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黑特] 新课纲国文可能会有日本人作品

楼主: oftisa (oo)   2017-08-25 12:20:20
文言文没有什么不好的
但是那些坚持教文言文的老师只是因为文言文比较好教而已
这些老师会很自然地脱口而出,白话文自己看就好了有什么好教的
而教文言文只要抄注释就好了,非常容易教
而这就是中华民国国文课最大的问题,其实只是在背而已
还要抄一堆狗屁国学常识,某某作者的作品风格是什么等等
根本是扼杀学生学习兴趣的垃圾
这些死背的垃圾资讯就算背起来了也没有任何启发,考试完就忘了
学习有没有用,看的就是多年以后检验还有没有用
有谁还记得哪位作者的写作风格是什么呢?就算记得又怎么样?
根本没看过作品,死背这些垃圾资讯不但没有用
而且每个人看文学作品都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凭什么老师抄一堆标准答案就算数呢?
因为这样最好教,只要抄黑板就好了,老师根本不用动脑,又混过一天了
只要记得领退休金就好了
例如,从小就灌输老子道德经是清静无为、师法自然;
还说道家很消极年轻人不要学,儒家比较积极,年轻时用儒家,老了才用道家
但是我怎么看都觉得道德经在讲的是管理、领导;
哪里清静无为、师法自然,哪里消极了?
这就是标准的连原文都没看过就在背标准答案
还会一直灌输作文要引经据典,要有成语才是好文章等等,根本是误人子弟
教学方式也不需要限定教科书的模式,而是应该看长篇书籍,学习怎么分析文章
修辞根本不是重点,而是学习如何有条理地写文章、说话
但是长期以来中华民国国文教育都把重点放在修辞,根本是错误的
不应该为了文学而文学,只要文章有条理,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风格
而不是把重点放在不重要,甚至是错误的地方
改变这个最大的错误才是重点
读文言文也很好,不过可以跟现代类似的题材、或是同时期的西方作品对照阅读
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单字/词的注释而已,那根本就是老师在拖时间
根本没有因此理解整篇文章
※ 引述《goetze (异教神)》之铭言:
: 新课纲的审查一开始就乱七八糟糕不说
: 小学生都可以参加
: 甚至还发生躲起来审的状况(觉青瞬间无视)
: 现在传出国文可能列入日本人的作品
: 我都不知道他们把教育当作什么了
: 香港曾经全面取消高中文言文
: 结果一到大学
: 发现学生语文程度一整个下降
: 只好又把文言文加回来
: 有个例子在前面了
: 连参考都不会吗?
: 又
: 让学生审课纲真的太蠢了
作者: ReddoBen (赤班)   2017-08-25 12:30:00
推 过去的台湾国文教育 太多中国儒家教条式的文学无关反中、亲中,墨子留的务实文学都被忽略,只因为他们
作者: dexdey (你y对x微分了吗)   2017-08-25 12:31:00
作者: ReddoBen (赤班)   2017-08-25 12:31:00
是贴近人文自由主义。
作者: chudly   2017-08-25 12:32:00
想到我国中地里都在背世界上不存在的铁路 省会 真的很超现实 联考考的是奇幻作品一样 36省咧
作者: jeromeshih (以谨慎态度来面对问题)   2017-08-25 12:41:00
作者: ReddoBen (赤班)   2017-08-25 12:41:00
国民党 道理完全同汉武帝 推行利于统治的儒家治术服从天 天等于皇帝 皇帝有仁爱 且会仁民爱物 大家要大同删文言文比例 也可以借此删去儒家内涵自由主义的竹林七贤,老是被儒生被丑化,该平反了XD
作者: yuxo320 (你好吗 你征服世界了吗)   2017-08-25 12:54:00
学了道德经 天人合一 举手投足间莫不暗合天道 打个喷涕便可毁天灭地 沧海桑田 做个白日梦就引发大霹雳 造化无穷万物
作者: Aggro (阿果)   2017-08-25 12:59:00
永远记得秦岭淮河分隔线
作者: BioMachine (Blueberry Night)   2017-08-25 13:05:00
推 而且我记得以前高中就算是理组 国文课也很多
作者: chudly   2017-08-25 13:08:00
现在高中生还会看古文观止吗?
