你宣传就要花钱不花钱你要怎么选上,不是每个人都是柯P日本选举规定很严格,如果照日本选举规定就能省很多钱
作者: Arkham (阿卡汉)   2018-08-09 20:29:00
台湾民主已经是失衡的两党政治 根本没有健全的在野党民进党的大绝招:难道你要投国民党吗? 就说明了这件事在台中不爽黑龙的选民难道会投卢秀燕吗?如果没有合格的在野党 执政党做的再烂也没在怕的
作者: ueewen (ueewen)   2018-08-10 07:54:00
很简单的衡量标准,你选举实际花费是当选后薪水的几倍,愈高表示愈花钱第二个指标,你外在资金的来源是否集中几人,或是分散在小额捐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