作者: rbull (假高尚一大堆)   2017-08-25 13:16:00
以前古时候只有一个中国 根本不像现在可以看到各种文学文化还要像清朝以前的中国一样 绑在那些古文学上就相当可笑
作者: Qooking (全面啟動)   2017-08-25 13:25:00
屁咧 我学的时候 竹林七贤早就有了而且好像评价蛮高的
作者: ReddoBen (赤班)   2017-08-25 13:27:00
你应该是在历史课本看到竹林七贤 不是国文
作者: Qooking (全面啟動)   2017-08-25 13:28:00
忘记了 所以不是看到?
作者: ReddoBen (赤班)   2017-08-25 13:28:00
过往国立编译馆 是以东晋历史 清谈风气 去带到
作者: ReddoBen (赤班)   2017-08-25 13:29:00
描述因为东晋文人若没背景 只好遁隐山林 闲散清谈是没有任何正面的评述
作者: Qooking (全面啟動)   2017-08-25 13:30:00
身为一个台北人看到陶渊明简直就表示兴奋
作者: ReddoBen (赤班)   2017-08-25 13:31:00
因为讨论串讨论的是国文语文教育 不是历史呀哈 陶是没背景的儒生 也同样是遁隐山林阿 哈哈但那个时代 真的让陶渊明的 更有一种灵性林清玄数千年后把他光大 (? XD
作者: Qooking (全面啟動)   2017-08-25 13:33:00
儒家这种东西还是以中性来看比较好 不要动不动就觉得儒家就是统治者的工具有时候会矫枉过正
作者: sevenly (我是烤鸡)   2017-08-25 13:33:00
陶的背景可大了 那个时代能留下名的 都不是简单人物
作者: ReddoBen (赤班)   2017-08-25 13:34:00
应该说 春秋时代的儒家 是真的中性的 绝对OK
作者: Qooking (全面啟動)   2017-08-25 13:34:00
我反而希望儒家是从小教 然后慢慢转换
作者: ReddoBen (赤班)   2017-08-25 13:35:00
但在汉武帝后的儒家 下令董仲舒开始的一连串操作针对文人 特别靠科举 让统治型儒术 去控制文人学子这也都是近代两岸学者都去反思的一点 不是我的偏见呀
作者: Qooking (全面啟動)   2017-08-25 13:42:00
我一直都觉得儒家可以拿来打底 长大之后就参考用的说不定我比你还不信 科科
作者: luuva (驴猫)   2017-08-25 14:37:00
其实比较正经的学术文章很少在用成语这种随意隐喻的修辞国文老师多半不学无术只能训练出一些难登大雅的成语狂
作者: hornet7777 (hornet)   2017-08-25 14:56:00
生活中反而很少出现比较正经的学术文章
作者: Qooking (全面啟動)   2017-08-25 14:57:00
阿都说国文老师多半不学无术 那你去修修改改课本干嘛说不定他们也是在反串而已 国文老师真的都给人这感觉阿你又要登大雅之堂 那你又要改 然后又说国文老师多半不学无术
作者: Kazimir (Kazimir)   2017-08-25 15:05:00
学术文章有学术文章的要求 我没看过中文的论文 以英文来说 很多要求是因为论文的受众很可能不是英文母语 所以要求用字简单清楚没有歧意 能用图就用图 能数学就用数学这对于在中学学习文学是两码子事.. 台湾国文目标其实很低
作者: wcl4 (wcl4)   2017-08-25 15:22:00
作者: basta (basta)   2017-08-25 18:20:00
语文的进步不全在课程,而是平时有没有养成阅读习惯
作者: rayven (掷筊才是真正云端运算)   2017-08-25 18:47:00
整天看轻小那种垃圾出来还不是满嘴废话
作者: luuva (驴猫)   2017-08-25 21:04:00
其实一般人需要的能力是具体描述事物和心理 当然更不会是那些罐头成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